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题内容围绕外商投资、对外贸易和外汇管理制度展开。
考核方式为客观题,分值为5分左右。
考查方式较为单一,重点突出,均是对记忆性内容的直接考查,不存在综合性、理解性的试题,适合考前突击准备。
但最近有剑走偏锋的趋势,好在重点仍未改变。
仍要把大部分精力分配到传统重点,适度了解其他内容。
外商投资法律制度涉及2020年考期的重大法律修改,必须引起重视。
目录涉外投资法律制度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第一节涉外投资法律制度一、《外商投资法》的原则与特色1.原则(1)突出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外商投资的主基调。
(2)坚持外商投资基础性法律的定位。
(3)坚持中国特色和国际规则相衔接。
(4)坚持内外资一致。
2.特色(1)从企业组织法转型为投资行为法。
(2)强调对外商投资的促进与保护。
(3)全面落实国民待遇原则。
(4)更加周延地覆盖外商投资实践。
二、关于外商投资的界定1. 外商投资,是指外国的自然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直接或者间接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投资活动。
包括下列情形:(1)外国投资者单独或者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外国投资者取得中国境内企业的股份、股权、财产份额或者其他类似权益;(3)外国投资者单独或者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在中国境内投资新建项目;(4)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的投资。
【特别提示】①上述所称的其他投资者,包括中国的自然人在内。
②在中国境内投资新建项目,是指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对特定项目建设进行投资,但不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不取得中国境内企业的股份、股权、财产份额或者其他类似权益。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外商投资界定的表述,不属于外商投资的是()A.外国自然人与中国自然人共同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B.外国企业取得中国境内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C.外国企业与中国自然人共同在中国境外设立企业D.外国自然人取得中国境内合伙企业份额『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外商投资的界定。
外国投资者单独或者与其他投资者(包括中国的自然人)共同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属于外商投资,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
外国投资者取得中国境内企业的股份、股权、财产份额或者其他类似权益,属于外商投资,选项B、D正确。
注意:本考点涉及2020年教材变化,需结合本题,理解掌握。
2.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投资者在内地投资,参照《外商投资法》和《实施条例》执行;台湾地区投资者在大陆投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3.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投资,参照《外商投资法》和《实施条例》执行。
三、关于外商投资促进1.提高外商投资政策的透明度。
制定与外商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征求外商投资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2. 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依法在中国境内或者境外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等证券,以及公开或者非公开发行其他融资工具、借用外债等方式进行融资。
3.加强外商投资服务。
国家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为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投资项目信息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4.依法依规鼓励和引导外商投资。
国家根据需要,设立特殊经济区域,或者在部分地区实行外商投资试验性政策措施,促进外商投资,扩大对外开放。
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鼓励和引导外国投资者在特定行业、领域、地区投资。
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的规定享受优惠待遇。
四、关于外商投资保护1.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产权保护。
(1)原则上,国家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不实行征收。
(2)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的出资、利润、资本收益、资产处置所得、取得的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依法获得的补偿或者赔偿、清算所得等,可以依法以人民币或者外汇自由汇入、汇出。
(3)国家保护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和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强制转让技术。
2.强化对制定涉及外商投资规范性文件的约束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涉及外商投资的规范性文件,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的,不得减损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不得设置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不得干预外商投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3.促使地方政府守约践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向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以及依法订立的各类合同,不得以行政区划调整、政府换届、机构或者职能调整以及相关责任人更替等为由违约毁约。
4.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公开透明、高效便利的原则,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
(2)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依法成立商会、协会。
五、关于外商投资管理1.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1)国家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2)准入前国民待遇,是指在投资准入阶段给予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不低于本国投资者及其投资的待遇。
(3)负面清单,是指国家规定在特定领域对外商投资实施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
【特别提示】负面清单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提出,报国务院发布或者报国务院批准后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商务主管部门发布。
(4)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对外国投资者准入待遇有更优惠规定的,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5)国家对负面清单之外的外商投资,给予国民待遇。
负面清单规定禁止投资的领域,外国投资者不得投资。
负面清单规定限制投资的领域,外国投资者进行投资应当符合负面清单规定的股权要求、高级管理人员要求等限制性准入特别管理措施。
(6)有关主管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对外国投资者拟投资负面清单内领域,但不符合负面清单规定的,不予办理许可、企业登记注册等相关事项;涉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的,不予办理相关核准事项。
2.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1)国家建立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进行安全审查。
依法作出的安全审查决定为最终决定。
(2)中国境内进行投资活动的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应当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不得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特别提示】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的内容包括:①外商投资对国防安全,包括对国防需要的国内产品生产能力、国内服务提供能力和有关设施的影响;②外商投资对国家经济稳定运行的影响;③外商投资对社会基本生活秩序的影响;④外商投资对国家文化安全、公共道德的影响;⑤外商投资对国家网络安全的影响;⑥外商投资对涉及国家安全关键技术研发能力的影响。
【例题·多选题】(2019年)根据涉外投资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范围的有()。
A外商投资对国防安全的影响B.外商投资对相关市场的集中度的影响C.外商投资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D.外商投资对社会基本生活秩序的影响『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自贸区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
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的内容:(1)外商投资对国防安全,包括对国防需要的国内产品生产能力、国内服务提供能力和有关设施的影响。
(2)外商投资对国家经济稳定运行的影响。
(3)外商投资对社会基本生活秩序的影响。
(4)外商投资对国家文化安全、公共道德的影响。
(5)外商投资对国家网络安全的影响。
(6)外商投资对涉及国家安全关键技术研发能力的影响。
3.外商投资合同效力的认定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下,原则上外商投资无需再经审批,投资合同的效力应当贯彻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只有负面清单列明采取特别管理措施的投资领域和项目,才继续涉及审批行为对投资合同效力的影响问题。
(1)对于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形成的投资合同,当事人以合同未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登记为由主张合同无效或者未生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外国投资者投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规定禁止投资的领域,当事人主张投资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外国投资者投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规定限制投资的领域,当事人以违反限制性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为由,主张投资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特别提示】在人民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前,当事人采取必要措施满足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要求,并据此主张所涉投资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4)在生效裁判作出前,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调整,外国投资者投资不再属于禁止或者限制投资的领域,当事人主张投资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六、关于过渡问题处理1.外商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及其活动准则,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等法律的规定。
2.外商投资法施行前依法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外商投资法施行后5年内,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等法律的规定调整其组织形式、组织机构等,并依法办理变更登记,也可以继续保留原企业组织形式、组织机构等。
七、对外直接投资法律制度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中国境内投资者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设立、购买境外企业,并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
1.商务部的核准和备案(1)商务部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按照企业境外投资的不同情形,分别实行备案和核准管理。
企业境外投资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实行核准管理;企业其他情形的境外投资,实行备案管理。
(2)企业境外投资不得有以下情形:危害我国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或违反我国法律法规;损害我国与有关国家(地区)关系;违反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出口我国禁止出口的产品和技术。
(3)中央企业向商务部申请核准;地方企业通过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向商务部申请核准。
(4)中央企业报商务部备案;地方企业报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2.国家发改委的核准和备案(1)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改委核准。
(2)不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且不涉及敏感行业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
(3)中央管理企业实施的境外投资项目、地方企业实施的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及以上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改委备案。
(4)地方企业实施的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以下境外投资项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备案。
【例题·单选题】某省属企业拟实施一项境外投资项目,中方投资额2.5亿美元,项目所在国系敏感国家。
下列表述中,符合涉外经济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A.该项目应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B.该项目应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C.该项目应报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备案D.该项目应报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核准『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对外直接投资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