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厦门市人事局关于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的试行意见

厦门市人事局关于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的试行意见

厦门市人事局关于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的试行意见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厦门市人事局
•【公布日期】2006.06.22
•【字号】厦人职改[2006]8号
•【施行日期】2006.06.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
正文
厦门市人事局关于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的试行意见
(厦人职改[2006]8号)
为了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以创新能力和工作实绩为导向,不唯身份、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资历的职称评价新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才为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争创业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文件精神、福建省人事厅《关于改进专业技术职称工作的若干意见》(闽人发[2004]145号)、《中共厦门市委办公厅、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关于实施若干人才优惠政策的意见>的通知》(厦委办发[2006]39号)的有关规定,决定在正常化评审工作的基础上,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本意见所称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以下简称绿色通道),是指不唯身份、职称、学历和资历条件,以业绩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采用结构式量化评审的方式,对在专业技术工作中能力突出、业绩优异、贡献显著的专业技术人才评定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机制。

一、范围对象
厦门市(区)属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含柔
性引进人员、流动人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

二、专业系列
绿色通道评审在工程技术、卫生技术、中学教师等三个系列的副高级档次试行,总结完善后在我市具有副高级资格评审权限的其他系列实行。

三、申报条件
申报参加绿色通道职称评审的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一)基本条件
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无职业道德方面的不良记录和违法违纪记录。

(二)参加绿色通道职称评审的人员应符合下列必备条件之一,同时符合各系列绿色通道评审《实施细则》规定的具体条件。

必备条件如下:
1、专业技术工作能力突出,业绩优异,其业绩成果在本市有重大影响;
2、专业技术工作贡献突出,受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表彰奖励;
3、取得两项以上发明专利;或发明创造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4、在专业技术方面具有特殊才能、做出特殊贡献。

四、评价方法
绿色通道评审根据理论与业务知识、专业技术能力、业绩成果及效益等三个要素进行结构式量化评价,按百分制评分(详见附件)。

各要素权重分配为:理论与业务知识占20%,专业技术能力占40%,业绩成果及效益占40%。

理论与业务知识考核和专业技术能力考核由专家组完成,业绩成果及效益评估由专家组与职改部门共同完成。

绿色通道评审方法多样化,可采用考评结合、面试答辩、听课说课、现场操作、调查评估等多种形式进行量化评价。

系列主管部门应根据各自系列和专业的特点选择和制定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以保证评价结果客观、
公正,为社会和行业所公认。

五、评审组织
绿色通道评审组织由理论与业务知识考评组、专业技术能力考评组和业绩成果及效益评估组构成,每组7人。

理论与业务知识考评组、专业技术能力考评组由市职改办从本市专家库按专业选定,若需评委库以外的专家,由市职改办统一聘请。

业绩成果及效益评估组由4名专家和3名职改办等相关人员组成。

六、评审程序
(一)个人申报,单位考核推荐
个人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由单位考核推荐组对申报人进行全面考核评价,考核推荐组由单位领导、所在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代表7人以上组成。

重点考核申报人的申报条件如:职业道德、工作态度、敬业精神、遵纪守法、业绩能力、成果贡献等。

经考核组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人员同意方为通过。

考核通过人员的材料还须在本单位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结果不影响推荐的,方可上报系列主管部门。

人事关系由市人才服务中心代理的人员,还须将申报材料送市人才服务中心审核、盖章后,再报送系列主管部门。

(二)资格预审
系列主管部门职改办将审核同意的申报材料报市职改办预审,预审通过人员方可提交评审。

(三)资格评审
绿色通道评审时,各要素量化评价独立进行,评分结果以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为各要素的得分,各要素合计总分不低于80分,且“业绩成果及效益”达30分以上者为通过。

量化评分实行记名制。

(四)资格确认
系列主管部门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将评审结果书面报市职改办,由市职改办将拟
确认人员名单在厦门人事网上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资格确认的,由厦门市人事局行文批准确认。

七、纪律要求
(一)专家组成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在评审工作中应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得向外泄露有关评审情况。

违纪人员由有关部门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

(二)申报人与专家组成员或工作人员有亲属关系的,该专家或工作人员应主动回避,否则视为违纪。

(三)对提供虚假材料的申报人,经查实后取消其当年度申报资格,对已经评审通过的人员撤销其任职资格,情节严重的两年内不得再申报参评专业技术资格。

八、其他
(一)申报人除了按省物价局的规定交纳正常的评审费外,不需再交其他费用。

(二)绿色通道评审不受常规评审时间要求限制,视申报人数情况灵活组织。

(三)绿色通道评审由市职改办和相关系列主管部门共同组织。

(四)评审过程邀请监察部门进行监督。

(五)各有关系列主管部门应根据本《意见》及系列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报市职改办核准后实施。

(六)本意见由厦门市职改办负责解释。

附件:专业技术资格量化评价评分表
二OO六年六月二十二日附件:
专业技术资格量化评价评分表
┌────┬───┬───────────────────────┬────────┐
│要素│ 分值│评分参考│分数区间│
├────┼───┼───────────────────────┼────────┤
│理论│20│主要通过申报人的论文著作或专业技术报告或述职报│

│与││告以及面试、答辩的情况,对申报人掌握专业基础理│优:20-18│
│业务││论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的熟练程度,与本专业│良:17-12│
│知识││有关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的熟悉、掌握情况,本专│中:11-8│
│││业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态的熟悉情况等进行评价(│

│││熟练掌握的为优,较熟练为良,基本掌握为中)。



├────┼───┼───────────────────────┼────────┤
│专业│40│主要通过申报人任现职以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

│技术││,对申报人独立解决本专业的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优:40-36│
│能力││,承担新技术开发的能力,指导、培养中初级人员的│良:35-24│
│││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进行评价(能力强为优,较强│中:23-16│
│││为良,一般为中)。



├────┼───┼───────────────────────┼────────┤
│业绩│40│主要对申报人完成工作任务及项目、取得的成果及效│

│成果││益、制定技术标准、对重要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获│优:40-36│
│及││奖项目、专利、发表论文等情况进行评价(业绩突出│良:35-30│
│效益││为优、较突出为良、一般为中)。

│中:29-16│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