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特色文化——少林寺

中国特色文化——少林寺

中国特色文化——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河南郑州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由于其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当时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1] 。

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佛教禅宗祖庭之一,少林武术发源地。

少林寺因少林功夫名扬天下,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最新新闻
少林商业化扩张多地开“分店”,释永信称随缘方便
2008年11月24日,少林寺与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在少林寺藏经阁签约,约定少林寺将以派驻僧团的形式对昆明四所古刹进行托管,期限30年。

这是少林寺首次对其他寺庙进行托管。

托管后,这四所古刹对外统称“昆明少林寺”,变成少林寺的“下院”。

...详情
内容来自
中文名少林寺
外文名Shaolin Temple
地址河南登封少室山麓五乳峰下
创建时间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
方丈释永信大和尚
类型佛教寺院
名僧跋陀僧稠慧光法如达摩一行
景点级别国家5A景区
杰出武僧延芫法师
级别批次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历史沿革
北魏
少林寺
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元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因此在嵩山少室山建寺。

永平元年(506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设立翻经堂翻译经书。

之后,慧光在少林寺弘扬《四分律》等师说,经多代发展,后世最终形成四分律宗。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在无缝钢管厂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

在南北朝佛教发展高峰期,北周武帝采纳还俗沙门卫元嵩删寺减僧的建议,在建德三年(574年)下令禁止佛教传流,史称北周武帝灭佛,少林寺毁坏严重。

580年,北周静帝恢复少林寺,将其改名为陟岵寺。

[3]
隋唐宋
隋文帝崇佛,复改陟岵寺为少林寺,并赐给少林寺土地一百顷,再加上其他赏赐,少林寺成为拥有百顷良田和庞大寺产的大寺院。

[3] 隋朝时期少林寺带发修行的菩萨僧洪遵攻律学,讲律众主,他的弟子开启了唐代律学的相部宗。

唐初,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封赏,赐田千顷,水碾一具,并称少林僧人为僧兵,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少林寺也是李唐最高统治者经常游离之地,唐高宗、武则天等经常到少林寺游幸,并对少林寺大加增建。

至唐宋年间,少林寺拥有土地14000多亩,寺基540亩,楼台殿阁5000余间,僧徒达2000多人。

达摩开创的禅宗教派在唐朝兴盛,是唐代佛教最大宗派。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庆历新政失败后,留心空宗者始于汴京(今开封)设立禅院。

富弼请云门宗禅师于少林寺及洛阳白马寺开演禅宗。

1093年左右,报恩禅师在少林寺弘扬曹洞宗风,终使少林寺“革律为禅”。

元明清
元代初,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并统领嵩岳一带所有寺院。

福裕和尚住持少林期间,创建了钟楼、鼓楼,增修廊庑库厨,僧徒云集至此演武礼佛,后来福裕被元帝追封为晋国公。

在曹洞宗法脉回归祖庭后,少林寺高僧辈出,由此开启了少林寺一个辉煌的时代,是当时禅宗教派之轴心。

[3] 以邵元为代表的一批日本僧人亦到少林寺求法。

嘉靖时期日本倭寇袭扰中国沿海,少林僧侣抗倭有功,因此政府大规模修整寺院,少林寺还享有官府所赐予的免除粮差等特权。

其后,少林僧人至少有六次被明朝政府征调,参与战事,并屡建功勋,所以朝廷又多次为少林寺树碑立坊修殿,而少林功锅炉配件夫在全国武术界的权威地位也得以确立。

满清时期,嵩山少林寺被清廷严密监察及资助,并明令汉人不可习武,然少林寺颇得满清皇帝青睐,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皇帝亲书少林寺(原挂于天王殿,后移至山门)、宝树芳莲(原挂于大雄宝殿,后被火焚)二方匾额;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亲览寺院规划图,审定方案,重建山门,重修千佛殿,少林寺这次大修缮和改建耗银达九千两。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亲临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写下众多诗词、匾额。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民国初年,革命党人与北洋政府内战,少林寺屡遭战火之灾。

1912年登封县僧会司僧会云松恒林和尚被地方士绅推举为少林保卫团团总,他购置枪械,组织保卫团,训练战技以维持当地秩序。

1920年秋,劫匪四起,民不聊生,恒林率民团与土匪十战,环寺数十村得以安居乐业,被誉为少林活佛。

1928年春,亲孙文势力樊钟秀夺得巩县、偃师,进围登封,以少林寺为司令部。

冯玉祥部下石友三于3月15日纵火焚烧法堂,次日,又令军士焚烧天王殿、大雄宝殿、钟楼、鼓楼、六祖堂、龙王殿、紧那罗殿、阎王殿、库房、禅堂,一大批珍贵文物及5480卷藏经化为灰烬。

[3]
国民政府建立后,日本在东三省的活动使国民政府十分忧虑。

军方于是发起爱国强民运动,成立南京中央国术馆及武术研究所等组织。

以“武术归宗少林”为号召,将爱国抗金英雄岳飞,与成功从外族取回政权之明太祖朱元璋皆被比做少林英雄。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政府颁布新的宗教政策以来,随着国家的开放政策和全球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少林寺继承和发扬自己独特的优良传统,先后恢复禅堂,每年举行精进禅七。

收集整理古籍善本,少林寺藏经阁已被国家列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并整理出版《中国佛教医药全书》、《中华武藏》等多部著作。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革期间,少林寺僧人被逼还俗,佛像被毁,寺产被侵。

文革结束后,少林寺修缮重建,现存建筑当中包括著名的大雄宝殿、达摩面壁石等均属仿古重建建筑,但一些地方如古代练武场、塔林及部分石刻仍属于古代的原物遗存。

1996年12月,初祖庵和少林寺塔林(编号4-89)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