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摘要】在社区生活中,每年都会有超过30%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跌倒事件,部分老人甚至跌倒数次,老人一旦发生跌倒,很容易使其发生骨折,情节严重者可导致其丧失意识以及瘫痪等。
因此,加强对老年跌倒事故的预防非常重要。
【关键词】老年人;跌倒;原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r 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591- 01
1 引言
在社区生活中,每年都会有超过30%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跌倒事件,部分老人甚至跌倒数次,虽然只有3%-10%的跌倒给患者造成了严重损伤,但老人一旦发生跌倒,很容易使其发生骨折,情节严重者可导致其丧失意识以及瘫痪等。
因此,由于跌倒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对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给老年人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所以,加强对老年跌倒事故的预防非常重要。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们向来社区就诊的老年患者发放了大量的健康教育和预防跌倒宣传单,通过一年的观察,发现我们所在社区的老年人发生跌倒事件的比例出现了大幅下降,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2 跌倒的原因
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因素比较多且比较复杂,在跌倒事故中,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综合发挥而所导致的。
笔者经过研究发现,
引起老人发生跌倒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生理学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个器官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其心肺功能会出现衰竭,体力下降,骨折比较疏松,认知功能和身体感觉能力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这些都与老年人发生跌倒有关。
2.2 生物学因素
对老年人进行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发现,老年人走路时,其步态与以往相比,出现了明显的不稳现象,身体保持平衡能力,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些走路时的干扰因素,也都与老年人发生跌倒有关
[1]。
2.3 病理学因素
人一到晚年,容易产生各种疾病。
老年人身体上的种种急、慢性疾病,会对其中枢神经系统、感觉系统以及身体协调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老年人走路时的稳定性和反应能力,加剧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危险性。
2.4 药理学因素
由于老年人身体上具有各种疾病,因此,常常需要服用各种药物,而老年人在药物敏感性和耐受性方面都比较差,容易产生各种不良反应。
尤其是老年服用的各种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失眠等方面疾病的药物,会引起患者发生肌肉松弛、心律失常、腹泻、血管扩张等表现,从而加剧老年人跌倒事故的发生,加上部分老年人常常疾病种类较多,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那么多种药物
的大量服用,将会加剧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几率。
2.5 环境的因素
对于老年人来说,其活动的场所可分为室内和室外,当老年人在室内活动时,往往会对室内地面的潮湿度把握不准,容易发生跌倒,如果室内有楼梯、光线较暗、座椅太低以及床铺太高等不适宜因素,也会增加老年发生跌倒的几率。
而当老年人在室外活动时,各种雨雪天气会对老年人的出行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室外的各种台阶和不平的道路,以及其他障碍物等,也会给老年人的外出活动带来危险性,从而增加了跌倒的几率。
2.6 心理因素
据研究表明,有50%左右的老年人在走路时害怕发生跌倒,而正是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会降低自己走路时的平衡能力,从而增加跌倒的危险性;还有一部分老年人脾气比较倔强,对自己的活动能力给予过高的估计,并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跌倒的危险性,也增加了发生跌倒的几率;还有一部分老年人不愿意给别人,如家属和护士等,增加麻烦,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勉强为之,从而使某些事情超过了自身的活动能力范围,这也加剧了跌倒的发生。
2.7 跌倒史
据统计表明,老年人既往有跌倒史,其再次发生跌倒的几率比未发生跌倒的老年人要高,并且再次发生跌倒的方式和场所会与既往的相似。
3 跌倒的预防
3.1 体育锻炼
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一些体育锻炼活动,因为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的体力、体能和平衡能力,有效地预防跌倒的发生。
但是老年人参与的体育锻炼的活动量要小、强度要低,要量力而行地进行锻炼,其锻炼方式可选择步行、水中运动和有氧运动等。
3.2 原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
对于患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以及体位性低血压方面疾病的老年患者,应对其各种疾病的发病征兆进行认真分析,使患者能够了解疾病的发病规律,一旦有症状表现时,要立即就医治疗。
对于患有帕金森、脑血栓,以及小脑功能不全者,应派专人对其行动进行协调,并指导其进行适当的锻炼,从而减少患者发生跌倒的几率。
3.3 用药指导
若老年患者服用的药物会增加其发生跌倒的几率,则在老年人服药前,应给予明确告知,并嘱患者在行走时,使用适当的辅助工具,同时要尽量降低复合用药。
要定期复查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对药物的疗效给予评价,及时停服不必要的药物。
老年患者若服用的有安神和镇痛方面的药物,要提醒患者在神志完全清醒时再下床活动。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外出时要备些糖果在身边,当有头晕不适症状时,可含适量糖果以提高血糖浓度。
3.4 加强环境管理
进入社区居民家中进行室内环境的检查,建议患者家中使用坐便
器,防止患者在蹲坑时发生跌倒;室内光线要充足,地面保持干净、平坦、干燥,床铺和座椅的高度要适当,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暖瓶、拖鞋放在隐蔽地方,防止绊倒老年人。
同时对患者所在对辖区内的人行道路面进行维护,从而有利于老年人的外出。
3.5 做好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人在平时行走时害怕跌倒,使其缺乏信心,降低了患者的平衡能力,增加了发生跌倒的几率。
因此,应深入到社区,深入到患者的家中,与老年人进行心里交谈,帮助老年患者克服恐惧心理,摆脱因为跌倒所造成的心理阴影。
对于具有较大发生跌倒的概率的而又不愿意让别人进行辅助的患者,要耐心向其进行劝导,使其充分认识到跌倒的危害。
综上所述,引起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因素较多,既有生理上的因素,又有心理上的因素,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并且在实际跌倒事件中,往往又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所导致的。
因此,预防老年人发生跌倒的举措也应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从多种渠道去抓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跌倒的发生,才能真正地改善老年人的晚期生活。
参考文献:
[1] 夏庆华.社区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3):207- 209.
[2] 方秀桂.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163-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