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胰岛素注射剂量

胰岛素注射剂量

1胰岛素生理分泌量
,24小时分泌24个单位),三餐每餐约8个单位。

研究发现,当成人胰腺全部切除后,每日胰岛素得生理需要量为48U左右。

因此,从理论上讲,即使胰岛功能完全丧失,每日胰岛素用量也只需48U左右。

但就是,体内外许多因素可影响胰岛素得用量,而且药用胰岛素不同于内生胰岛素,个体对药用胰岛素得敏感
性不同,故胰岛素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先用24~30U/d,每隔2~3天调整一次剂量,直至血糖控制良好。

21u胰岛素可以降低多少血糖浓度
对胰岛素敏感得人,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血糖2、7mmol/L、计算方法:正常情况下,1U 胰岛素可降低2-3克葡萄糖,葡萄糖得分子量就是180,即可降低11、1-16、65mmol葡萄糖。

除以血容量5L,即可降低血糖2、22-3、33mmol/L,取其平均值为2、7mmol/L、
胰岛素1单位可消化糖10~15克,因劳动需多吃一两(50克)主食时,需追加胰岛素5单位,也就就是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10克主食增高得血糖。

经典得Sliding Scale换算方法:
血糖201-250mg/dl 皮下注射RI 3U
血糖251-300mg/dl 皮下注射RI 6U
血糖301-350mg/dl 皮下注射RI 8U
血糖351-400mg/dl 皮下注射RI 10U
UCSF Medical Center
在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促进1克糖原合成约需0、36mmol得钾。

3胰岛素初始用量得估算与调整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

而且,一定在饮食与
运动相对稳定得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
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mol/L)*18-100]*10*体重(公斤)*0、6÷1000÷2
100为血糖正常值(mg/dl);
*18为mmol转为mg/dl得系数;
x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x0、6就是全身体液量为60%;
÷1000就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
÷2就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简化公式:每日胰岛素用量(μ)=(FBS克数-0、1)×2~3×体重Kg数
例1 FBS 300mg/dl(0、3克),体重50Kg,计算结果为每日量20~30单位。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粗略公式:
空腹血糖mmol/L×1、8=日胰岛素量。

空腹血糖mg/dl÷10=日胰岛素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轻,0、4--0、5μ/kg;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4、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

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

5、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得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得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
按上述估算得情况,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得用量来分配。

由于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得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

如睡前还用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得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

(三)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
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来进一步调节用量。

1、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用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阈正常得病人。

依据前3--4天得4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睡前或次日晨尿(包括当天晨尿)。

2、根据血糖调整:糖尿病人,尤其就是I型糖尿病及肾糖阈不正常得病人,应根据三餐前与睡前得血糖值来调整胰岛素用量。

空腹血糖>7mmol/L后,血糖每增加1mmol/L,追加胰岛素1、4单位;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血糖每增加2mmol/L,追加胰岛素1单位。

尿糖1个“+”增加胰岛素2~4单位。

从短效胰岛素变为30R时剂量计算:
日总剂量不变,将总量得2/3放在早餐前,1/3量放在晚餐前。

4胰岛素剂量算法
1、强化治疗 ITT
初始剂量得确定
①一日量=(FBS克数-0、1)×2~3×体重Kg数
例1 FBS 300mg/dl(0、3克),体重50Kg,计算结果为每日量20~30单位。

②按24小时尿糖定量计算
一日胰岛素用量=24小时尿糖克数÷2~3
③按病情轻重估计:全胰切除病人一日需要40~50单位多数病人可从每日18~24单位用起。

④国外主张 1型病人按0、5~0、8u/Kg体重,不超过1、0; 2型初始剂量按0、3~0、8u/Kg体重
2、常规治疗
①每日一次注射:每日需20单位以下得病人,早餐前一次注射PZI,或NPH, 或预混胰岛素(诺与灵30R或50R);或睡前注射NPH、
②每日二次注射:适合每日需要量20~30单位以上病人。

早餐前注射一天量得2/3,晚餐前注射一天量得1/3;多用NPH,或预混胰岛素, 如:诺与灵30R或50R;也可自行混合PZI与RI,一般比例为1: 2~4,
③病情重,胰岛素需要量大者,需三餐前注射RI或诺与灵R
④常规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者,如无强化治疗得禁忌症, 有条件可ITT
3、静脉给药胰岛素治疗
①酮症时:持续静脉滴注RI,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单位,血糖下降到250mg/dl 时,应输注葡萄糖+RI:糖与RI得比例约为3~6克 :1 单位 RI,尿酮未转阴,RI剂量同上,尿酮已转阴性,可每小时静脉滴注2~3单位RI,夜间每小时静脉滴注1~2单位
②如果就是糖尿病得病人挂瓶时就是以糖:胰岛素 1:3或4对消得
两个算法:
1、0、5~0、6u/KG(1型),0、3~0、8U/KG(2型)。

这个就是我在内分泌同学告诉我得,还没用过,她说计算出来临床用下来偏低。

这个算法忽略了具体得血糖水平。

2、血糖水平 7~11、3MMOL/L,胰岛素1u/小时微量泵入;11、3~1
3、6,2U/小时;13、6~16、5,3U/小时;>15MMOL/L,4U/小时起。

监测血糖水平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