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5:
零售业务信贷政策
一、做好客户选择,巩固个人住房贷款市场优势地位
1.客户政策。
个人住房类贷款重点支持收入稳定、信用记录良好、购买自住房的个人客户,严格控制投机购房信贷投放。
积极拓展增量优质客户,巩固和挖掘存量客户资源,紧紧围绕房贷客户延伸消费、经营等个人信贷产品链和其他个人金融产品服务,提高房贷产品价值,拓展产品内涵,提升客户综合贡献。
积极介入保障性住房项目,抓住中低收入客户群体,培育潜在客户资源。
应用评分卡等风险管理工具进行客户细分,积极拓展增量优质客户,巩固和挖掘存量客户资源。
根据首付、产品覆盖率、信用评分、贷后表现和还款计划等情况,做好对客户的差别化定价,促进贷款综合收益水平的提高。
2.产品政策。
重点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再交易住房贷款,稳步发展保障性住房项目个人住房贷款,适度发展个人商业用房贷款和个人住房抵押额度贷款。
对存在“假按揭”的项目严禁信贷投放。
(1)个人住房贷款。
重点支持区位优势明显、配套完善、开发建设进度顺利、项目主体结构封顶、销售良好的优质住宅项目的贷款需求;优先支持资质等级高、综合实力强、经营稳健的房地产企业开发的住宅楼盘项目;重点保障总、
分行级房地产重点客户、总行级房地产战略性客户以及全国性或本区域大型优质房地产企业开发的住宅楼盘项目。
(2)个人再交易住房贷款。
在二手房市场活跃、交易管理机制健全、个人贷款中心建设规范到位、实施二手房贷款专业化经营的重点地区加快业务发展。
通过加快二手房电子交易平台建设,优化系统,再造流程,创新模式,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与优质中介机构、担保机构的合作,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合理确定担保机构担保额度,依托“房易安”、“百易安”等交易资金托管业务,强化专业化经营和风险控制。
(3)个人商业用房贷款。
以提高贷款利息收入和客户综合贡献为目标,适度发展个人商业用房贷款,重点投向优质住宅楼盘项目的配套商用房以及重点地区城市地带商业区环境成熟、经营稳定的商用房,严格控制酒店式公寓、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厂房等其他类型的商业用房贷款需求,禁止对采用售后返租、开发商承诺有固定回报及类似变相方式销售的商用房发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
(4)个人住房抵押额度贷款。
个人住房抵押额度贷款定位于营销增量优质客户,稳固和挖掘存量优质客户,在经营管理规范、个人信贷业务资产质量好的分支机构稳步发展。
不得将个人住房抵押额度贷款的用途扩展到购房和消费以外的领域。
(5)保障性住房项目个人住房贷款。
在巩固商品住房市场发展同时,加强与政府机构、公积金中心、政策性金融
机构和担保机构、保险公司的合作,积极介入保障性住房项目,实行差别化市场和客户策略,稳健推进住房保障市场金融服务,继续做好公积金贷款组合配套支持,创新服务模式,与自营性贷款协同发展,巩固建设银行住房贷款品牌优势,提高综合竞争力。
(三)区域政策。
根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导向和住房市场发展的区域格局变化,实施差别化区域信贷政策。
巩固东部重点地区、大中城市分行的市场竞争力,优化信贷结构,提升差别化服务能力,促进业务平稳增长;在中西部区域、二三线城市加大信贷支持和政策配套,积极拓展市场,着力培育优质客户资源,提升业务发展潜力;紧密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西部地区资源配置,整体保持西部地区比全行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的增速。
二、着力规范管理、提高收益,适度加快个人助业贷款发展
1.客户政策。
进一步做好目标市场的细分。
深入拓展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内优质个私业主客户群体,规范完善该类客户贷款的经营管理模式。
密切跟踪市场走势,抓住新的增长点:一是有效依托对公大客户资源,拓展大型企业上下游产业链个私业主的客户群体,满足其定向供销货周转融资等信贷需求;二是探索依托行业协会、商会等拓展客户资源的市场渠道;三是加大对具备专业技术背景的个体经营户群体的市场拓展力度。
2.产品政策。
坚持“优质客户+有效资产抵押”为主的经营
模式。
有管理经验的分行结合特色专业市场的客户需求,经总行准入后可适度开展联保互保等特定担保方式的业务创新。
3.区域政策。
个人助业贷款重点投向个私经济活跃地区,优先满足信贷经营管理规范、连续两年不良率低于1%、2010年新发放贷款不良率低于0.2%的二级分行的贷款需求,其他经办机构贷款余额原则上不得新增。
三、稳健发展个人消费类贷款
1.客户政策。
加大对我行优质个人客户(私人银行、财富中心所服务的高端客户和乐当家理财卡白金卡客户)和公私业务联动营销的对公优质客户员工的专项营销力度。
个人消费额度贷款、个人汽车贷款均应优先支持申请评分卡高分区客户的贷款需求。
2.产品政策。
规范发展个人消费额度贷款,严格执行“规范用途”和“支付管理”的相关规定。
个人汽车贷款以满足城镇居民购买家庭自用汽车的融资需求为主,重点与大中城市知名品牌4S店合作,严格优选客户,以车辆抵押为主要担保方式。
个人质押贷款以满足客户短期资金周转需求为主,要规范和强化贷款用途管理。
3.区域政策。
个人消费类贷款主要支持信贷经营管理规范、连续两年不良率低于1%或2010年新发放贷款不良率(当年累计发放贷款不良余额/当年累计发放贷款总额)低于0.2%的二级分行的贷款需求,其他经办机构除经总行准入外,贷款余额不得新增。
四、逐步扩大试点区域,积极推进个人支农类贷款产品创新
认真贯彻国家支持“三农”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政策精神,扩大个人支农类贷款试点区域。
针对农业生产、新农村建设、农民生活多样化的信贷需求,探索既能服务客户,又能有效控制风险、操作规范的支农贷款经营模式。
现有试点分行应做好经验的总结,进一步完善经营模式,强化贷后管理,确保业务高质量发展。
支农贷款的产品创新和试点经营实行总行准入和名单制管理。
五、做好政策性贷款的准入管理
对国家助学贷款、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性产品实行总行个别准入。
其中,国家助学贷款合作的高校中已连续合作三年以上且不良率低于2%的,可经一级分行准入后继续合作办理。
六、促进信用卡业务内涵式发展
进一步完善信用卡授信政策体系,针对不同产品、不同区域做好差别化管理。
着力优化客户结构,优先发展信用评分高、贡献度大的目标客户群体,提高中高端客户占比;大力挖掘存量优质客户资源,提高行内客户发卡覆盖率;严格控制对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客户群体发卡。
优化完善征信审核作业模式和流程管理;提高自动化决策水平和额度授予的精准度,确保审批质量和效率;推进审批人员等级化建设和管理,提高审批人理性审批能力。
增强对欺诈风险的防范能力,加强对伪冒申请、套现等风险防控。
在前端营销与申请受理环节严格执行“三亲见”,综合运用内外部征信调查手段,核实客户关键信息,提高伪冒申请的识别和防范能力;严格特约商户的准入和监管,加强对商户日常经营行为、POS机运行情况的检查和后续管理,做好对商户日常交易的监控分析;强化对大额异常交易等行为监控,加大对套现商户和套现持卡人的排查和风险处置力度。
严格遵循信用额度总控原则,同一客户项下的我行所有信用卡的各类型授信额度之和不超过核定的信用额度;在征信审核过程中,综合判断客户的收入情况、在其他发卡机构的授信情况、用卡、还款情况以及在他行贷款情况等,防止多头授信、过度授信。
对于客户在各家银行信用卡累计授信额度已明显超出其个人偿还能力或我行核定的信用额度的,应控制发卡或从严授信。
依托行为评分强化客户额度管控,做好风险预警和贷后管理。
优化额度管理策略,大力压缩无效或低效的资本占用。
对于长期不活跃、额度低使用率、综合贡献度低的客户,可适当调减其信用卡额度;加强睡眠客户管理,对确实不再使用我行信用卡的客户,要及时予以停卡或销户。
加强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管理。
各类分期付款业务必须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真实的申请人、真实的消费分期。
专项分期付款业务主要在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发展潜力大、分支机构资产质量好且经营管理规范的区域重点发展;对于专
项分期付款业务不良率高于1%或者超过总行对具体分行确定的容忍度指标(按孰低原则),以及当年新发放不良率高于0.5%的分支机构,应审慎控制新增业务。
进一步加强信用卡不良贷款的催收与核销管理。
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逾期90天以上账户回收率;依法合规开展委外催收,提高不良贷款回收率;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实现核销工作常态化;加强已核销资产的管理,按照“账销案存”要求做好后续的跟踪和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