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音乐课考核标准

一年级音乐课考核标准

小学音乐一年级期末考试要求
一、学段特点与课程目标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一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

一年级的学生在整体水平上相差不是很明显,在这个阶段,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

通过一年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孩子,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音乐课程目标》指出:“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音乐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音乐即兴编创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评价原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音乐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

在音乐学科的评价上,不能以一歌或一纸定“终身”,应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灵活多样的设计方案,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评定。

基于对课标评价原则的理解,结合学校对课堂教学评价了解的简况,探索设计小学二年级音乐学科学生评价方案。

三、评价方法
总体方法:平时评价(过程性评价)与期末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占本学期综合评价总成绩的40%(40分);终结性评价占本学期综合评价总成绩的60%(60分)。

具体实施:
1、过程性评价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进行。

评价内容包括常规、发言、抽唱(音阶、歌曲)、演奏、创编与表演、合作。

A.常规要求注意力集中、看老师、看黑板、看书、看同学表演、倾听、听辨、听
同学发言等;
B.抽唱包括音阶、歌曲等。

演唱要求能用自然的声音,按照歌曲节奏和曲调有表
情地演唱。

C.演奏指能正确演奏教学中要求的打击乐器,并知道打击乐器名称,能用打击乐
器为歌曲伴奏等。

D.创编与表演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
表达自己的体验、自由表演。

E.合作主要指四人小组合作,要求具有团队精神,良好的小组常规,积极参与小组合
作表演活动等。

2、终结性评价结合区测评考试的形式进行。

考评内容如下:
A.演唱音阶(10分)
B.背唱歌曲(30分)
C.表演唱歌曲(30分)
考评方式:5人一组
四、评价等级标准
学生综合评价得分汇总方法:综合评价=过程性评价得分+终结性评价得分
等级标准:
优秀:80分以上
良好:70-89分
合格:60-69分
待合格:60分以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