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知识结构梳理:(一)、原子结构的演变: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古代原子学说→道尔顿原子模型→汤姆孙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电子云模型。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8年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的理论模型。

他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点:①原子都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葡萄干布丁模型:1904年汤姆生在发现电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汤姆生认为:①电子是平均的分布在整个原子上的,就如同散布在一个均匀的正电荷的海洋之中,它们的负电荷与那些正电荷相互抵消。

②在受到激发时,电子会离开原子,产生阴极射线。

卢瑟福核式模型:1911年以经典电磁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卢瑟福行星模型主要内容有:①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②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③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空间进行绕核运动。

卢瑟福的原子结构理论遇到的问题: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和经典的电磁学观点,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电子一定会自动且连续地辐射能量,其光谱应是连续光谱而不应是线状光谱。

那么,氢原子的光谱为什么是线性光谱而不是连续光谱呢?(氢原子从一个电子层跃迁到另一个电子层时,吸收或释放一定的能量,就会吸收或释放一定波长的光,所以得到线状光谱)波尔的轨道模型:1913年为了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这一事实,玻尔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是:①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不辐射能量;②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E),轨道能量值依n(1,2,3,...)的增大而升高。

而不同的轨道则分别被命名为K(n=1)、L(n=2)、M(n=3)、N(n=4)、O(n=5)、P(n=6)。

(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③当且仅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

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并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光谱。

2、基态:电子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称为基态。

激发态:电子能量处于高于基态的状态,称为激发态。

基态原子和激发态原子的相互转化:基态原子吸收能量激发态原子;激发态原子释放能量基态原子【例题精讲】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A.只有③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D.①②③2、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同其他科学事实一样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下列关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中,正确的是()A.汤姆逊原子模型→道尔顿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B.汤姆逊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道尔顿原子模型C.道尔顿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汤姆逊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D.道尔顿原子模型→汤姆逊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3、光谱技术是人们在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尤其是微观粒子的结构的过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术。

原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是线状的而不是连续的,其根本原因在于()A.原子中电子能量的高低不同B.外界条件的影响C.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D.原子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4、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光谱仪得到氢原子光谱,实验证明该光谱为线状光谱,该光谱的发现在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根据它产生了()A.卢瑟福核式原子模型B.汤姆逊“葡萄干布丁”模型C.玻尔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D.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5、首次将量子化概念应用到原子结构,并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爱因斯坦C.玻尔D.普朗克6、玻尔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电子能量的“量子化”,即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变化的,下列实验中能证明该观点的是()A.线状光谱B.连续光谱C.粒子的散射实验D.电子脱离原子实验(二)、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1、原子轨道:量子力学中单个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称为原子轨道。

每个原子轨道可由三个只能取整数的量子数n、l 、m共同描述。

2、四个量子数:n、l 、m、m s①主量子数n: 描述电子离核的远近.(n 所表示的运动状态称为电子层)n取值为正整数1,2,3,4,5,6…对应符号为K,L,M,N,O,P…②角量子数l : 描述(电子云)原子轨道的形状.l 取值为0,1,2,3…(n-1).共n个数值.符号为s,p,d, f 等.若电子n、l 的相同,则电子的能量相同。

在一个电子层中,l 的取值有多少个,表示电子层有多少个不同的能级.③磁量子数m:描述磁场中原子轨道的能量状态m可以取0、±1、±2 …±l共(2l +1) 个数值.如l = 0, m只可以取0,对应的谱线只有一条.如l = 1, m可以取0, ±1,对应的谱线有三条.n、l 、m确定,原子轨道就确定了.④自旋量子数m s:描述在能量完全相同时电子运动的特殊状态(简称为电子自旋状态).处于同轨道上的电子的自旋状态只有两种:分别用ms =+1/2(通常用符号↑表示).ms= -1/2 (通常用符号↓表示).小结:决定电子能量的量子数是:n、l描述原子轨道的量子数是:n、l、m.描述电子运动的量子数是:n、l、m 、m s.n、l、m 、m s的取值与原子轨道数,可容纳的电子数的关系:每层的能级数= 电子层数(n)每层的轨道数= 电子层数的平方( n2 )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2 ×电子层数的平方( 2n2 )多电子原子中四个量子数的关系为n>l>=m , m s = ±1/2量子数和原子轨道的关系:n l m 原子轨道m s取值符号取值符号取值符号取值1 K 0 s 0 1s ±1/22 L 0 s 0 2s ±1/21 p 0, ±1 2p x ;2p y ;2p z±1/23 M 0 s 0 3s ±1/21 p 0, ±1 3p x3p y3p z±1/22 d0, ±1±23d xy3d yz3d xz3d x2-y23d z2±1/23、能层与能级:能层: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对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按能量的差异将其分成不同的能层(n) 。

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可将核外电子分层不同的能层。

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为2n2个。

离核越近的能层能量越低。

能级:对于同一能层里能量不同的电子,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l);能级类型的种类数与能层数相对应;同一能层里,能级的能量按s、p、d、f的顺序升高,即E(s)<E(p)<E(d)<E(f)。

各能层所包含的能级类型及各能层、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见下表:能层(n) 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K L M N O P Q能级(l)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最多电子数2 2 6 2 6 10 2 6 10 14 2 ………2 8 18 32 ……2n2①、每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ns、np、nd、nf……②、任一能层,能级数=能层序数③、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4、电子云和原子轨道:(1)电子运动的特点:①质量极小②运动空间极小③极高速运动。

因此,电子运动来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描述,只能用统计的观点来描述。

我们不可能像描述宏观运动物体那样,确定一定状态的核外电子在某个时刻处于原子核外空间如何,而只能确定它在原子核外各处出现的概率。

通常用小圆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概率的大小。

点密集的地方,表示电子在那里出现的概率大;点稀疏的地方,表示电子在那里出现的概率小。

概率分布图看起来像一片云雾,因而被形象地称作电子云。

常把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圈出来,人们把这种电子云轮廓图成为原子轨道。

S电子的原子轨道是球形的,能层序数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

这是由于1s,2s,3s……电子的能量依次增高,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大,电子云越来越向更大的空间扩展。

P的原子轨道是纺锤形的,每个P能级有3个轨道,它们互相垂直,分别以P x、P y、P z为符号。

P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也随能层序数增大而增大。

n d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n f能级各有7个原子轨道。

5、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①、相同的电子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ns<np<nd<nf;②、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1s<2s<3s<4s③、电子层和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的能量相等,如2p x ; 2p y ; 2p z【例题精讲】1、下列各电子层,不包含d能级的是()。

A. N电子层B. M电子层C. O电子层D. K电子层2.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5的是()。

A.s能级B.p能级C.d能级D.f能级3.下列几组量子数能够同时存在的是()。

A. 3、2、2、-1/2B. 3、0、-1、+1/2C. 2、2、2、 2D. 1、0、0、04.下列电子层中,原子轨道的数目为4的是()A.K层B.L层C.M层D.N层5.如果每个轨道只能容纳2个电子,那么L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 ) A.3个B.8个C.9个D.18个6.P轨道电子云形状正确的是()。

A.球形对称B.圆形对称C.极大值在x、y、z轴上的纺锤形D.互相垂直的花瓣形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原子轨道上只能有一个电子B.处在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运动状态完全相同C.处在同一电子层上的电子(基态)能量一定相同D.处在同一能级中的电子(基态)能量一定相同8、下列关于氢原子电子云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黑点密度大的区域电子的数目大B.黑点密度大的区域电子出现的概率大C.该图表达了电子呈球形的客观事实D.该图表达的是氢原子所特有的原子云9、以下各能级能否存在?如果能存在,各包含多少轨道?(1)2s (2)2d (3)4p (4)5d课后练习:1.下列关于电子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子云是描述核外某空间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的概念;B 电子云是│Ψ│2的数学图形;C 电子云有多种图形,黑点图只是其中一种;D电子就象云雾一样在原子核周围运动,故称为电子云.2.P轨道电子云形状正确叙述为( )A 球形对称;B 对顶双球;C 极大值在X.Y.Z轴上的双梨形;D 互相垂直的梅花瓣形.3.描述一确定的原子轨道(即一个空间运动状态),需用以下参数( )D 只需nA n.lB n.l.mC n.l.m.ms4.n=4时m的最大取值为( )A 4B ±4C 3D 05.2p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有( )A 1.2B 0.1.2C 1.2.3D 0.+1.-16.原子中电子的描述不可能的量子数组合是( )A 1.0.0.+½B 3.1.1.-½C 2.2.0.-½D 4.3.-3.-½7、玻尔理论不能解释()A.H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B.在一给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的核外电子不发射能量----电磁波C.H原子的可见光区谱线D.H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8、2p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有( )A. 1.2B. 0.1.2C. 1.2.3D. 0.+1.-19、描述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量子数组合是( )A. n.lB. n.l.mC. n.l.m.m sD. n.l.m s10、n.l.m确定后,仍不能确定该量子数组合所描述的原子轨道的( )A. 数目B. 形状C. 能量D. 所填充的电子数目11\对于原子中的电子,下面哪些量子数组是容许的?( )A. n=3,l=1,m=-1B. n=3,l=1,m=2C. n=2,l=2,m=-1D. n=4,l=-2,m=112、关于下列对四个量子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的自旋量子数是½,在某一个轨道中有两个电子,所以总自旋量子数是1或是0;B. 磁量子数m=0的轨道都是球形的轨道;C. 角量子数l的可能取值是从0到n的正整数;D. 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决定于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13、在主量子数为4的电子层中,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 )A. 18B. 24C. 32D. 3614、多电子原子中,在主量子数为n,角量子数为l的分层上,原子轨道数为( )A. 2l+1B. n-1C. n-l+1D. 2l-115、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主量子数n决定原子轨道的能量;B.主量子数n是决定原子轨道能量的主要因素;C. 主量子数n值愈大,轨道能量正值愈大;D. 主量子数n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