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的正义之辩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说:“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
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的价值都在这本书里(《理想国》)。
”或许,爱默生的这句话多少存在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理想国》在我们人类历史上的分量确实举足轻重。
众所周知 ,柏拉图是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是古希腊思想史上的丰碑。
作为人类的优秀导师之一,他在思想领域的建树无疑是多方面的,而《理想国》则是他的作品中最著名的。
这部书自从诞生以来就一直是西方知识界的必读之书。
这部作品针对当时的城邦奴隶制危机时期的现实政治与社会文化问题 ,以理念论为核心 ,将他的哲学思想和国家建设的政治理念融为一体 ,或者说他用他的哲学理念去打造一个他认为理想化的国家概念。
书中,柏拉图将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
他认为理想国中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而哲学家的本质是具有知识,具有智慧、正义、善的美德。
并且理想的国家必须要建立在正义的思想基础之上 ,因为他认为正义是一个社会正常秩序的基石。
本书以对正义的辩论开始,苏格拉底用辩证法反驳了当时周围人所认为的正义的概念(虽然我认为辩证法更像是诡辩,有些片面,只是运用反例的特殊的一些点证明他人是错的。
)一是欠债还钱便是正义,二是以善待友、以恶对敌便是正义,三是正义是强者的利益。
下面,我便通过这三点,展开论述。
一、驳欠债还钱就是正义
在柏拉图看来,正义就是美德的一种。
美德指在人的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善良的道德本性。
例如智慧、正义、自制、勇敢、友爱等等都是古希腊传统美德的内容。
柏拉图借用苏格拉底的口去探寻这些美德的相对性。
苏:克法洛斯 ,你说的妙极了 ,不过讲到“正义”嘛 ,究竟正义是什么呢 ? 难道仅仅有话实说 ,有债照还就算正义吗?这样做会不会有时是正义的,而有时却不是正义的呢?打个比方吧!譬如说 ,你有一个朋友在头脑清楚的时候,曾经把武器交给你;假如后来他疯了 ,再跟你要回去 ;任何人都会说不能还给他。
如果竟还给了他,那倒是不正义的了。
把整个真实情况告诉他也是不正义的。
克:你说的对。
苏:这么看来,有话实说 ,拿了人家的东西照还这不是正义的定义。
苏格拉底用不能将武器还给一位疯朋友的例子 ,反驳了欠债还钱是正义之举的说法。
因为原主人头脑不清楚时 ,无论如何不能将简单的按欠债还钱的常理来办事 ,否则就会给对方带来伤害,产生不正义的后果。
在此,欠债还钱明显忽略了正义的真实本质 ,一旦在生活中简单的照搬就有可能产生自相矛盾的结果,由此看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想要看一种行为是否是正义的 ,不能光从自身的立场出发 ,还要从我们的对象能否受益来检验我们的行为是否是有利于对方的或者说我们的行为是否对对象以外的其他人有不利的影响。
二、驳以善待友 ,以恶对敌就是正义
在古希腊 ,还流传着另一个把正义看成是以善待友 ,以恶对敌的观点。
玻 :苏格拉底 ,假如我们说话要前后一致 ,那么 ,正义就是“把正义善给予友人 ,把恶给予敌人。
”
苏格拉底认为这个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就时间而言,这个观点只能用在战争中和盟友合力抗敌的时候,这样才能显现出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的作用 ,那么就会得出正义在战时有用而在平时无用的观点。
然而事实上,并不是在不生病时医生就是没用的 ,也不是说在不航海的时候舵手就是没用的。
这说明这样的正义定义太过狭窄。
事实上恰恰相反,一个正义的人和政府都是在平时就能做得很好才能保持自己和国家的久安。
第二 ,如果说正义平时也有用 ,比如在替朋友保管钱财方面做到以善待友 ,那么就会得出钱财不用时正义有用 ,一旦钱财被使用了 ,正义反而无用了。
最后 ,正义还要求“以恶对敌”,这是不是意谓着还要替朋友去掠取敌人的东西呢?这样正义之举不就成了小偷行为了吗?这样的辩驳看似荒唐 ,其实正好揭露出了这个定义本身所包含的内在矛盾。
最后 ,在苏格拉底看来 ,善恶的标准也是相对的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标准 ,一旦对同一种行为作出不同的判断 ,以善对友以恶对敌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举一个例子说 ,政府对于乱摆地摊是不允许的 ,这是出于对民众出行利益的考虑。
但政府一旦全面取缔又会给当地民众带来生活上的不方便。
这就是对于地摊看法的标准有不同所致。
三、驳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上面两个方面对正义的不当理解是平民阶层的观点 ,在当时古希腊的政治上层和智者派知识分子阶层中 ,还有另一个更反动的观点那就是把正义归结为听从强者的号令。
色:难道不是谁强谁统治吗 ? 每一种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 ,平民政府制定民主法律 ,独裁政府制定独裁法律 ,依此类推。
他们法律明告大家: 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谁不遵守 ,他就有违法之罪 ,又有不正义之名。
因此 ,我的意思是 ,在任何国家里 ,所谓正义就是当时政府的利益。
政府当然有权 ,所以唯一合理的结论应该说: 不管在什么地方 ,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其实色拉叙马霍斯的上述论断 ,不但是智者派的信仰同时也是当时希腊统治者恃强凌弱的理论依据。
把正义定义为强者的利益这是柏拉图所是不能容忍的。
所以他借用苏格拉底的口将这个论点进行了重点的批驳。
苏:请你考虑一点:按你自己所承认的 ,正义有时是不利于统治者 ,即强者的 ,统治者无意中也会规定也对自己有害的办法来的;你又说遵照统治者所规定的办法去做是正义。
那么 ,最最智慧的色拉叙马霍斯啊 ,这不是跟你原来给正义下的定义恰恰相反了吗 ? 这不明明是弱者去做对强者不利的事情吗?统治者的立法并不是总是都对自己有利。
一旦立错了法 ,或者说立法者对于法律实施起来的效果产生误判 ,显然正义的定义就会产生和色拉叙马霍斯的设想相违背。
由此我们自然得出他的正义定义是荒唐的。
另外 ,在苏格拉底的眼里 ,医术寻求的不是医术自身的利益 ,而是对于他人的身体有所帮助。
舵手或支配者 ,他要照顾的也不是自己的私利 ,而是部下水手们的利益和整个船的安全。
苏:色拉叙马霍斯啊 ! 在任何政府里 ,一个统治者 ,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 ,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
在这里柏拉图很深刻地讲明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统治者应该为民众谋取福祉。
当一位船长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全体船员的利益那该是多么可怕。
我们的政府有义务去把好舵 ,当好我们的船长。
相反 ,如果正义只是强者的利益,一旦可以用一只手枪指挥一个国家时,这个国家一定处于一个极为可怕的乱世。
从上述三个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柏拉图心中对正义的理解是:1.正义应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而非强者的个人利益,正如牧羊人为了羊群的利益,医生为了病人的利益一样。
2.正义应该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就如将武器还给意识不清的朋友,既会导致他人受到伤害,还会使你的朋友陷入舆论的风波中。
3.正义应该是以善待友,而不以恶对敌,敌和友只是相对的概念,不能因为“敌人”这一身份,而不顾其利益做不义之事。
以上,便是我对柏拉图《理想国》正义这一部分的分析。
《理想国》可谓是西方思想史上理想社会的开篇之作。
今天我们再来读这部经典作品,不单纯是为了知道柏拉图的思想,以及他想要说些什么。
更重要的是思考他所提出来的问题。
正如智者柏拉图在全书的最后所言:“让我们坚持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