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最新人教版化学九下《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化学九下《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化学九下《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案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知道几种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认识酸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并懂得有关事故的急救与处理常识。

★★基础梳理一、酸碱指示剂:1、概念:指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

2、常用的指示剂: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3、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与酸、碱溶液的反应:◇想一想使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的一定是酸性溶液吗?提示:不一定。

中性溶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如食盐溶液等。

二、常见的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1)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2)浓硫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相当于稀释)。

(3)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溶液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4)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2.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常做干燥剂。

(2)腐蚀性(脱水性)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夺取纸张、木材、皮肤等(均含有C、H、O等元素)物质中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若不小心将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

(注: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①加速溶解②散热。

)三、酸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金属 + 酸 ==盐 + 氢气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H2SO4 + Mg ==MgSO4 + H2↑ 2HCl + Mg == MgCl2+ H2↑现象: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

H2SO4 + Zn ==ZnSO4 + H2↑ 2HCl + Zn == ZnCl2+ H2↑现象:反应较快,有大量气泡产生。

H2SO4 + Fe ==FeSO4 + H2↑ 2HCl + Fe == FeCl2+ H2↑现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3)金属氧化物 + 酸==盐 + 水Fe2O3 +6HCl == 2FeCl3 + 3H2O(注FeCl3溶液:黄色)现象:铁锈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uO + 2HCl == CuCl2 + 2H2O(注CuCl2溶液:蓝色)现象: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碱 + 酸 ==盐 + 水HCl + NaOH == NaCl + H2O 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议一议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时能否将铁制品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提示:不能。

铁锈除净后,露出里面的铁,铁会与酸反应而消耗。

★★★考点拓展及重点例析●考点拓展一、酸碱指示剂的应用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变色的是石蕊溶液或酚酞溶液,而不是酸或碱溶液。

酸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食盐、水等中性液体也不能使无色酚酞或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指示剂不只是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在酸、碱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的物质都可作指示剂;不溶性的物质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例1】(2009·温州中考)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纸花,分别喷洒下列液体,能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B. 稀盐酸C. 蒸馏水D. 食盐水【规范解答】选B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酸碱指示剂的应用知识。

关键点: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

◇变式训练(2008·海南中考)以下是某化学探究的过程。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

向NaOH 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1)提出问题:是什么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呢?(2)查找资料:NaOH 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大量的H 2O 、 Na + 、OH — 和极少量的H + 。

(3)猜想:是大量的OH —使紫色石蕊试液蓝色。

(4)实验探究步骤及其说明:①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 蒸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 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结论:原假设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解析】①说明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②中氯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二者都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对照猜想,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色,只能是其中的氢氧根离子使得石蕊变色。

【答案】(4)①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②Na +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③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 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说明O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5)成立二、酸的化学性质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生成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2.酸与含Fe 元素的物质反应时,Fe 元素显示化合价的一般规律:(1)单质Fe 发生置换反应时,在生成的化合物中Fe +2价。

如 H 2SO 4(稀) + Fe == Fe +2SO 4 + H 2↑(2)含Fe 元素的化合物发生化学时,在生成的化合中Fe 元素显示的化学价就是反应前Fe 元素的化学价。

如 Fe +32O 3 +6HCl (稀) == 2Fe +3Cl 3 + 3H 2O【例2】(2009·宁波中考)把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盐酸中,充发反应后过滤。

在滤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无现象。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不含铜B.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C.滤液中含有FeCl 2和HClD.滤液中含有FeCl 2和CuCl 2【解析】选B 。

Fe 粉和CuO 分别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 2和CuCl 2,滤液中加入Fe 粉无现象,说明滤液中一定无剩余盐酸和CuCl 2,否则会有气泡和红色物质产生,说明生成的CuCl 2又被Fe 粉全部置换生成铜,故滤渣中一定有铜。

铁粉若过量,滤渣中还会有铁。

选项B 符合题意。

●重点拓展【例3】(2009·兰州中考)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

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 )A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B .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C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D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解析】选D 。

做题时要看清是选错误的。

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液滴向四周飞溅,非常危险,故D 错。

【例4】(2009·烟台中考)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解析】选A 。

要使小气球鼓起来,需瓶内气体压强增大,瓶内应产生气体或原气体受热,石灰石和稀盐酸及镁和稀硫酸都能产生气体,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可产生热量,生石灰和水反应时也产生热量。

【例5】(2010黑龙江)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

在两只烧杯里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然后分别向左、右两端烧杯中加入质量相等的Fe 和金属A 。

有气体产生时,天平指针慢慢向左偏转(如图Ⅰ);指针偏转到一定角度后,又慢慢向右偏转;反应结束,天平指针指向右端(如图Ⅱ)。

则天平右端加入的金属A 可能是( )A .ZnB .MgC .CuD ..Al【解析】开始天平指针慢慢向左偏转说明金属A 比铁活泼,到一定角度后,又慢慢向右偏转,反应结束,天平指针指向右端(如图Ⅱ)。

说明质量相同的铁和金属A ,铁产生氢气的量多。

答案:A【例6】(2010湖北武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的气密性完好)。

(1)打开止水夹a,可观察到试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引起该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当试管中反应进行到一定时间时,夹紧止水夹,试管中有沉淀生成。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当打开止水夹时,酸液流下与铁粉混合可产生气体。

答案:(1)有气泡生成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2)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通过导管进入Ⅱ中,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

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也可。

※〓〓达标测评〓〓※一.选择题1.生活中常见的酸有很多,以下食品或调味品中可能含有酸的是( )①水果②食盐③食醋④糕点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C。

很多水果中含有柠檬酸;食醋中含有醋酸;食盐和糕点中不含有酸。

2.(2010·南昌中考)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 )A.溶质质量都减少B.溶剂质量都增大C.溶液质量都增大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解析】选D。

浓盐酸有挥发性,放置后,溶质减小,溶剂不变,溶液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所以B、C错,浓硫酸有吸水性,放置后,溶质不变,溶剂增多,溶液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所以A错,故选D。

3.下列稀释浓硫酸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B。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地搅拌,使产生的热迅速扩散。

千万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以防沸腾,使液体喷溅出来。

4.(2010·鞍山中考)白蚁能分泌出蚁酸。

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

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A.镀锌水管B.铜制塑像C.大理石栏杆D.铝合金门窗【解析】选B。

蚁酸能与锌、铝、大理石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

故选项B符合题意。

5.小红学习了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后,归纳总结出如图所示的关系。

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其中颜色不正确的是( )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解析】选A。

酸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碱溶液使石蕊溶液变蓝色,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图中A应该为红色,故选项A符合题意。

6.(2010·河南中考)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C.用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含锌)D.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盐酸【解析】选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