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学习方式培养探究精神
1、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提出的优化教学策略,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着重培养学生体育健身中的合作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教学指导思想。
课中弘扬体育学科民族精神内涵,并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进行了有机整合。
2、相关分析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健身拳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练习中要求静心用意、柔和缓慢,因此老少皆益,对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价值。
本节课新授内容为“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左揽雀尾和右揽雀尾,技术重点是棚、挤、按与弓腿协调一致,捋手、引手与屈腿后坐一致;难点是上下肢配合协调。
辅助内容为“眼”体操练习。
3、学习目标
1)、基本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第七、八式的
动作方法,了解其攻防的含义与保护自
我的作用,发展下肢力量、灵敏等体能;
2)、尝试“眼”体操的练习感受眼、手相协
调与姿态美的关系,表现出会合作、互
纠正、能评价的行为。
4、主要教学环节
(1)身体准备与导入
准备部分共两部分;第一部分,生理准备。
目的使学生的关节活动开,为教学做准备。
第二部分,心理准备。
为了使全体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掌握新授内容的知识与方法,授课前,在第二部分入静与入境准备活动中,我把棚、捋两个手法结合呼吸调整授于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并自然将学生引入主题。
(2)基本部分教与学的方式与手段,在太极拳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掌握动作技术和动作要领,我采用了多媒体演示、讲解示范、提问等方法,引导学生在看书、看展板—观看录象--思考与讨论—合作互助中学习新内容。
通过揽雀尾的攻防探讨练习及评价,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领会所学动作要领,另一方面也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结合女生爱美的心理特点,安排了“眼”体操的练习,让学生在优美的民乐伴奏下,尝试“眼”体操的活动,同时感受眼、手相协调与姿态美的关系,
(3)课的结束
结束部分主要以身心放松为目的,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学生心情愉快,身体放松。
5、问题的预计
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女生,她们对太极拳有一定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但缺乏基础,因此,教学中多采用教师示范与多媒体演示等教法引领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简介
席琼,女,中共党
员,中学一级教师,从
事中学体育教学工作8
年。
2005年获上海市
中学体育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一等奖;2004年获上海市“闵行杯”中学体育论文评比三等奖;2005年荣获上海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能力展评(综合类)三等奖;2004年获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杯”中学体育教学评比高中组一等奖;2005年获上海市普陀区“甘泉杯”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能力展评(综合类)一等奖。
教学风格:注重情感教学。
指导教师:谢劳夫任书堂
三25
分
钟②新授太极拳7—8式
第三组:左揽雀尾—右揽雀
尾
左揽雀尾
动作方法:转体分手→收脚
抱球→转体上步
→弓步棚臂→转
体伸臂→转体后
捋→转体搭手→
弓步前挤→后坐
引手→弓步前按
右揽雀尾
动作方法:同左揽雀尾,方
向相反
③太极拳7—8式组合练习
△学生合作学习、攻防探讨
△展示与评价
1
遍
4
至
5
遍
2
分
钟
3
分
钟
1
分
钟
中
等
强
度
教法:
1、教师讲解与示范
2、教师提出学练的要
求
3、教师巡回指导
学法:
1、学生观察教师示范
2、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学习(看展板、看书、
跟教师录象模仿、思考
与讨论、提问、)
3、跟老师模仿练习
要求:
1棚、挤、按与腿协调
一致,捋手、引与
屈腿后坐一致。
2 仔细观察,积极思
考,相互合作,主动
模仿练习。
要求:
1、合作学习时,两人
一组互相帮助、提
醒
2、攻防探讨以揽雀尾
为主,可探讨已学过动
作的攻防
要求:大胆展示,客观
评价
队形:散点
队形:散点
队形:同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