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境卫生检疫

国境卫生检疫


(二)其他法律、法规 《 国 际 卫 生 条 例 》 ( 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是世界卫生大会制定并经各国政府批 准的涉及国际卫生领域的多边性的国际公约。
《国际卫生条例》是为预防鼠疫、霍乱、天花、 黄热病、斑疹伤寒和回归热6种传染病的传播而制 定的,于1951年经WHO成员国审议通过。2005年, 在日内瓦举行的第58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新修 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并于2007年6月15日, 正式实施。
国境卫生检疫
Ø 国境卫生检疫的概述 Ø 国境卫生检疫内容 Ø 法律责任
第一节 概
一、国境卫生检疫的概念

国境卫生检疫,是指国境卫生检疫机关为了 防止传染病从国外传入或者由国内传出,依照国 境卫生检疫的法律、法规,在国境口岸、关口对 入境、出境人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以及可能 传播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实施传染 病检疫、监测和卫生监督、卫生处理的卫生行政 执法行为。
四、国境卫生检疫人员及其职责
Ø 查验权
Ø Ø
询问权 检疫医师有权对有关卫生状况、人员健 康进行询问。 签证权 查验完毕后,对没有染疫的入境、出境 的船舶、航空器、列车或者其他车辆,检疫医师 应当立即签发入境、出境检疫证。
五、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员及其职责
Ø Ø Ø 对国境口岸和停留在国境口岸的入境、出境交 通工具进行卫生监督和卫生宣传; 在消毒、除鼠、除虫等卫生处理方面进行技术 指导; 对造成传染病传播、啮齿动物和病媒昆虫扩散、 食物中毒、食物污染等事故进行调查,并提出控 制措施。
2003 年 11 月 7 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 实施细则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发 布了《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入境检验检 疫应急处理规定》。
(一)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
发生鼠疫、霍乱、黄热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
炎病例 的;
(二)入出境交通工具传染病检疫
Ø
入境前报告
提交申报证件
Ø
Ø
签发入境、出境检疫证
(三)入出境物品传染病检疫
Ø
集装箱、货物、废旧物
微生物、生物制品等特殊物品检疫 行李和物品检疫 邮包检疫
Ø Ø Ø
(四)检疫传染病管理
1、检疫传染病染疫人及染疫嫌疑人管理

鼠疫:潜伏期为6日 霍乱:潜伏期为5日
黄热病:潜伏期为6日
九、国境检疫的法律规定
(一)入出境检疫 Ø 入出境交通工具、人员及物品的管理 《国境卫生检疫 法》规定,入境的交通工具和人员,必须在最先到达的国 境口岸的指定地点接受检疫;出境的交通工具和人员,必 须在最后离开的国境口岸接受检疫 。 集装箱、货物、废旧物的管理 在到达口岸时
Ø
Ø
Ø Ø
特殊物品的管理
Ø 签发就诊方便卡
三、国境口岸的卫生监督和卫生处理
(一) 国境口岸的卫生监督
Ø 国境口岸的环境卫生监督
Ø 交通工具的卫生监督
Ø 食品、饮用水的卫生监督
(二) 卫生处理 Ø Ø Ø 交通工具和废旧物品的卫生处理 尸体、骸骨的卫生处理 集装箱、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的卫生处理
四、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入 境检验检疫应急处理
乙类、丙类传染病较大规模的爆发、流行或多人死亡
的;
发生罕见的或者国家已宣布消除的传染病等疫情的;
Ø
Ø
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发生临床表现相似的但致病原因不明且有蔓延
趋势或可能蔓延 趋势的群体性疾病的;
Ø 中毒人数10人以上或者中毒死亡的;
Ø
国内外发生突发事件,可能危及国境口岸的。
(二)应急处理
Ø 对现场进行临时控制,限制人员出入;对疑为人畜共患 的重要疾病疫情,禁止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与易感动物接触; Ø 对现场有关人员进行医学观察,临时隔离留验; Ø 对出人境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行李、邮包等采取 限制措施,禁止移运; Ø 封存可能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蔓延的设备、材料、物
品;
第三节
一、行政责任
消毒、除鼠、除虫的效果观察与评价;
Ø Ø
国境口岸以及国内外监测传染病疫情的收集、 整理、分析和传递; 对监测对象开展健康检查和对监测传染病病人、 疑似病人、密切接触人员的管理。
(二) 传染病监测的措施
Ø 禁止某些疾病患者入境 Ø 出示有关健康证明 填写健康申明卡、提交健康 证明 Ø 健康检查 物理检查和血清学检查
法律责任
(一)具有以下行为的,处以警告或者100元以上
5000元以下的罚款:
Ø 应当受入境检疫的船舶,不悬挂检疫信号的; Ø 入境、出境的交通工具,在入境检疫之前或者在出境检 疫之后,擅自上下人员,装卸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的;
Ø 拒绝接受检疫或者抵制卫生监督,拒不接受卫生
处理的; Ø 伪造或者涂改检疫单、证,不如实申报疫情的; Ø 瞒报携带禁止进口的微生物、人体组织、生物制
七、国境卫生检疫的范围
国境卫生检疫范围也称检疫对象,包括:
Ø Ø Ø Ø 入境、出境人员 交通工具和运输设备 行李、货物、邮包等 尸体、骸骨
八、国境卫生检疫所涉及的传染病
检疫传染病 监测传染病 鼠疫、霍乱、黄热病; 回归热、流行性斑疹伤寒、登革热、脊髓灰
质炎、疟疾以及流行性感冒为国际间监测传染病,此外, 如埃波拉--马尔保病毒病、拉沙热、军团热、传染性非 典型肺炎等也被列入严密监测之中;
六、国境卫生检疫的依据
(一)《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
国境卫生检疫法(law of frontier health quarantine inspection) 是为了防止传染病由国 外传入或者由国内传出,保护人体健康,实施国 境检疫、传染病监测和卫生监督等活动中产生的 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因此,也有人 将国境卫生检疫法称之为在国境口岸、关口实施 的传染病防治法。
品、血液及其制品或者其他可能引起传染病传播
的动物和物品的。
(二)具有以下行为的,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Ø 未经检疫的入境、出境交通工具,擅自离开检疫地点, 逃避查验的; Ø 隐瞒疫情或者伪造情节的; Ø 未经卫生检疫机关实施卫生处理,擅自排放压舱水,移
下垃圾、污物的;
Ø 未经卫生检疫机关实施卫生处理,擅自移运尸体、骸骨
2、检疫传染病染疫人及染疫嫌疑人周围环境的管理
二、传染病监测
(一)传染病监测的内容 Ø Ø 首发病例的个案调查; 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Ø
Ø Ø
传染源调查:
国境口岸内监测传染病的回顾性调查; 病原体的分离、鉴定,人群、有关动物血清学调查以及 流行病学调查;
Ø
Ø
有关动物、病媒昆虫、食品、饮用水和环境因 素的调查;
十一、卫生监督法律规定
(一) 国境口岸卫生监督
(二)交通工具的卫生监督
Ø 监督和指导有关人员对啮齿动物、病媒昆虫的消除; Ø 检查和检验食品、饮用水及其储存、供应、运输设施; Ø 监督从事食品、饮用水供应的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检 查其健康证明书; Ø 监督和检查垃圾、废物、污水、粪便、压舱水的处理。
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是指有下列行为之 一的:
逃避检疫,向国境卫生检疫机关隐瞒真实情况的; 入境的人员未经国境卫生检疫机关许可,擅自上下 交通工具,或者装卸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不听 劝阻的。
Ø
隔离 检疫传染病病人及处于其潜伏期的人,
必须立即隔离,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Ø 就地诊验或留验 检疫传染病染疫嫌疑人应当留 验,留验期限根据传染病的潜伏期确定; Ø 卫生处理 包括医学措施和卫生措施。
十、传染病监测法律规定
传染病监测 (surveilla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 是指国境卫生检疫机构对特定环境பைடு நூலகம்人群进行流行病学、 血清学、病原学、临床症状以及其他有关影响因素的调查 研究,预测有关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并采取必要 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执法活动。
Ø 是以医学等自然科学为主要手段的执法行为;
Ø 是以防止传染病传入传出,保护人体健康为目的
的执法活动。
三、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及其职责
2001 年 4月,国务院将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合并组建国家质量监督检 验检疫总局,是国务院主管国境卫生检疫的行政 部门。
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行垂直管理,负责
对出入境人员、运输工具、行李、货物等进行疾
病检查与处理等。
国境卫生检疫机关的职责:
Ø
Ø Ø
执行《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 有关卫生法规;
及时收集、整理、报告国际和国境口岸传染病 的发生、流行和终息情况; 对国境口岸的卫生状况实施卫生监督,对入境、 出境的交通工具、人员、集装箱、尸体、骸骨以 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件等实 施检疫查验、传染病监测、卫生监督和卫生处理;
Ø 对入境、出境的微生物、生物制品、人体组 织、血液及其制品等特殊物品以及能传播人类传 染病的动物实施卫生检疫; Ø 对入境、出境人员进行预防接种、健康检查、医 疗服务、国际旅行健康咨询和卫生宣传;
Ø 签发卫生检疫证件; Ø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开展科学实验; Ø 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其他工作。
Ø 根据入境、出境的方向,国境卫生检疫可分为:入境检疫 和出境检疫; Ø 根据实施检疫的国境口岸的地理位置,国境卫生检疫可分 为:海港检疫、航空检疫和陆地边境检疫。
二、国境卫生检疫的特征:
Ø 对内是行政执法活动,对外是维护主权的国家行 为; Ø 主体是法律授权的国境卫生检疫机关; Ø 是以国境口岸为依托进行的行政执法行为;
第二节
• • • •
国境卫生检疫内容
一、入出境检疫 二、传染病监测 三、国境口岸的卫生监督和卫生处理 四、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入境检验检疫应急处 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