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1空心墩、方柱墩墩身施工方案

B1空心墩、方柱墩墩身施工方案

太平寨大桥空心薄壁方墩、实心墩墩身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项目概况本施工队桥梁主要有K13+398.5太平寨左线大桥、K13+394太平寨右线大桥。

墩身主要有分幅式双圆柱墩、空心薄壁方墩两种结构形式。

二、编制依据1、重庆丰都至忠县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FZ02合同段)。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重庆丰都至忠县高速公路工程技术规范。

三、施工特点1、桥位处地形复杂,场地狭小,不便于施工管理。

2、桥位处多为冲沟及机耕道,桥墩较高,施工难度较大。

3、墩身结构尺寸形式多样,模板投入较大。

四、施工工期、模板及班组人员计划(一)工期计划(该计划是桥桩基已完成为前提编制,如受桩基施工影响工期顺延)1、桥台施工进度计划:2013年6月10日至7月20日完成左右幅14#桥台;8月10日至9月20日完成左右幅0#桥台;2、实心墩系梁、墩柱、盖梁进度计划: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完成左右幅1#、2#、3#、10#、11#、12#、13#实心墩系梁、墩柱、盖梁;3、薄壁方墩系梁、墩柱、盖梁进度计划:2013年8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完成左右幅4#、5#、6#、7#、8#、9#薄壁方墩系梁、墩柱、盖梁;(二)模板计划1、D=1.8m实心墩地系梁模板1套;中系梁底模2套、侧模1套、抱箍4套,实心墩模板20m,盖梁底模2套、侧模1套、抱箍4套;中系梁使用I20工字钢36米,盖梁使用I22工字钢46米。

2、D=1.6m实心墩地系梁模板1套;中系梁底模1套、侧模1套、抱箍2套,实心墩墩柱模板30m,盖梁底模1套、侧模1套、抱箍2套;3、薄壁方墩地系梁模板1套、中系梁模板2套、空心墩内、外可调节模板36m;盖梁模板2套;盖梁使用I25工字钢46米。

施工班组人员计划钢筋工20人,模板、砼工40人(三)机械设备计划25吨5节臂吊车1台,60臂塔吊2台。

五、施工总体方案本施工队内空心墩墩身施工均采用常规翻模法施工。

拟分别在左右幅桥位5#桥墩之间设一台60型塔吊,左右幅桥位8#桥墩之间设一台60型塔吊。

施工时利用塔吊进行模板的翻模施工。

外模竖向采用3节,每节2.25m的形式,每次向上翻转2节模板,浇注4.5m高混凝土。

外模以不拆除的第一节作为基模,在其基础上安装外模。

每个桥墩左右幅施工时共配6节模板及可调节模板,两台塔吊配设12节模板,模板工配备4个班组,每组8至10人,形成交叉流水施工。

空心墩内模中间标准节段采用4.65m的形式,每次直接拆除后提升,包裹已浇注混凝土15cm。

底部和顶部非标准段采用木模或组合钢模,顶部非标准节单独浇注,通过在预埋牛腿搭设封顶支撑,铺设模板,施工时顶节内模板封闭在墩身空心墩墩身内。

空心墩内横隔板采取和墩身异步施工的方式进行。

实心墩墩身标准段同样采取翻模法施工,外模形式同空心墩,垂直方向施工机械采用吊车。

双实心墩施工至墩系梁位置时,系梁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墩身施工。

外模每节上端设置操作平台,作为模板安装和拆除以及钢筋绑扎的操作平台。

空心墩内侧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将顶节不动模板的拉杆连通,在其上搭设内侧操作平台。

墩身施工上下通道采用施工电梯。

六、墩身施工施工工艺流程:准备工作→安装劲性骨架或搭设支架→绑扎钢筋→安装内、外模板→模板安装调试与测量复核→混凝土浇注→养生→翻模、养生→重复上一循环过程。

图3 墩身施工工艺框图5.1、准备工作1)、墩柱开始施工前,用全站仪在承台顶面或地系梁顶面上测设出墩身顺桥向、横桥向的轴线及四个角点,用墨斗弹出墩身平面轮廓线及模板检查线。

2)、墩身施工前首先进行墩身地系梁结合部分的凿毛工作,清除接触面浮浆和松动石子,凿毛至露出粗骨料,并将结合面清洗干净。

3))、墩柱预埋筋清除干净调直,同时将劲性骨架预埋件清理干净,以利于劲性骨架的焊接。

5.2、空心墩墩身施工5.2.1、搭设劲性骨架墩身钢筋施工采取两种辅助方式,一是安装角钢式劲性骨架,做为钢筋绑扎时的导向,二是搭设临时钢管式劲性骨架辅助钢筋施工。

1)、安装劲性骨架墩身钢筋施工前,先安装临时劲性骨架。

根据墩身的浇注高度劲性骨架制成高度为9m的框架式结构,劲性骨架采用立杆为∠100×10角钢,水平方向为∠75×10角钢。

在劲性骨架制作、运输及吊装过程中严格注意对其保护以防变形。

第一次吊装劲性骨架时,对接就位后采用法兰螺栓调节,然后用全站仪确定平面位置无误后,再将其上部进行焊接固定,立杆下部焊接在预埋钢板上,下部水平连杆采用螺栓连接,便于钢筋施工完毕后劲性骨架的吊出。

劲性骨架杆件的焊接连接的焊缝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焊接规范要求执行。

2)、搭设钢管支架钢管式劲性骨架支架采用φ4.8钢管进行搭设,钢管搭设必须符合脚手架搭设规范,以方便钢筋施工,方便拆除为原则。

钢管支架直接搭设在已浇注混凝土顶面上,钢筋绑扎完毕,安装模板前,拆除下部水平连接杆,由塔吊直接吊出后放于承台顶面上进行拆除。

3)、在内模上部设劲性骨架。

由于墩身主筋每次接长9m,墩身浇注4.5m,已浇墩身上部墩身主筋预留最长1.5m,故在浇注4.5m高墩身时,有6m主筋外露,所以在墩身内模上部设劲性骨架,作为外露墩身主筋的临时支撑,及下节墩身钢筋施工的导向。

在内模上部设劲性骨架片,内模安装完毕后,对其用螺栓连接成骨架,然后拆除临时劲性骨架。

施工下节墩身钢筋时,即可利用内模上部的劲性骨架进行施工,无需再安装临时劲性骨架。

5.2.2、钢筋工程1)、墩柱钢筋由钢筋加工场地统一下料加工,运至现场,依托劲性骨架进行绑扎安装施工。

2)、竖向的钢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滚扎直螺纹套筒连接)工艺,施工时要保证竖向主筋的顺直,每次主筋接长9m,浇注两次,绑扎一次箍筋。

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主筋其接头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要求。

其中焊接和机械连接接头长度区段内指35倍的钢筋直径长度范围内。

3)、钢筋施工按照按先竖向筋后水平筋、先内层后外层、先边角部位后直线部位的总体原则进行。

钢筋绑扎施工时,扎丝头尽量弯向立柱内侧。

箍筋间距均匀,误差满足规范要求。

钢筋的接头长度应满足规范的要求,单面焊接头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双面焊不小于5倍钢筋直径,绑扎搭接长度不小于35倍钢筋直径。

4)为防止钢筋变形,箍筋除按图纸绑扎外,可间隔1.5m左右点焊接搭接主筋。

6)、施工时应随时用线垂检查钢筋骨架的垂直度,并及时调整,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保护层垫块,垫块厚度不允许出现负公差,且正公差控制在5mm以内。

在整个钢筋绑扎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

7)、墩柱钢筋施工完毕后,要根据预埋件设计图纸进行墩身预埋件安装施工,预埋件用扎丝绑牢或焊接牢固,使其混凝土施工时不易移动偏位。

预埋件要求安装位置准确,不遗漏。

墩身泄水孔及通气孔采用相应直径的PVC管。

8)、墩柱钢筋施工完毕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通过5.2.3、模板工程1)、模板基本构造(1)、墩身外模外模采用直线标准段2.25m高模板,3层6.75m高。

墩身模板按照墩身截面形式每1层分4大块,总体结构形式为加劲面板背竖肋和横肋。

正面模板尺寸根据墩身截面型式确定。

左右幅共配4节墩身模板,施工时,交叉流水作业。

面板采用6mm厚普通钢板,面板竖向加劲肋采用[8槽钢。

[8次肋后面焊接][16。

模板横、竖向背肋间距根据墩身具体尺寸确定。

模板4周都用∠80×10mm 角钢包边,并按要求位置开φ22mm螺栓孔。

螺栓孔位置要求精确,便于同型号模板之间的通用。

(2)、墩身内模空心墩内模采用单层钢模,内模高度为 4.65m,底层内模包裹已浇筑混凝土15cm。

每层内模都分为4块,每块内模倒角处有4个节段焊接组合而成,都有1个活动节段,可以向墩内空间转动,方便拆除和安装。

内模总体结构形式与外模相同。

(3)、内外模固定内模与外模的模板间接缝都等距离用螺栓栓接,使模板接缝连接紧密。

内模与外模之间设穿过结构混凝土的对拉拉杆;墩身顶节施工时,采用穿过墩身的通长拉杆。

同时在外模转角间每层][16横向主肋处设对角拉杆,使内外模形成1个整体。

为确保施工安全,把模板平台外围设1.2m高护栏,并在护栏四周挂安全网。

图2 空心墩墩身模板平面示意图图1 空心墩墩身模板立面示意图2)、模板加工墩身模板制作要求:(1)、模板制作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11-95)中有关规定执行。

(2)、制作应按施工图设计中的要求编制制作工艺以确保施工质量。

(3)、模板尺寸的控制:模板内腔截面尺寸偏差:0~+5㎜模板高度偏差:0,-1㎜沿高度方向的倾斜度小于0.5mm模板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结合面局部不平:1.0㎜板面和板侧挠度:±1.0㎜3)、模板安装(1)、模板安装施工时,先安装内模,内模安装完毕后,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之后安装外模,模板翻升采用塔吊进行。

(2)、安装第一节墩身模板时,模板和地系梁顶面接触面要平整,用水平尺检查。

接触面平整度较差时,用水泥砂浆调平后再安装模板。

外模安装完毕后,在下口外侧覆盖水泥砂浆,以防浇注混凝土时漏浆。

(3)、标准节段墩身模板安装时,安装的第一节模板下口先与未拆除模板用螺栓连接固定,上口用钢丝绳与墩柱钢筋栓接,或钢管支撑于脚手架,以免墩柱模板倾覆,导致安全事故。

模板接缝用双面胶粘结,确保拼缝密封不漏浆。

模板竖向接缝应保持上下统一。

(4)、墩身施工时,第一节墩身浇注高度为6.75m。

原则上标准节段墩身浇注高度每节4.5m,但施工缝不可设置于横隔板处,应在横隔板上至少3m。

(5)、墩柱模板安装前需对墩柱接触面进行清理,应保证立柱砼面的清洁,不得有油渍,不得有扎丝、废钢筋等施工杂物,不得有松散石子。

(6)、墩柱模板安装前需进行清理,并均匀涂抹新机油作为脱模剂。

(7)、模板安装完后,用螺栓全部连接紧固,然后进行模板的复测工作,保证模板的垂直度满足要求,平面位置的准确无误。

5.2.4、混凝土浇注1)、模板钢筋安装就位自检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浇注砼。

2)、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搅拌运输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浇注。

现场应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度控制在设计范围以内;为确保砼外观色泽一致,砼中原材料必须采用自同一厂家、同一标号、同一品种规格材料进行拌制。

3)、混凝土浇注采用混凝土托泵进行施工。

浇注标准节段时,需在墩身上预埋托泵泵管的固定件,使其施工时固定于墩身上。

4)、砼浇筑时通过串筒入模,保证砼自由倾倒高度控制在2米以内,以不发生混凝土离析为度。

注意串通尺寸不要大于所需放置位置的水平箍筋的间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