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月腹痛护理常规

12月腹痛护理常规

腹痛中医护理常规
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而导致气机淤滞,脉络痹阻或经脉失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不为发生疼痛为主的病症。

急慢性胰腺炎出现以腹痛为主症者,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疼痛的性质、不为、时间、伴发症状、诱发因素。

2、饮食、生活习惯及既往病史。

3、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寒邪内阻证、湿热壅滞证、中虚脏寒证、饮食停滞证、气滞血瘀
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腹痛持续不已,疼痛较剧烈者,应卧床休息,缓解后可下床活动。

(3)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伴发症状、诱发因素。

2)注意管擦呕吐物的量和性质。

3)腹痛突然加剧,或伴呕吐、寒热,或全腹硬满二疼痛拒按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出现呕血或黑便、面色苍白、冷汗时出、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2、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观察用药后效果及反应。

(2)在尚未明确诊断前,不宜盲目使用止痛剂。

3、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暴饮暴食。

戒烟酒,禁忌辛辣、肥腻之品。

(2)腹痛发作时应禁饮食。

4、情志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其保持乐观
情绪。

5、临症护理
(1)寒邪内阻与中虚脏寒证时,可用针刺止痛或艾灸。

(2)湿热壅滞、饮食停滞、气滞血瘀者针刺用泻法,忌用温热疗法。

6、并发症护理
(1)对剧烈疼痛或疼痛不止者,应特别加强观察;伴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肢冷脉微者,应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若患者出现剧烈腹痛、寒颤、高热或全腹硬满。

疼痛拒按时,可能是急腹症,不要滥用止痛剂而贻误病情,并注意发生阳脱之症。

(三)辩证施护
1.寒邪内阻证
(1)病室宜温暖,腹痛发作时应卧床休息,缓解期适当活动。

(2)注意腹部保暖,可热敷腹部。

(3)腹痛发作时暂禁饮食,缓解后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温热清淡饮
食。

忌生冷瓜果。

(4)汤药宜热服。

(5)针刺止痛,取穴中脘、足三里等。

艾灸神阙、关元等穴。

2、湿热壅滞证
(1)病室温度略低,清爽通风,空气新鲜。

(2)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急腹症、脱证等危急征象。

(3)腹痛发作时暂禁饮食,缓解后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温热清淡饮食。

(4)汤药宜温服。

(5)针刺:取穴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以泻法为主,忌用温热疗法。

3、中虚脏寒证
(1)病室应温暖,腹部保暖,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注意增加营养,进食营养丰富,易于消化之品,宜少食多餐。

(3)保持心情舒畅。

(4)汤药宜温热服。

(5)针刺:取穴中脘、气海、足三里等穴,以补法和灸法为主。

4、饮食停滞证
(1)病室安静整洁,通风良好,卧床休息。

(2)加强饮食调护,腹痛发作时,暂禁饮食,缓解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

宜少食多餐,勿暴饮暴食。

(3)汤药宜温服。

(4)针刺:取穴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以泻法为主,忌用温热疗法。

5、气滞血瘀证
(1)病室安静整洁,通风良好,卧床休养。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产气食物。

(3)调摄情志,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

(4)汤药宜温服。

(5)针刺:取穴中脘、内管、足三里等穴,以泻法为主。

(四)健康指导
1、讲究饮食卫生,不吃生冷,腐败食物,节制饮食,勿暴饮暴食,禁忌辛辣、肥腻、酒浆之品。

2、充分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3、饭后勿急跑,或作其他剧烈活动。

4、指导患者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注意防止胆道蛔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