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

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


作品欣赏 。。。。。。
爱的展示 毕卡比亚 1917
毕卡比亚 眼睛
毕卡比亚 羽毛 1921
阿尔普 《榔头花》
阿尔普 《山、桌、锚、肚 脐》
阿尔普 《有翼的实体》
马赛尔-杜尚 1919
杜尚 《走下楼梯的裸女》 1911
巧克力研磨器2 号 杜尚 1914
杜尚 《新娘》 1912
杜尚 《从处女到新 娘》
超现实主义
电影
主张与特点:把文学上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于电影创 作,电影的照相本性和蒙太奇对列是其最理想的表现手段。西 方电影研究家倾向于把对变态心理、潜在的性冲动、无理性行 为等的描写归结为超现实主义在故事片中的表现。公然反对叙 事体。 发展历程: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的主要倾向,后来又成为 美国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的重要一翼。 人物与作品:杜拉克的《贝壳和僧侣》是公认第一部超现实主 义影片,但更受重视的则是路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 和《黄金时代》。另有尤金尤涅斯库的《犀牛》和塞缪尔贝 克特的《等待戈多》,也明显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
马塞尔·杜尚
纽约达达主义的团体的核 心人物。 他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 艺术的进程。 二战后的西方艺术,主要 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行 进的。 作品有《下楼的裸女》, 《泉》,《带胡须的蒙娜 丽莎》、《自行车轮》等。
达达主义
Marcel Duchamp,1887--1968
影响
达达主义
它终究是一个很不稳定的文艺思潮。 其艺术理念不具任何建设性,无法长久。 使20世纪大量的现代及后现代流派得以 催生并长足发展。 达达主义运动影响了包括义
达达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 资产阶级的文艺流派。 源于法语"达达"(dada),意为空灵、糊 涂、无所谓; 宣称:艺术伤口应象炮弹一样,将人打死 之后,还得焚尸、销魂灭迹才好;人类不 应该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主张否 定一切,破坏一切,打倒一切。
特点
达达主义
(1 )虚无主义 (2)破坏一切 (3)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 俗成的艺术 标准、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 而做的境界 口号:破坏就是创造
超现实主义
绘画
主张和特点:情景奇异怪诞,与现实格格不入,却具有超越 时间和空间的永恒感,隐喻着人和宇宙破裂却又相互联系的 矛盾,充分体现了“反常合道”的艺术魅力。依靠具象表现 形式与抽象画面情景的巧妙嵌合,构成虚实相交的境界,从 而提供追寻艺术家个体感受的信息。 创作技法:拼贴、滴画、擦印、刷除、烟熏、泼洒、涂鸦、 视觉错位、画此言彼。只要能表达思想,技法不限,通常是 丑化而非美化 人物与作品:萨尔瓦多达利的《记忆的永恒》、雷尼马格利 特的《天降》、胡安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另有安德 烈马松,曼瑞,乔治德基里柯,马克思恩斯特等也是著名 的超现实主义画家。
杜尚 《自画像》
施维特斯 《镜子》
豪斯曼 《时代精神》
豪斯曼 《艺术家的肖像》
汉娜-赫西 漂亮小姐 1920
乔治-格罗 兹 共和国自动 机 1920
乔治-格罗 兹 大都会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承与发展。
简介
超现实主义源于法语surrealism。它是对达达主义的继
理论根据是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致力于通过人类的 潜意识心来反映生活。 超现实主义主张通过梦境、幻觉等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 的形象世界,认为这样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反 映客观事实。“超现实”就是“比真实更真实”。
超现实主义
思想来源 1、弗洛伊德 2、达达主义 3、共产主义
布勒东思想
核心思想
1、绝对的自由,不受理性、 美学、习俗道德、社会制 度等种种现实压抑性力量 的控制。 2、指向“生活的主要问 题”,即“为了革命而保 持艺术的独立性,为彻底 解放艺术而搞革命”。
超现实主义
文学
主张与特点:打破一切传统、道德与逻辑,强调潜意识与梦幻,提倡 巧合与自动写作,常用“黑色幽默”。 创作方法:在咖啡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寻找、搜集人的思维的原始 状态,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 发展历程:1921年布勒东等打出“超现实主义”旗号。1924年正式成 立小组,发表宣言。由此至1930年为极盛时期。 二战期间,运动中心移往纽约,战后重回巴黎。 1969年让·许斯特在《世界报》发表《第四章》,宣告结束。 人物与作品:安德烈·布勒东为领袖人物,代表作为小说《娜迦》。 法国圣-琼·佩斯,长诗《阿纳巴斯》。勒内·夏尔,《没有主人的铁 锤》。 英国大卫·盖斯科因和希腊奥德修斯·埃利蒂斯也是杰出代表。 超现实主义文学主要成就在诗歌领域。
超现实主义
现状
超现实主义运动虽然已经结束,其表现形式在今天还是比 比皆是,已成为现代文化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喜剧都会采用一些荒谬怪诞的情景,在幽默笑话时尚 设计和广告领域也常能看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子。 超现实主义者常会提出一些尖锐而玄妙的问题,比如,什 么是意识和潜意识,什么区分了人与机器,等等。 虽然现代艺术已不再关注这些问题,但科学仍在这条道路 上不断探索……
马格利特·《天降》
比之达利, 马格利特的 画面更具平 和的氛围。 画面中从天 而降的人透 出一种静止 的漂浮状态, 好像贴上的 一样。通过 这种奇妙的组合,画面中的事物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诗人 在完全的静默与轻松中体验到淡淡的、空静的诗意。
米罗·《人投鸟一石子》
米罗的画面非常抽 象:蓝和黄把画面 分割开来,画的右 前方立着由夸张而 流畅的曲线构成的 奇特的人,左后方 是一只鸟,石子在 画面上留下了运动 的轨迹。黄色沙滩 隐喻了乳房和性器 官,这是画家对情 欲——生命原动力 的幽默赞美。
杜尚《大玻璃》 1916
杜尚 《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1917
《泉》
1917年 1917年2月纽约独立美展 展出,引起轰动。 展出,引起轰动。 杜尚说:“这件《泉》是 这件《 否我亲手制成无关紧要。 否我亲手制成无关紧要。是我 选择了它, 选择了它,选择了一件普通生 活用具,予它以新的标题, 活用具,予它以新的标题,使 人们从新的角度去看它, 人们从新的角度去看它,它原 有的实用意义就丧失殆尽,却 有的实用意义就丧失殆尽, 获得了一个新的内容” 获得了一个新的内容”。这件 作品的意义在于将生活中现成 品提高到艺术品的高度加以肯 定,它标志着生活和艺术的界 限被取消,生活就是艺术, 限被取消,生活就是艺术,为 后来的波普艺术开了先河。 后来的波普艺术开了先河。
超现实主义
兴起
一战之后,经历过战争的狂乱的青年陷入了一种对现实 的恐慌与逃避状态。时代呼唤一种全新的理想来解救人 类,超现实主义便应运而生了。 法国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格林的直觉主义与奥地利 精神病理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奠定了 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和理论基础。 理论上的发起者是两位作家,安德烈布勒东和纪尧姆阿 波利奈尔。后者首用“超现实”一词,它本是哲学术语, 原称“超自然主义”。1924年,布勒东发表了第一篇超 现实主义宣言,对这场运动做了纲领性的引导和阐释。
完。谢谢。
代表人物
达达主义
1914~1915年,一战爆发,许多画家逃避到瑞士: 汉斯-李斯特、马赛尔-杨科、汉斯-阿尔普等。 1917年,随着战争结束,达达艺术传遍各国。 纽约达达(1915~1920) :马赛尔-杜尚、费朗西斯毕卡比亚 德国达达(1918~1923): 柏林:胡森贝克、劳尔-豪斯曼、乔治-格罗兹、 约翰-哈特菲尔德、汉拉-霍赫 科隆:马克思-恩斯特 巴黎达达(1919~1922):主要是文学,著名画家 有毕卡比亚、阿尔普和恩斯特
达利·《记忆的永恒》
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 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 与幻觉。达利运用他那熟 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 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 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 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 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 有趣的景象,体验一下精 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 序的解脱,这也许是超现 实主义绘画的真正的魅力 所在。而达利的这种将幻 觉的意象与魔幻的现实主 义作对比的手法,更使得 他的画在所有超现实主义 作品中最广为人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