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设计方案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设计方案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方案1、帷幕灌浆方法帷幕灌浆方法为自下而上循环灌浆法,分段长度5m。

灌浆压力I序孔起始为0.3Mpa,向下每增加1m压力增加0.05Mpa,口序孔灌浆压力为I序孔的1.15 倍, m 序孔灌浆压力为I序孔的1.3倍。

灌浆材料采用纯水泥灌浆灌注,水泥标号不低于425号,水灰比为5:1、3:1、2:1、1:1、0.8:1、0.6 : 1、0.5 : 1七个比级,开浆水灰比为5 :1。

2帷幕灌浆施工工艺和施工步骤2.1施工工艺帷幕灌浆的施工工艺流程为:钻孔定位一钻孔一洗孔一压水一制浆一灌浆一封孔^检查。

2.2灌浆施工步骤2.2.1钻孔定位根据施工图纸灌浆孔位置在灌浆轴线上进行测量定位并统一编号。

2.2.2钻孔钻孔内容包括先导孔、灌浆孔、检查孔的钻孔。

钻孔钻进采用地质钻机。

钻孔过程中采用清水钻进。

孔口下套管,开孔孔径689mm,终孔孔径$60mm o施工中严格的按照分序逐渐加密的原则进行施工,先钻先导孔和I序孔,再钻H序孔,最后钻m序孔。

先导孔钻取岩芯,按取芯次序统一编号,填牌装箱,并绘制钻孔柱状图和进行岩芯描述。

钻孔结束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钻孔工作在灌浆施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灌浆施工的成败。

因此对每个孔的钻孔都要认真对待,从钻机安放、孑L序、孑L位、孑L深、孔斜等方面严格控制,减少钻孔事故的发生,具体保证措施如下:(1)钻机安放:钻机安放必须牢固平稳,底座要用长方木铺设,水平仪找平;钻孔前埋设孔口管。

(2)孔序:严格的按照分序逐渐加密的原则进行施工。

(3)孔位:灌浆孔的开孔孔位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因故变更孔位时,应征得设计同意。

实际孔位应有记录。

(4)孔深:帷幕灌浆孔的孔深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5)孔斜:孔斜对灌浆质量至关重要,为此,钻孔前必须对钻杆进行垂直度检查,保证钻杆顺直,钻进过程中钻机操作必须轻压慢钻,确保钻孔垂直。

当钻至一定深度时,改用长钻具钻进。

如发现孔斜超过规定值时,应及时纠正,或采取其它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补救措施,纠正无效时,则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报废孔后,重新钻孔。

灌浆孔其孔底的偏差值不得大于表下规定的数值。

根据此要求,施工过程中孔深20m以上每5m测斜一次,20m以下每10m 测一次。

2.2.3钻孔取芯和芯样试验(1)灌浆先导孔、检查孔以及监理人指示的其它钻孔,应予钻取岩芯,按取芯次序统一编号,填牌装箱,并绘制钻孔柱状图和进行岩芯描述。

(2)芯样的最大长度应限制在3m以内,一旦发现芯样卡钻或被磨损,应立即取出。

除监理人另有指示,对于1m或大于1m的钻进循环,若芯样获得率小于80%,则下一次应减少循环深度50%,以后依次减少50%,直至50cm为止。

如果芯样的回收率很低,应更换钻孔机具或改进钻进方法。

(3)在钻进过程中,应对钻孔冲洗水、钻孔压力、芯样长度及其它能充分反映岩石或混凝土特性的因素进行监测和记录,并提交监理人。

(4)根据监理人指示,对钻取的岩芯进行试验,并将试验记录和成果提交监理人。

(5)对每箱芯样拍两张彩色照片,并作好钻孔操作的详细记录,一并提交监理人。

(6)监理工程师指示应予保存的岩芯,应按指定的地点存放,防止散失和混装。

2.2.4钻孔保护对所有钻孔妥善保护,直到验收合格为止。

2.2.5洗孔帷幕灌浆段每当钻成一段时将对该段进行冲洗,洗孔时采用导管通入大流量水流,从孔底向孔外冲洗的方法进行。

冲洗水压采用80%的灌浆压力,压力超过1MPa时,采用1MPa。

冲洗应冲至回水澄清后10min结束,且总的时间要求,单孔不少于30min,串通孔不少于2h,对回水达不到澄清要求的孔段,应继续进行冲洗,孔内残存的沉积物厚度不得超过20cm。

当邻近有正在灌浆的灌浆孔或邻近灌浆孔结束不足24h时,不得进行裂隙冲洗。

帷幕灌浆孔(段)冲洗后,该孔(段)应立即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因故中断时间间隔超过24h的则在灌浆前重新进行冲洗。

2.2.6压水试验帷幕灌浆压水试验在裂隙冲洗后进行。

根据监理人的指示,采用〃简易压水”、〃单点法”进行压水试验。

采用简易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后或结合裂隙冲洗进行。

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该值若大于1MPa时,采用1MPa ;流量稳定后压水20min,每5min测读一次压水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表示。

单点法压水试验按DL/T5148-2001附录A执行。

帷幕灌浆拟采取先导孔自上而下分段卡塞进行压水试验,并按施工图纸要求采用五点法或单点法,其他各次序孔的各灌浆段,则进行简易压水试验。

检查孔采用五点法压水试验。

2.2.7制浆(1)浆液搅拌1)各类浆液必须搅拌均匀,测定浆液密度和粘滞度等参数,并作好记录。

2)纯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使用普通搅拌机时,不少于3min;使用高速搅拌机时,不少于30s。

浆液在使用前应过筛,从开始制备至用完时间小于4h。

(2)集中制浆1)集中制浆站用400L高速搅拌机拌制浆液,用250/50泥浆泵送水灰比为0.5:1的纯水泥浆液至各灌浆点,各灌浆地点需测定来浆密度,并根据各灌浆点的不同需要调制使用。

2 )浆液温度应保持在5~401,超过此标准的视为废浆。

2.2.8灌浆施工中均用250/50灌浆泵灌注,灌浆孔严格的按照分序逐渐加密的原则进行,先灌先导孔和I序孔,再灌H序孔,最后灌B序孔。

(1)帷幕灌浆浆液变换:1)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2 )当某一比级浆液的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应改浓一级。

3)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2)帷幕灌浆结束标准:在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后,继续灌注60min,可结束灌浆。

2.2.9灌浆孔封孔。

灌浆孔全孔灌浆结束后,将会同监理及时进行验收,灌浆孔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封孔。

灌浆孔封孔采用“分段压力灌浆封孔法”封孔。

2.3质量检查(1)帷幕灌浆质量检查以分析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为主,结合钻孔、检查孔取芯资料、灌浆记录和测试成果等评定其质量。

(2)帷幕灌浆检查孔的数量为总灌浆孔的10%,一个坝段或一个单元工程内至少应布置一个检查孔。

(3)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天后进行。

具体位置由监理工程师根据有关资料确定。

(4)帷幕灌浆检查孔钻取岩芯,按取芯次序统一编号,填牌装箱,并绘制钻孔柱状图和进行岩芯描述。

3灌浆施工中特殊情况的处理帷幕灌浆施工中特殊情况的处理有如下措施:(1)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等方法进行处理。

(2)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可以同时进行灌浆,采取一泵灌一孔。

否则可将串浆孔用塞塞住,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后,串浆孔再行扫孔、冲洗、而后继续钻进和灌浆。

(3)灌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可按照下述原则进行处理:(4)及早恢复灌浆。

否则立即冲洗钻孔,而后恢复灌浆。

若无法冲洗或冲洗无效,则进行扫孔,而后恢复灌浆。

(5)恢复灌将时,使用开灌比级的水泥浆进行灌注。

如注入率与中断前的相近,即可改用中断前比级的水泥浆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较多,则浆液应逐级加浓继续灌注。

(6 )恢复灌浆后,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很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应采取补救措施。

(7)灌浆段注入量大,灌浆难于结束时,可选用下列措施处理:1)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2)浆液中掺加速凝剂;3)灌注稳定浆液或混合浆液。

(8)灌浆过程中如回浆变浓,宜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进行灌注,若效果不明显,延续灌注30min,即可停止灌注。

(9)孔口有涌水的灌浆孔段,在灌浆前测记涌水压力和涌水量,根据涌水情况,可根据设计和有关技术规范处理。

4钻孔与灌浆质■控制措施4.1钻孔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布孔施工。

(2)采用经纬仪准确放孔位。

(3)钻机底座要平整,采用经纬仪或万能角度尺反复校对立轴角度,并用膨胀螺杆牢牢固定钻机。

(4)采用合理的钻孔工艺参数。

如〃加长钻具、慢速运转、压力忌大、水量适中”等。

(5)一般每5m回尺采用测斜仪测斜1次,钻孔异常,频率加密,及时指导钻孔作业。

4.2灌浆质量控制(1)特别要注意所有各类灌浆都必须保证30m范围内没有爆破作业,30m 以外爆破作业也应按质点振速来控制,以确保不因爆破而影响灌浆质量。

(2)所用水泥、夕卜加剂等材料入库时,要有专人验收,检查其合格证、厂家质保书、试验报告,并按规定进行复检,检查合格方可使用;水泥要保持新鲜无结块,工地设专门水泥库。

(3)灌浆自动记录仪、压力表、测斜仪等仪器在使用前要送有检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所使用的压力表每隔20d率定一次,以确保压力表所反应的数值准确性。

(4)冲洗:孔壁冲洗和脉动裂缝冲洗工作直接影响灌浆质量,冲洗方式和结束标准应符合设计标准。

(5)灌浆压力:灌浆时要尽快达到设计压力,并专人控制灌浆压力,防止压力过大产生抬动造成事故或灌浆压力过小而影响灌浆质量。

(6)浆液搅拌:必须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严格按照灌浆要求的水灰比,对水泥、水进行称量,并校核浆液比重。

(7 )浆液自制备至用完时间:普通水泥浆液<4h,浆液温度保持在5°C~ 40°C之间,超过规定时间和温度应予舍弃。

(8 )灌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

若因故中断,必须马上处理,尽早恢复灌浆。

(9)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及时将情况和处理措施与结果通报监理单位。

4.3质量记录控制(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工程的设计图纸和规程规范、文件、技术要求及监理单位指示做好如下各项质量记录。

1 )各种原材料试验、检测记录。

2)灌浆浆液配比及力学指标试验记录。

3)灌浆孔各项工序的作业记录。

4 )各项中断、事故处理、特殊情况处理、质量事故处理等记录。

5)各项质量检查记录。

6)物探测试、孔内电脑记录。

7)监理单位指示其它各项记录。

(2)各项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并及时整理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