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短跑途中跑的教学方法
【摘要】短跑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途中跑,它的任务就是达到最快速度。
所以,途中跑直接关系到短跑成绩的好坏。
这里,我谈一下如何提高途中跑教学的一点方法。
【关键词】短跑途中跑教学方法
【正文】
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它对其他运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途中跑是短跑中距离最长的,占短跑的70%—80%;由此看来短跑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途中跑的技术。
因此,提高途中跑的技术是短跑教学的核心。
一、途中跑的技术练习
学习途中跑时要让学生知道在跑的过程中,动作要自然、大方、向前的要领,使学生在脑海中对动作有一种深刻的印象,再安排教学顺序对学生进行训练。
(一)50米反复跑3—5次,了解每个学生跑的情况。
(二)原地摆臂练习。
要求:以肩关节为轴,前后自然摆臂,前摆时肘关节要露在胸前,后摆时手要露在背后,摆动协调有力。
(三)反复跑50—60米。
要求:用50%—60%的速度,体会摆动腿前摆着地动作。
(四)原地高抬腿。
要求:折叠高抬,向前摆动。
和跑的衔接过渡要自然、连贯。
(五)变速加速跑。
要求:站立式起跑后最高速度跑,等坚持不住时放松跑,反复练习体会最高速度的动作。
(六)20—30米小步跑。
让学生体会跑的着地技术。
(七)直道进弯道跑。
在直道上先跑15—20米左右,接着跑进弯道再跑20米左右。
要求在进入弯道前身体逐渐向内倾斜。
(八)弯道进直道跑。
弧顶开始起跑,接着进入直道。
要求在跑出弯道的前几步,身体逐渐正直。
二、途中跑的身体练习
短跑成绩取决于跑的过程中的反应速度、加速能力、最大速度的保持能力。
途中跑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速度力量和速度耐力。
因此提高学生短跑途中跑的能力就要加强学生的身体练习。
(一)速度力量
1.上肢力量的练习:负重摆臂练习,注意节奏要有慢到快;也可以做引体向上、卧推等练习。
2.腰、腹部力量的练习:仰卧起坐,负重仰卧起坐;仰卧举腿,负重转体等。
3.下肢力量的练习:肩负下蹲、弓箭步、小步跑、原地双脚跳。
跳台阶、跳栏架、上、下斜坡跑等可以增强下肢的爆发能力。
(二)速度耐力
1.20米—30米折返跑,强度在80%以上。
2.200—400米的重复跑;
3.100—200米的计时跑;
4.直道加速弯道减速跑、弯道加速直道减速跑的变速跑。
三、途中跑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
(一)摆臂紧张,姿势不正确。
纠正方法:进行徒手或负重摆臂练习。
(二)踢小腿跑。
纠正方法:重复强调动作要领,摆动腿时大、小腿应充分折叠,大腿先高抬然后下压,小腿自然伸展,反复上坡跑。
(三)后蹬,蹬摆不协调。
纠正方法:反复讲解动作要领,多做一些引导性示范,采用分解教学与完整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多看多想再练习,加深印象,逐步掌握正确的动力定型。
(四)踝关节紧张。
纠正方法:小步跑练习,感觉膝、踝关节的放松感觉,重复强调跑的过程中踝关节放松。
注意发展踝关节的柔软性和力量。
(五)摆动腿方向不正。
纠正方法:跑时上体要保持正直,使髋关节处于前移的姿势,便于摆动腿前抬,可结合上坡跑、跑台阶等练习来加强。
(六)弯道跑时身体不会内倾。
纠正方法:沿分道线内侧多做加速跑。
要求:躯干内倾、外侧摆臂用力,消除动作紧张的状态。
四、结束语
途中跑的教学是短跑学习中非常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教学练习过程中应遵循动作技术的形成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练习热情。
注意运动量应该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逐步调高,使我们能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以上是我在短跑的教学过程中,得出的几点途中跑的教学看法和教学方法。
希望能得到各位同仁的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体育院校函授教材《田径》第八章。
2、《金牌背后是科技大战》第十五章。
3、《实用运动训练问答》第五部分与第十四部分。
4、《身体素质训练法》第三章与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