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书法》课程的意义
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传承优秀文化,提升个人素养
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
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拓宽发展空间,提高人生规划能力
《书法》课程的评价标准
◆积极参与书法活动。
◆恰当地使用书法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古今两件以上书法作品。
◆识别三种以上的书体,了解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初步掌握一种书体的书写规范,创作两件以上的书法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个性。
◆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书法作品进行评价。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处理一个或几个书法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各课版面上体现的教学活动
思考与讨论
◆艺术实践
◆知识窗
◆名家论述
◆自我评价
思考与讨论
巩固所学,引发争论,智慧碰撞,引起质疑,建构观点。
◆设置复习巩固的问题
◆提出不同观点的问题
◆提出反思性的问题
艺术实践
自我评价
学习活动方式
◆调查研究内容
◆研究项目、设计制作项目
◆资料搜集与整理
◆作业与作业要求
知识窗
(提供相关信息资料,知识拓展)
人物介绍、名词解释、知识概念、时代背景、轶闻趣事、网址等。
名家论述
对教材实施的几点建议
(一)注意把控教材的整体编写思路;
(二)注意知识讲授的科学性;
(三)注意教学中演示的准确性;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演示);
(五)建议在实践中以隶、楷、行为主要练习内容;
(六)选碑帖注意代表性(名碑名帖);
(七)结合本地区的学习环境,重在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