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史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史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史
山东大学凝聚态物理学科是在早期的博士点学科磁学和固体物理基础上合并而成。

磁学和固体物理分别于1981年和198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固体物理专业就已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1991年磁学和固体物理合并为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学科,1997年被列为“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项目。

2007年顺利通过国家重点学科点的评估。

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投资建设,本学科点已成为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低维物理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国家物理学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有力支撑。

山东大学凝聚态物理研究所现由5个研究所组成:磁学与自旋电子学研究室、电介质物理研究室、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室、离子束应用研究室、仿生声物理研究室
电介质物理,源于1969年——全国最早的压电铁电物理专业之一。

山东大学物理系电介质物理教研室成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以压电陶瓷的制备和电学性能研究为主要内容,所以原教研室的名称是压电铁电物理专业教研室。

随着研究工作的拓宽和发展,于1980年更名为电介质物理教研室。

电介质物理研究室在压电铁电陶瓷研究等相关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例如钟维烈教授等曾在本研究室工作过,为研究室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研究室先后出版了深受欢迎的《铁电体物理学》、《铁电体及其材料的原理和应用》、《压电材料与器件物理》、《压电石英晶体》、《压电陶瓷及其应用》、《压电测量》、
《压电与铁电材料的测量》、《压电振动》、《压电陶瓷滤波器》等十多部压电铁电方面的专著,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300多篇学术论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

先后承担过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十数项(其中863项目3项,973项目2项)。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以及多项省部级奖励。

在全国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有:压电变压器、钪钽酸铅-钛酸铅-锆酸铅三元系陶瓷、PYNTZ三元系压电陶瓷、多层高压介电陶瓷、导电陶瓷-银复合电接触材料、SnO2 和TiO2压敏陶瓷、钛酸铋钠基无铅压电陶瓷、钛酸銅钙基高介电陶瓷、铁电体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等。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离子束应用实验室主要从事离子辐照微纳光电子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离子束材料改性的微观设计与模拟以及聚变结构材料的辐照效应等研究。

仿生声物理研究室组建于2005年10月,为全国首家物理声学与仿生学相结合的创新型研究室。

是一个新兴的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学科,仿生声物理主要研究动物的声学物理特性,研究生物感应系统怎样用一种节能的方式解决困难的感应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