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面处理工艺守则

表面处理工艺守则

受控号Q/GRSX-JW-012-2014南京国睿三信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表面处理工艺守则》本规范依据GB/T-8923,GB/T-18838,GBT4054-2008,SJ/T10674-1995等相关标准结合本公司的产品特点制定实施。

编制朱春桃日期2014.7.18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状态Q/GRSX-JW-012-2014日期A二○一四年七月十八日发布二○一四年七月二十日实施受控号Q/GRSX-JW-012-2014相关变更内容及细节日期版本变更章节变更内容备注2014年7月18日A创建创建受控号Q/GRSX-JW-012-2014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表面喷砂喷锌及油漆的基本规则,规定了油漆处理的各种涂漆要求及所需涂漆材料和操作工艺,本规范适用于本企业各种产品的油漆处理,产品的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时,应执行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的规定。

2.规范引用文件GB/T8923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GB/T18838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用金属磨料的技术要求GB7692-2012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6514-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T3181-2008漆膜颜色标准SJ/T10674-1995涂料涂覆通用技术条件GBT4054-2008涂料涂覆标记ALSC28-2002表面处理手册(十四所)QZ/AL2039-2012室外(Ⅰ)型表面涂覆生产外协通用要求(十四所)QZ/AL2038-2012热喷锌(铝)生产外协通用要求(十四所)GBT9793-2012热喷涂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锌、铝及其合金3,涂层表面(环境)分类及涂层系统的组成和表示方法3.1涂覆表面(环境)分类3.1.1Ⅰ型(暴露)表面Ⅰ型表面指设备处于工作或行进状态时暴露于自然环境的表面,或虽未暴露于自然环境,但会说到各种气候因素直接作用的表面。

气候因素包括极端温度、极端湿度、雨、冰雹、雪、雨雪、含盐大气、工业大气、日光直接照射、尘埃、风沙等。

3.1.2Ⅱ型(遮蔽)表面Ⅱ型表面指设备工作时不暴露于自然环境,且不会受到雨、冰雹、雪、雨雪的直接作用、日光直接照射和风沙直接作用的表面。

3.2涂层系统的组成和表示方法根据标准GBT4054-2008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制品表面涂料涂覆标记的方法3.2.1涂层系统的基本组成受控号Q/GRSX-JW-012-2014本部分规定的涂层系统由底漆和面漆组成。

其中面漆又由颜色、涂料型号(或名称)与涂层外观等级组成,每部分之间以“●”分开。

●●●使用外观条件外观等级涂料颜色(代号)、型号(名称)涂覆符号3.2.1.1涂覆符号用“涂”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T”表示。

3.2.1.2涂料颜色(代号)、型号(名称)一般是指面层涂料。

3.2.1.3外观等级分为四级,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分别表示,外观等级见下表1:表1外观等级(根据标准GB/T4054-2008)等级代号特征一级Ⅰa)涂膜表面丰满、光亮(无光、半光涂料除外)、平整、光滑、色泽一致,美观,几何形状修饰精细。

基本无机械杂质,无修整痕迹及其他缺陷,美术涂覆还应纹理清晰、分布均匀、特征突出,具有强烈的美术效果。

b)用于高级精饰要求的制品涂覆二级Ⅱa)涂膜基本平整、光滑。

色泽基本一致,几何形状修饰较好,机械杂质较少,无显著的修整痕迹及其他缺陷,无影响防护性能的瑕疵,美术涂覆还应纹理清晰,分布比较均匀、具有美术特点。

b)用于装饰要求较高的制品涂覆三级Ⅲa)涂膜完整、色泽无显著的差异。

表面允许有少量细小的机械杂质、修整痕迹及其他缺陷。

无影响防护性能的瑕疵。

美术涂覆还应具有美术特点。

b)用于装饰性要求一般的制品涂覆四级Ⅳa)涂膜完整。

允许有不影响防护性能的缺陷。

b)用于无装饰性要求的制品涂覆详细的涂层外观要求根据标准SJ/T10674-1995《涂料涂覆通用技术条件》中,表3、表4、表5中的描述及其他。

受控号Q/GRSX-JW-012-2014 3.2.1.4使用环境条件分为一般、恶劣、海洋、特殊等四种,用汉语拼音字母Y、E、H、T分别表示。

使用环境条件见表2:表2使用环境条件(根据标准GB/T4054-2008)等级代号特征一般Y a)温度在-40℃~+55℃;b)当温度高于30℃时,相对湿度不超过90%;当相对湿度超过90%时,温度低于30℃;c)不受雨、雪、海水等的直接影响,没有或仅有少量工业气体、海雾及日照影响的工作环境。

如:在机房或试验室(化学试验室除外)内的工作环境;在室外条件下,不受雨、雪、海雾日照等的直接影响的工作环境等恶劣E a)温度在+55℃~+85℃之间,或-40℃~+55℃之间,或-40℃~+55℃之间温差剧变的条件;b)相对湿度可达90%以上,同时温度高于30℃;c)受雨、雪、风沙、日照等直接影响的工作环境。

如:在室外暴露条件下的工作环境等海洋H受海水的直接影响或处于海洋气候条件下的工作环境。

如:在海水中或舰船甲板上的工作环境等特殊T a)直接受水(特别是高温水)的连续或周期性影响;b)有酸、碱溶液或酸性、碱性气体的直接影响;c)有+80℃~+155℃高温的连续影响或+155℃以上高温的直接影响,或者-55℃以下低温的直接影响;d)有电弧和放电的短期影响;e)有射线辐照影响的特殊工作环境,如:1)耐水涂覆;2)耐酸、耐碱涂覆;3)耐油和汽油涂覆;4)耐高温、耐低温涂覆;5)绝缘涂覆;6)防辐照涂覆;7)其他特殊作用的涂覆等具体相关环境的描述根据标准SJ/T10674-1995《涂料涂覆通用技术条件》中,表6、表7、表8对相应环境下耐湿热型、耐水性和耐腐蚀性等的要求及其他。

3.2.1.5涂覆标记顺序及示例涂覆排列顺序如下:受控号Q/GRSX-JW-012-2014 T●底漆●(颜色)面漆●外观等级(美术要求)标记示例:例1;使用于一般环境条件下的制品,表面涂深绿色(G05)A04-9氨基烘干磁漆,并按Ⅲ级外观等级加工,标记:T●深绿A04-9●Ⅲ●Y例2;使用恶劣条件下的制品,内、外表面均涂奶油色(Y03)B04-9丙烯酸磁漆,用B01-3丙烯酸清漆罩光,并按Ⅱ级外观等级加工。

前处理采用电化学氧化后铬酸盐封闭,并必须表示时,标记:Et●O●Cs/T●白B04-9/B01-3●Ⅱ●E4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及处理等级4.1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4.1.1锈蚀等级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分别以A,B,C和D四个锈蚀等级表示,文字表述如下:A,大面积覆盖着氧化皮面几乎没有铁锈的钢材表面;B,已发生锈蚀,并且氧化皮已开始剥落的钢材表面;C,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剥落,或者可以刮除,并且在正常视力观察下可见轻微点蚀的钢材表面;D,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剥落,并且在正常视力观察下可见普遍发生点蚀的钢材表面4.1.2处理等级每一处理等级用代表相应处理方法类型的字母“Sa”、“St”或“F1”表示4.1.2.1喷射清理(Sa)对喷射清理的表面处理,用字母“Sa”表示,相应的等级及处理方法见标准GBT-8923.1《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中表1描述。

4.1.2.2手工和动力工具清理(St)对手工和动力工具清理,例如:刮、手工刷、机械刷和打磨等表面处理,用字母“St”表示,手工和动力工具清理前,应铲除全部厚锈层,可见的油脂和污物也应该清楚,手工和动力工具清理后,应清除表面的浮灰和碎屑。

手动和动力工具清理等级见标准GBT-8923.1《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中表2描述。

4.1.2.3火焰清理(F1)对火焰清理表面处理用字母“F1”表示,火焰清理前,应铲除全部厚锈层,火焰清理后应受控号Q/GRSX-JW-012-2014用动力钢丝刷清理,火焰清理要求如下:在不放大的情况下观察时,表面应无氧化皮、铁锈、涂层和外来杂质,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为表面变色(不同颜色的阴影),见标准GBT-8923.1《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中表3描述及其他。

4.2焊缝、边缘和其他区域的表面缺陷处理等级钢材表面焊缝、边缘和其他地区的表面缺陷,这些缺陷在喷射前后可能存在并可见,此类缺陷分类如下:焊缝、边缘、一般表面。

其处理等级共分为三种;P1--轻度处理:在涂覆涂料前不需要处理或仅进行最少程度的处理;P2--彻底处理:大部分缺陷已被清除;P3--非常彻底清理:表面无重大的可见缺陷。

这种重大的缺陷更适合的处理方法应依据特定的施工工艺。

相关处理等级要求见标准GBT-8923.3《焊缝、边缘和其他区域的表面缺陷处理等级》中表1规定的要求。

4.3已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局部清除原有涂层后的处理等级此部分处理等级要求与4.1.2相似,每一处理等级用代表相应处理方法类型的字母“P Sa”、“PSt”或“P Ma”表示,详细相关要求见标准GBT-8923.3《已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局部清除原有涂层后的处理等级》中相关要求。

4.4其他相关标准要求及表示方法见文件ALSC28-2002《表面处理手册》(十四所)5喷砂喷锌及涂覆涂料工艺规范5.1待涂工件表面预处理及要求5.1.1送交承制方的工件应与图纸相符,并且有上道工序的合格证明,工件不应有碰伤和变形,表面不允许有影响装饰或防护质量的毛刺、凸瘤、凹陷、孔洞、型砂、焊渣及焊接飞溅物等缺陷要符合焊缝、边缘和其他区域的表面缺陷处理等级要求。

必要时留存交接记录。

5.1.2根据图纸及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方式如“Sa”、“St”或“F1”等,如要求采用喷射清理根据GB/T-18838《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用金属磨料的技术要求》及其他要求选择适当的磨料采用喷砂的方式(无论哪种要求类型的磨料都应该清洁、干燥,无污染,用于喷砂处理的压缩空气也应该清洁、干燥,以免污染磨料和待喷涂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达到充分的清洁和粗化的目的,喷砂应连续进行直至工件表面达到ISO8501-1/GBT-8923.1标准中规定的符合工艺受控号Q/GRSX-JW-012-2014要求的喷射清理等级要求(一般要求Sa3),喷涂前工件表面应干燥,无灰尘、油脂、氧化皮、铁锈及其他污物。

5.2热喷涂要求5.2.1热喷涂层材料热喷涂用的锌、铝及其合金材料应符合ISO14919的要求,尤其是:Zn99.99,应符合ISO14919:2001中2.1的要求;ZnAl15,应符合ISO14919:2001中2.3的要求;Al99.5,应符合ISO14919:2001中3.2的要求;AlMg5,应符合ISO14919:2001中3.3的要求;5.2.2待喷涂的时间间隔及喷涂环境要求5.2.2.1热喷涂应在工件表面去油及喷砂处理后尽快进行,最长间隔时间不超过4小时;雨天、潮湿、盐雾或含硫的气候环境下,其停留时间不得超过2h,当待喷涂工件表面处于凝露状态下,不能进行喷涂,为避免涂层起泡,待喷涂工件表面的温度应保持在至少比露点温度高3℃以上(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叫露点温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