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化学考研考点笔记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化学考研考点笔记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化学考研考点笔记
第一篇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1章绪论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环境及类型★★★
1环境的概念
(1)概念
①环境是指与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体系是指被研究的对象,即中心事物。

②生态学中的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③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2)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工环境是人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见图1-1。

图1-1 人与环境关系图
2环境的类型(见图1-2)
图1-2 环境类型图
3环境的特性(见表1-1)
表1-1 环境的特性
考点二:环境科学及其发展★★★
1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见表1-2)
表1-2 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2环境科学研究对象(见表1-3)
表1-3 环境科学研究对象
3环境科学的任务
(1)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了解全球环境变化的历史、演化机理、环境结构及基本特性等,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2)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地球环境安全的影响。

(3)探索和发现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作用机理及对人体的影响,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规律,从而为人类健康的生活提供服务和指导。

(4)帮助人类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研究和探讨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和管理手段,寻求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最佳方案,为制定区域环境管理体制与政策提供理论指导,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4分支学科
按环境科学性质及作用分为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和社会环境学,每一学科分支又包括许多更细的分支学科(见图1-3)。

图1-3 环境科学及其分支学科
考点三:环境科学思想与方法论(见表1-4)★★★
表1-4 环境科学思想与方法论
考点四:学习目标与要求★
1学习目标
(1)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分支学科,现代环境科学的特点和任务。

(2)现代环境科学发展趋势、学科前沿和环境热点问题、基本理论和方法。

(3)通过学习培养与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伦理观,环境科学思维与研究技巧,建立全球和局部环境的时空概念,树立从我做起和从现在做起的环境行为准则。

(4)为下一步专业课程的选择和专业方向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和导引。

2学习要求
(1)环境信息收集、分析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2)科学思维的培养;
(3)科学研究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土壤圈及其构成[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五大圈之一,平均厚度为5m,面积约为1.3×108km2。

土壤圈主要是由土壤构成,土壤是指以母质为基础,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长期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而成的土状物质,它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物质以及生物体四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

4生物圈[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海平面以下10km到海平面以上9km。

生物圈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使地球各圈层相互联系,对其他圈层的影响相当大。

5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环境容量是衡量和表现环境系统、结构、状态相对稳定性的一个概念,它的大小,与其组成成分和结构、污染物的数量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关。

环境自净是指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作用下,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降低。

降低的速度和数量因环境结构和状态的不同而不同,是环境基本特征的表现。

环境的自净作用或自净能力的大小是估计该环境容量的重要前提。

6环境背景值[中山大学2013年研]
答:环境背景值又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成份。

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

7PM2.5[四川师范大学2015、2012年研]
答:细颗粒物(PM2.5)又称细粒、细颗粒,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

主要来源有天然和人为两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8生物修复[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广义的生物修复,是指一切以利用生物为主体的环境污染的治理技术。

它包括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吸收、降解、转化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也包括将污染物稳定化,以减少其向周边环境的扩散。

狭义的生物修复,是指通过微生物或植物的作用清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或是使污染物无害化的过程。

它包括自然的和人为控制条件下的污染物降解或无害化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