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中级计量经济学(Ⅰ)期末试题
姓名: 学号: 系、所: 分数:
(可以使用计算器;考试时间:2小时;本考卷共5页)
一、 (共20分)估计如下两个模型:
模型I :i i i u X Y ++=21ββ
模型II :i i i u X X Y +-+=)(21αα
(1) 求1β和1α的估计量。
它们是否相同?它们的方差是否相同?(
8分) (2) 求2β和2α的估计量。
它们是否相同?它们的方差是否相同?(
8分)
(3) 如果模型II 比模型I 好,好在哪里?(4分)
二、 (共20分)(1)回归只有常数项的模型(1,2,...,)i i y u i n α=+ =。
i u 是独
立分布的,211~(0,)(1,2,...,)i u N i n σ =,2211~(0,)(1,2,...,)i u N i n n n σ =++。
推导α
的GLS 估计量。
(10分)
(2)用适当的方法消除消费函数的多重共线性:u P W C +++=210βββ。
其中C, W, P 分别代表消费,工资收入和非工资收入,W 和P 可能高度相关,但研究表明2/12ββ=。
(10分)
三、
三、(共15分)为研究体重与身高的关系,随机抽样调查了51名学生。
(其中36名男生,15名女生)并得到如下两种回归模型:
ˆ232.06551 5.5662( 5.21)(8.62)W
h =-+ -
ˆ122.962123.8238 3.7402( 2.59)(4.01)(5.16)W
D h =-++ -
其中,W(weight) = 体重(单位:磅),H(height) = 身高(单位:英寸)。
D 为虚拟变量,表示男生。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你将选择哪一个模型,为什么?(5分)
(2) 如果第二个模型确实更好而你选择了第一个,你犯了什么错误,会有什么
后果?(5分)
(3) 解释D 的系数?(5分)
四、 (共20分)(1)对于非线性方程t t t u X Y ++=210ααα,得到的估计结果为:
t
t t u X Y ++=180.1195.033.256ˆ 210ˆ,ˆ,ˆααα
对应的标准差分别为:16.71,0.0211和0.0126,请用Wald 统计量检验1ˆ2=α。
(5%显著水平下卡方分布的临界值为3.84)(8分)
(2)若对(1)题中的原假设分别做似然比检验,Wald 检验和LM 检验,它们的检验统计量分别应该是202.83,141.04以及194.6中的哪一个?(4分)
(3)中国客运总量y t 对全国人口数x 1t ,人均GDP x 2t 回归,得OLS 估计结果如下:
t y
ˆ= -19.8505 + 2.2975 x 1t + 0.7742 x 2t (-2.0) (2.6) (4.2)
R 2 = 0.9970, DW =2.0, T =13,(1990~2002)
检验x 1t 系数是否为零,F 统计量为F(1,10)=6.7093。
已知受约束模型的残差平方和SSE r = 0.474959,求无约束模型的残差平方和SSE u ?(8分)
五、 (共15分)对于如下联立方程模型 11221121122332t t t t
t t t t t y y x u y y x x u ααβββ=++=+++
令12312(,,),(,)X x x x Y y y ==,根据如下样本计算结果回答问题。
200051034'0200,'4020,'4800102030X X X Y Y Y ⎡⎤⎡⎤⎡⎤⎢⎥⎢⎥===⎢⎥⎢⎥⎢⎥⎣⎦⎢⎥⎢⎥⎣⎦⎣⎦
1. 判断每个方程的识别状态。
(5分)
2. 求解第1个方程的OLS 估计量。
(5分)
3. 求解第1个方程的TSLS 估计量。
(5分)
六、 (10分)推导ARMA(1,1)过程11t t t t y y u u φθ--=++的自相关函数,并描述
其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