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1.结合实例,了解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分类。
(区域认知)2。
运用实例,理解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意义,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综合思维)3.了解我国的自然保护地分类及特点.(地理实践力)4.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人地协调观)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分类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1)概念: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目的:保护珍贵的、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及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
2.自然保护区的分类(1)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分类及意义①分类:自然保护区分为3个类别9个类型。
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三类。
②意义:自然保护区分类系统是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与信息交流的基础,是保护区管理体制的核心。
(2)三类自然保护区①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是将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②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是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③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是以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二、我国的自然保护地1.含义:自然保护地是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
2.分类(1)划分依据: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管理目标与效能并借鉴国际经验。
(2)分类系统: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①国家公园目的: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特点:是我国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具有全球价值、国家象征,国民认同度高。
②自然保护区含义:指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的区域。
特点:具有较大面积,确保主要保护对象安全,维持和恢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及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③自然公园含义:指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具有生态、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可持续利用的区域。
包括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湿地公园等。
目的:确保森林、海洋、湿地、水域、冰川、草原、生物等珍贵的自然资源,以及所承载的景观、地质地貌和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三、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1.生态安全(1)概念:生态安全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
(2)含义:一是生态系统自身是否安全,即其自身结构是否受到破坏,功能是否健全;二是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是否安全,即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2.生态保护红线(1)概念:生态保护红线是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
(2)意义: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实施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重大支撑,对于完善和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布局有着重要作用。
3.设立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护生态安全的意义第一,保护自然本底。
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类型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应遵循的途径,也为评价人类活动的后果提供了准则。
第二,贮备物种.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贮备地,也是拯救濒危物种的庇护所,并为物种的生存和自然进化提供场所。
第三,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四,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
第五,自然保护区是科学研究理想的天然实验室。
[特别提醒]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1.自然遗迹不是自然保护区。
2.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不再设为自然保护区。
3.野生生物类保护区全部以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保护对象. () 4.自然保护区内可以发展旅游业. ()5.三江源地区的湿地,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它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水源地,调蓄洪水的能力很强。
提示:1.×按照保护区的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三类.2.×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可设为自然保护区。
3.×野生生物类保护区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保护对象。
4.√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可以发展生态旅游。
5.×三江源地区是水源地但调蓄洪水的能力并不强.自然保护地的概念与分类新疆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位于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中游,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英巴扎-喀尔曲尕段是塔里木盆地内陆干旱区中以胡杨林荒漠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的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地理坐标为:北纬40°55′~41°15′,东经84°15′~85°30′。
东西长109。
7千米,南北宽47.1千米,总面积为395 420公顷。
保护区有野生动植物132种,脊椎动物203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有34种.由于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的栖息地,又分布有塔里木马鹿、塔里木兔、塔里木环颈雉、塔里木裂腹鱼、野生双峰驼、白背啄木鸟、褐背地鸦、罗布麻甘草等特有的动植物物种,是内陆干旱区天然基因库.问题1(综合思维)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哪种类型?提示:自然生态系统类。
问题2(地理实践力)设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什么?提示: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也是人类善待地球、珍爱自然的一种积极态度和行动.[归纳提升]__我国自然保护地的概念与分类概念泛指各种类型受保护的区域或地域,是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类管控原则实行分区管控,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类活动,一般控制区内限制人类活动自然公园概念指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具有生态、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可持续利用的区域目的确保森林、海洋、湿地、水域、冰川、草原、生物等珍贵的自然资源,以及所承载的景观、地质地貌和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范围包括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湿地公园等管控原则按一般控制区管理,限制人类活动1.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 A.保护自然生态系统B.发展当地的旅游业C.保护当地古建筑D.只是保护濒危的野生动植物A[建立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各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也是人类善待地球、珍爱自然的一种积极态度和行动。
]2.我国陆续建立了数百个自然保护区,下列不是其意义的是()A.保护自然本底B.贮备物种C.提供生态服务D.仅仅为了旅游和提供野生生物D[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有:保护自然本底;贮备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服务;自然保护区也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和物种生态特性、开展科学实验、进行环境监测的重要基地,是开展生态旅游、公众环保宣传教育的良好场所。
]题组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分类1.下列不是按照自然保护区的对象划分的是()A.资源管理保护区B.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C.生物物种保护区D.自然遗迹保护区A[按照保护区的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三类。
]2.图中的动物是我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该动物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A.神农架自然保护区B.武夷山自然保护区C.青海湖自然保护区D.卧龙自然保护区D[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四川的卧龙、王朗、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大熊猫等生物(金丝猴、藏雪鸡、牛羚、白唇鹿、珙桐、水青树、连香树),D正确。
]题组2我国的自然保护地3.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是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国家公园为基础,自类自然公园为补充B.国家公园的管控原则是实行一般控制区管理,区域内限制人类活动C.自然保护区设立的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及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D.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域或海域C[自然保护地的分类系统是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国家公园的管控原则是实行分区管控,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类活动、一般控制区内限制人类活动;自然保护区是指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的区域;自然保护区设立的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及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
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
]题组3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不包括()A.能保存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B.为人类持续提供各种山珍海味C.是开展生物科学研究的良好基地D.自然保护区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B[自然保护区有以下意义: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自然保护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然保护区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宣传教育场所和生态旅游目的地;自然保护区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如何强化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我国自1956年建立第一处自然保护区以来,保护区类型从单一到全面,数量从无到有,面积从小到大,已基本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在自然保护区内,全国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大熊猫、金丝猴、朱鹮、丹顶鹤、银杉、水杉、珙桐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以及重要的自然遗迹及景观均得到了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如今,生物多样性保护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法规制度逐步完善,能力建设持续增强,自然保护区为维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部分自然保护区仍存在突出问题尽管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尚面临多重挑战.“十二五”期间,原环保部联合中科院开展了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调查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