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面处理工艺规程

表面处理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文件编号:HD/GYGC2015-019工艺类别:表面处理(通用)编制:校对: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凌海航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目录1. 总体要求........................................................ (2)2. 目的........................................................ .. (2)3. 适用范围........................................................ (2)4. 产品概述........................................................ (3)5. 依据........................................................ .. (3)6. 工序级别定义........................................................ . (3)7. 所用主要设备........................................................ (3)8. 工艺流程........................................................ (3)9. 检验定义........................................................ (3)10. 工作记录........................................................ . (3)11. 具体工艺要求........................................................ .. (4)12. 工艺重要关联与补充........................................................ .. (6)附录《生产工艺&过程检验卡》(PM-QCP-006-01)——表面处理1.总体要求本工艺除喷漆工艺外,基本为外委专业厂家来完成。

执行此工序过程中,要求外委厂家要密切配合、支持本公司各级检验员的工作,尊重其检验结果,执行质控部对质量问题的纠正、返修裁断。

服从MRB对重大质量问题的审核及处理结果。

公司内部的生产工序的现场中,该产品/零部件的有效/受控图纸及详实记录的《生产工艺&过程检验卡》(PM-QCP-006-01)、《产品检验记录卡》(PM-QCP-006-03)、《产品终检检验卡》( PM-QCP-006-04)等追溯性文件同时存在,必须做到图、物、卡同步存在或转序。

2. 目的使生产厂家或本公司生产操作者,在本规程的指导下,正确、高效地生产出合格产品。

为了实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为了合理利用原辅材料、设备、人员和生产时间。

为了使公司管理规范化,使生产中的“人、机、料、法、环”得到统筹、合理安排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小内耗、提高效益。

3.适用范围:金属及塑料产品的表面防腐处理。

金属或塑料产品的表面颜色处理。

塑料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微小瑕疵弥补性纠正。

电镀、电泳、镀锌、金属表面着色、煮黑、喷涂、阳极化、烤漆等工序,因本公司涉及到上述工序的产品虽有但较少,故外委专业厂家。

4. 产品综述金属或塑料单一材料的产品。

由金属和塑料材料共同组成的复杂材料的产品。

5. 依据《生产任务单》、《检验规程》、受控/有效图纸、经技术确认的样品或等效的技术文件。

6.工序级别定义:A级:组装类工序。

B级:零部件或分件生产工序。

7.所用主要设备因本表面处理工序基本外协,故此处省略。

8. 工艺流程表面修整——清洁——喷砂——镀层/煮黑/阳极化/喷漆——风干——转序/包装入库9. 检验定义自检:由操作者在生产操作过程中自行检验。

专检:由专职检验员检验即车间检验员、总检检验。

10. 工作记录直接性记录《领料单》《生产工艺&过程检验卡》(PM-QCP-006-01)《产品检验记录卡》( PM-QCP-006-03)《产品终检检验卡》( PM-QCP-006-04)《入库单》《出库单》间接性记录《样品样件台账》( PM-ECP-011)《文件收发登记本》(PM-ECP-010-01)《产品报废申请单》(PM-PCP-024-01)《产品报废台账》(PM-PCP-024-02)11. 具体工艺要求(见下表)注:N/A是英语“不适用”(Not applicable)等类似单词的缩写。

12. 工艺重要关联与补充金属表面处理种类简介电镀、电泳和镀锌名称解释:A) 电镀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

为排除其它阳离子的干扰,且使镀层均匀、牢固,需用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以保持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不变。

电镀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

电镀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的金属)、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润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

B) 电泳电泳是电泳涂料在阴阳两极,施加于电压作用下,带电荷涂料离子移动到阴极,并与阴极表面所产生之碱性作用形成不溶解物,沉积于工件表面。

电泳表面处理工艺的特点:电泳漆膜具有涂层丰满、均匀、平整、光滑的优点,电泳漆膜的硬度、附着力、耐腐、冲击性能、渗透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涂装工艺。

电泳工艺优于其他涂装工艺。

C) 镀锌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

现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热镀锌。

电镀与电泳的区别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电泳:溶液中带电粒子(离子)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

溶液中带电粒子(离子)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

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

电泳又名——电着(着),泳漆,电沉积。

发黑钢制件的表面发黑处理,也有被称之为发蓝的。

其原理是将钢铁制品表面迅速氧化,使之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提高钢件的防锈能力。

发黑处理现在常用的方法有传统的碱性加温发黑和出现较晚的常温发黑两种。

但常温发黑工艺对于低碳钢的效果不太好。

A3钢用碱性发黑好一些。

在高温下(约550℃)氧化成的四氧化三铁呈天蓝色,故称发蓝处理。

在低温下(约 3 50℃)形成的四氧化三铁呈暗黑色,故称发黑处理。

在兵器制造中,常用的是发蓝处理;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是发黑处理。

采用碱性氧化法或酸性氧化法;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以防止金属表面被腐蚀,此处理过程称为“发蓝”。

黑色金属表面经“发蓝”处理后所形成的氧化膜,其外层主要是四氧化三铁,内层为氧化亚铁。

发蓝(发黑)的操作流程:工件装夹→去油→清洗→酸洗→清洗→氧化→清洗→皂化→热水煮洗→检查。

所谓皂化,是用肥皂水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浸泡工件。

目的是形成一层硬脂酸铁薄膜,以提高工件的抗腐蚀能力。

金属表面着色金属表面着色,顾名思义就是给金属表面“涂”上颜色,改变其单一的、冰冷的金属色泽,代之以五颜六色,满足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

给金属着色后一般都增加了防腐能力,有的还增加了抗磨能力。

但表面彩色技术主要的应用还在装饰领域,即用来美化生活,美化社会。

喷砂喷砂是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海南砂)高速喷射到需要处理的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外表面的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由于磨料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的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使工件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因此提高了工件的抗疲劳性,增加了它和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延长了涂膜的耐久性,也有利于涂料的流平和装饰。

喷砂工艺与其它清理工艺(如酸洗,工具清理)相比有以下特点:一)、喷砂处理是最彻底、最通用、最迅速、效率最高的清理方法。

二)、喷砂处理可以在不同粗糙度之间任意选择,而其它工艺是没办法实现这一点的。

手工打磨可以打出毛面但速度太慢,化学溶剂清理则清理表面过于光滑不利于涂层粘接。

A. 喷丸的特点:1)、清理的灵活性大。

容易清理复杂工件的内外表面和管件的内壁;并且不受场地的限制,可以将其移至到特大型工件附近进行清理。

2)、设备结构简单,整机投资少,易损件少,维修费用低。

3)、消耗能量大,必须配备大功率的空压站4)、清理表面易有潮气,容易生绣。

5)、清理效率低,操作人员多,劳动强度大。

B. 抛丸的特点:1)、灵活性差。

受场地的限制,清理工件有些盲目性,在工件内卫表面易产生清理不到的死角.2) 、不用压缩空气加速弹丸,不必设臵大功率的空压站,3)、清理表面不易有潮气,不容易生绣。

4)、设备结构比较复杂,易损件多,特别是叶片等零件,维修工时多,费用高。

5)、清理效率高,费用低,操作人员少,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喷丸喷丸shot peening 。

用喷丸进行表面处理,打击力大,清理效果明显。

但喷丸对薄板工件的处理,容易使工件变形,且钢丸打击到工件表面(无论抛丸或喷丸)使金属基材产生变形,由于Fe3O4和Fe2O3没有塑性,破碎后剥离,而油膜与基材一同变形,所以对带有油污的工件,抛丸、喷丸无法彻底清除油污。

在现有的工件表面处理方法中,清理效果最佳的还数喷砂清理。

喷砂适用于工件表面要求较高的清理。

但是我国目前通用喷砂设备中多由铰龙、刮板、斗式提升机等原始笨重输砂机械组成。

喷丸与抛丸的区别喷丸使用高压风或压缩空气作动力,而抛丸一般为高速旋转的飞轮将钢砂高速抛射出去。

抛丸效率高,但会有死角,而喷丸比较灵活,但动力消耗大。

两种工艺虽喷射动力和方式不同,但都是高速冲击工件为目的,其效果也基本相同,相比而言,喷丸比较精细,容易控制精度,但效率不及抛丸之高,适形状复杂的小型工件,抛丸比较经济实用,容易控制效率和成本,可以控制丸料的粒度来控制喷射效果,但会有死角,适合于形面单一的工件批量加工.两种工艺的选用主要取决工件的形状和加工效率。

喷丸与喷砂的区别喷丸与喷砂都是使用高压风或压缩空气作动力,将其高速的吹出去冲击工件表面达到清理效果,但选择的介质不同,效果也不相同.喷砂处理后,工件表面污物被清除掉,工件表面被微量破坏,表面积大幅增加,从而增加了工件与涂/镀层的结合强度.经过喷砂处理的工件表面为金属本色,但是由于表面为毛糙面,光线被折射掉,故没有金属光泽,为发暗表面.喷丸处理后,工件表面污物被清除掉,工件表面被微量而不被破坏,表面积有所增加.由于加工过程中,工件表面没有被破坏,加工时产生的多余能量就会引会工件基体的表面强化.经过喷丸处理的工件表面也为金属本色,但是由于表面为球状面,光线部分被折射掉,故工件加工为亚光效果.钝化名称解释其钝化的机理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牢固地吸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