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益田中学《中国地理》模拟试题2006.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右上图,回答1—2题:1.图中①地降水多于②地,其主要原因是A.①地位于沿海,②地位于内陆B.①地位于山地迎风坡,②位于内陆盆地C.①地受准静止锋控制②地受副高控制D.①地有暖流经过,②地有寒流经过2.有关③④⑤所代表的三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③河为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B.③④两河注入印度洋C.④河是我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D.⑤河为内流河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3—5题: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春分日日出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丁乙丙甲4.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C.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5.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D.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读我国某地区城市及周围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变化图,回答6—8题:6.如果该地是我国其中一个商品粮基地,则该商品粮基地是A .长江三角洲平原B .鄱阳湖平原C .三江平原D .珠江三角洲 7.农业地域类型I 的基本特点是A .生产规模大B .机械化程度高C .单位面积产量高D .科技水平高 8.农业地域类型Ⅱ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 .科技 C .劳动力 D .气候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完成9—11题: 9.该类农业区所在地形属于A .冲积扇B .河流沿岸平原C .河边滩地D .河流三角洲 10.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 .热量充足 B .太阳辐射强 C .水资源丰富 D .土壤肥沃11.该图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 .水土流失的治理 B .酸性土壤的改良 C .荒漠化的防治 D .河流的综合整治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12—14题: 12.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 .全年高温、干湿季节分明B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 .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D .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13.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 主要粮食作物是A .小麦B .水稻C .棉花D .青稞 14.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A .灌溉条件较差B .日照时间太长C .气温较低,热量不足D .土壤盐碱化严重 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回答15—17题:15.与图中斜线所示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 .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 B .现代地壳运动活跃 C .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 D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良好 16.B 处7月份盛行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17.B省西北部三江并流景观中的“三江”是指A.长江、黄河、澜沧江B.金沙江、澜沧江、怒江C.珠江、长江、澜沧江D.闽江、嘉陵江、雅砻江读下图,回答18—20题:18.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A.180千米B.280千米C.380千米D.480千米19.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
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20.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A.天然林B.水源林C.湿地D.草场读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21—23题:21.图中七个省级行政单位中,省级行政中心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内的有A.4个 B.3个 C.2个D.5个22.该植被最有可能是A.草原 B.苔原C.硬叶林 D.针叶林23.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问题是A.酸雨 B.水土流失C.土地沙化 D.沙尘暴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回答24—25题:24.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正确的是A.京津唐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B.沪宁杭工业基地——乙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D.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甲三角洲25.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缓解甲、乙三角洲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问题,两地都很重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A.水能 B.太阳能 C.核能D.天然气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回答26—27题。
26.两岛的地势差异性表现为A.甲岛西高东低,乙岛东高西低 B.甲岛东高西低,乙岛中高周低C.甲岛中高周低,乙岛中低周高 D.甲岛中低周高,乙岛西高东低27.图中两岛的盐场多分布在A.东部沿海的平原地区 B.西部沿海的平原地区C.南部沿海的平原地区 D.北部沿海的平原地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端午节”,珠江三角洲各地都进行龙舟竞渡,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人前来观光,进行文化交流以及从事商业贸易等活动。
回答28—30题:28.五月初举行龙舟节是因为A.庆祝立春的到来 B.春耕完成正值农闲C.河流进人汛期 D.天气晴朗适宜比赛29.龙舟节在珠江三角洲延续了 2000 多年,其自然原因主要是A.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B.地势低平,河网密布C.基塘、湖泊众多 D.河流无明显的枯水期30.华人若在欧洲南部进行龙舟竞渡,最适宜在A.1 一 3 月 B.4 一 6 月 C.7 一 9 月 D.10 一 12 月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2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青藏铁路已于2005年10月15全线铺通。
青藏地区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
因此,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据此回答31—33题:31.青藏铁路约有150千米的路段实施了“以桥代路”工程,主要原因是A.铁路沿线沟壑纵横B.避免风沙掩埋铁路C.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D.为动物留出生态通道32.关于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规模开发西藏的矿产资源B.促进民族团结与区域文化交流C.在喀斯特地区开辟一条新的旅游热线D.完善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33.右图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山南坡的自然带比北坡丰富B.该山北坡相对高度比南坡高C.该山南坡的雪线比北坡低D.该山是位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分析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情况,回答34—36题:年份1949 1958 1971 1984 1995 1997湖泊面积(亿km3)4350 3141 2820 2691 2625 2145 容积(亿m3)293 228 188 174 167 15034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C.南水北调D.围湖造田35.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带来的后果可能是A.地下水质下降B.湖区气温日变化减小C.洪水调蓄能力减弱D.湖水自净能力下降36.洞庭湖所在省区的主要旅游景点有A.庐山B.张家界C.衡山D.长江三峡新疆矿藏物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目前该省区已被列入国家重要资源战略接替区,据此37—38题:37.将新疆打造成中国“油库”,其有利条件是A.新疆已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的石油工业基地 B.新疆石油油质好、价格低廉C.新疆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外油引入 D.新疆工农业欠发达,石油消耗量小38.除油气资源外,新疆有潜在优势的新能源还有A.太阳能 B.地热 C.风能 D.水能读我国“西电东送”的三大通道图,回答39—40题:39.北路①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A.黄土高原地区的火电B.黄河下游的水电C.黄河中上游的水电D.六盘水地区的火电40.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红水河的水电。
其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是A.位于高原向平原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B.流经湿润地区,河流水量大C.位于喀斯特地形区,地下水丰富D.位于平坦的高原地区,水量大,水流平稳三、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41.2004年1月中旬后期,由于受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我省出现了一段相对偏冷期。
广东省政府及时发出了紧急通知,要求做好防低温冻害工作,通知说,这次全省降温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对广东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将造成一定影响;同时提醒,要做好农牧水产养殖业的安全防寒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冻害损失。
读下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4分)(1)、在这一降温过程中全省日平均温度小于10℃的持续时间有____ _____天。
(2)、这一天气现象可能是______ ___。
A .受暖锋影响B .受冷锋影响C .受准静止锋影响D .受台风影响(3)、在这一降水过程中,我省部分地区降了冰粒,出现了冻雨、雨夹雪天气。
该天气主要出现在我省的______ _ __部地区。
(4)、该寒冷天气对广东省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下列说法可信的是______ ___。
A.湛江地区的荔枝、龙眼、香蕉等果树受灾最严重 B.粤中、北地区冬种蔬菜受灾最严重 C.广深高速因路面结冰,被迫封闭分流D.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和老人病等患者就诊的人数骤增42.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的问题:(7分)材料一:北京时间2005年10月 12日 9时许,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我国第二次进行我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飞船变轨后距地面343千米,共绕地球飞行77圈。
10月17日4时32分,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族中部草原成功着陆。
材料二:“神六”飞船的陆上测控点包括中国境内的北京、西安、渭南、青岛、厦门、喀什及境外的卡拉奇和纳米比亚,海上由四艘“远望号”测控船分布三大洋执行监控任务。
材料三:2005年9月 8日“远望三号”驶出长江口,经台湾海峡、南中国海和爪哇海,驶经巽他海峡,横穿印度洋,10月 4日过好望角,10月 6日抵达南大西洋的任务海域。
(1)“神六”进入轨道后飞行在 ( )29日15 1719 21 23 2527 68 2004年1月15—29日广东省日平均气温逐日曲A .对流层B .平流层C .外层大气D .地球大气圈以外 (2)“远望三号”航行过程中,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 A .途中遇上台风 B .一路航行,昼长不断缩短 C .过好望角时顺风顺水 D .穿越过多雷雨地区(3)气候成因上,纳米比亚大部分地区___ _____。
气候特征上,喀什具有__ ____特点。
(4)试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神六”选择内蒙古四号王旗中部草原作为着陆场的原因 。
43.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分)(1)依据图示信息用“═══”分别画出经过甲、乙两处的山脉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