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变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第28卷 第2期2014年 5月齐 鲁 工 业 大 学 学 报JOURNALOFQILUUNIVERSITYOFTECHNOLOGYVol.28 No.2May. 2014收稿日期:2013-11-09基金项目:济南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02037);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1LC12)作者简介:张静静(1988-),女,山东省高密市人,齐鲁工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资源开发.倡通讯作者:崔波,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食品工程.E-mail:cuibopaper@163.com.文章编号:1004-4280(2014)02-0011-04变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张静静1,梁 艳1,宫丽华2,崔 波1倡(1.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轻工助剂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353;2.齐鲁工业大学校医院,山东济南250353)摘要:淀粉作为一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

由于原淀粉的许多固有性质(冷水不溶性,糊液在酸、热、剪切作用下不稳定)限定了淀粉的工业应用,人们根据淀粉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开发了淀粉的变性技术,即变性淀粉。

随着变性淀粉诸多优良性质的显现,其在国内外食品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介绍了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并对变性淀粉的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变性淀粉;食品工业;应用;应用机理中图分类号:TS236.9 文献标识码:AAdvanceinresearchesonchemicallymodifiedstarchusedinfoodZHANGJing-jing1,LIANGYan1,GONGLi-hua2,CUIBo1倡(1.ShandongProvincialKeyLaboratoryofFineChemicals,QiluUniversityofTechnology,Jinan250353,China;2.QiluUniversityofTechnologyHospital,Jinan250353,China)Abstract:Starchhasbecomeakindofimportantindustrialrawmaterialasrenewablenaturalresources.Becausemanyinherentqualitiesoftheoriginalstarch(infusibilityincoldwater,instabilityofpasteliquidinacid,heatandshearingaction)limititsindustrialapplication.Sopeopledevelopedmodifiedtechnologyaccordingtothestarchstructureand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namedmodifiedstarch.Withmanygoodpropertiesofthemodifiedstarch,itsapplicationinfoodindustryisbecomingmoreandmorewidelyathomeandabroad.Thispaperintroducespreparationmethodsofmodifiedstarch,domain,andprospectsthedevelopmentofmodifiedstarch.Keywords:Modifiedstarch;foodindustry;application;applicationmechanism0 引言在植物中,淀粉在组织发育良好的颗粒中以储备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但它不溶于冷水(维尔茨1986)。

淀粉在工业中已经应用了很多年,食品工业用淀粉来控制粘度,而医药行业使用淀粉作为填料和载体材料等[1]。

淀粉、纤维素、甲壳素等多糖,在自然界中极为丰富,每年可新生,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这些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2-4]。

淀粉极容易被酸或酶部分或全部水解成低聚糖或单糖,这些水解产物又可进一步衍生成更多的有机化合物。

因此,比之纤维素等多糖,淀粉作为化工原料,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淀粉年产量已达200万吨,但淀粉的深加工工业还较落后,主要生产各类淀粉糖,产量仅36万吨。

而因淀粉自身特性的 齐 鲁 工 业 大 学 学 报第28卷缺陷,故原淀粉很难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

为改善淀粉的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利用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在淀粉分子上引入新的官能团或改变淀粉分子大小和淀粉颗粒性质,从而改变淀粉的天然特性(如:糊化温度、热粘度及其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凝胶力、成膜性、透明性等),使其更适合于一定应用的要求。

这种经过二次加工,改变性质的淀粉统称为变性淀粉。

本文综述了各类变性淀粉的制备过程和机理,同时简述了应用领域,并结合现状展望了变性淀粉的美好未来。

1 制备变性淀粉的机理分析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淀粉是由葡萄糖分子失水缩合而成的,其化学性质集中表现在没有发生反应的羟基(—OH)和失水缩合而成的葡萄糖苷键上,所有变性反应都与这两种基团中的一种或两种有关,羟基(—OH)易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而糖苷键在一定条件下则易断裂形成淀粉分解产物,包括各种酸解、酶解、氧化、高温降解的产物,如各种糊精、a-淀粉和氧化淀粉等[5]。

淀粉的变性方法主要有物理变性、化学变性、酶法变性和复合变性四种。

用各种化学试剂处理得到的变性淀粉。

其中有两大类:一类是使淀粉分子量下降,如酸解淀粉、氧化淀粉、焙烤糊精等;另一类是使淀粉分子量增加,如交联淀粉、酯化淀粉、醚化淀粉、接枝淀粉等。

这是最主要的变性方法,它是利用淀粉分子中众多数目的羟基,通过与酯化剂(如酸酐)进行酯化反应,或者与醚化剂(如环氧丙烷)进行醚化反应来实现的。

醚化反应即取代反应,淀粉取代物分低取代度(D.S<0.2)和高取代度(D.S>0.2)两类,工业上应用的多为低取代度产品[6]。

这种低取代度产品即使D.S在0.01~0.2范围内,就能造成产品性能的显著变化。

化学变性的产品制备过程易控制,简便可行性高,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1.1 变性淀粉在油炸面制品中的应用[7]1.1.1 选用淀粉类别:乙酸酯化淀粉1.1.2 主要作用(1)提高方便面的复水性而不糊汤,缩短冲泡时间;(2)提高面条的弹性、筋力强度和表面光洁度,断条率下降;(3)降低面饼的吸油率以至能降低油炸方便面油耗2%~4%;(4)缩短蒸煮工序中面饼完全糊化的时间。

1.1.3 作用机理乙酸酯化系列变性淀粉在葡萄糖单元的C6接入乙酰基团[8],乙酰基团属于亲水基团,大大提高了淀粉与水的结合能力,因而提高了淀粉颗粒的吸水膨胀度,降低了糊化温度,提高了峰值粘度。

乙酸酯化系列变性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含量非常低,所以颜色洁白,具有天然荧光,能有效改善面体的色泽。

同时其糊化温度较面粉中原淀粉的低,在面饼蒸煮工序中先于原淀粉糊化,缩短了蒸煮时间。

由于乙酰基的存在及变性淀粉在面条表面的成膜性,能有效地阻隔油与面饼附着,降低了吸油率。

变性淀粉的高峰值粘度表明其淀粉颗粒吸水膨胀程度大[9],这对方便面的复水性有很大的帮助。

1.2 变性淀粉在速冻面皮中的应用[10-11]1.2.1 选用淀粉类别:醋酸酯化淀粉、醚化淀粉和磷酸酯化淀粉1.2.2 主要作用(1)增加了面皮的稠度,改善了面皮的质构,并且使面皮抗老化;(2)提高制品光泽度,防止粘机现象;(3)提高面团的吸水量和吸水均匀性;(4)煮制水饺不混汤;(5)提高煮制面皮的透明度,改善口感。

1.2.3 作用机理(1)酯化变性淀粉由于羰基的存在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能有效溶解在面皮中的游离水并使其均匀分散,降低流体物质的表面张力,抑制流体的聚集,使流体物质冷冻过程中形成冰晶的温度区间较窄,从而把冰晶形成过程中对面皮组织的破坏降到最低。

(2)由于酯化变性淀粉具有较低的糊化温度和良好的成膜性,在速冻面皮煮制过程中,变性淀粉先于其它淀粉糊化,并利用其成膜性[12]包裹住其它淀粉阻碍其溶出,避免了混汤现象的发生。

(3)同样乙酸酯化系列变性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含量非常低,所以可使面皮表面颜色洁白,成膜性好,使面皮光滑。

所以加入变性淀粉的面皮洁白光滑。

(4)由于此类变性淀粉具有适度的粘韧性和良好的透明度,所以相对于原淀粉,可赋予面皮爽滑的口感,提高面皮的透明度。

1.3 变性淀粉在调味品中的应用1.3.1 适合产品:鸡精,耗油,各种调味酱等。

1.3.2 选用淀粉类别:化学变性淀粉中的交联酯化淀粉和交联羟丙基淀粉。

21第2期张静静,等:变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1.3.3 主要作用(1)赋予产品细腻均匀的体态,将颗粒感降到最低;(2)增加稠度,并长时间保持稳定的较高稠度[13];(3)良好的耐酸碱性,抗剪切性及热稳定性;。

(4)保水性能优良,可减少调味品中添加的其它胶类的用量,从而降低了成本。

1.3.4 作用机理(1)交联淀粉通过化学键[14]的作用,使淀粉链之间相互连接,使淀粉的分子量大幅度增大,从而提高了淀粉的稳定性。

此稳定性主要表现为:耐高温、耐冻融、耐酸和耐剪切搅拌。

(2)由于经过变性后,淀粉结构增强,降低了淀粉颗粒遇水受热后的松散程度,从而阻碍了淀粉颗粒间的相互黏结,淀粉糊由长糊变成短糊,倾倒性好,降低了颗粒感。

(3)通过变性引入了乙酰基团、羟丙基基团等亲水性基团,提高了淀粉的保水性能,避免制品出现分层、析水、结块等不良现象。

1.4 变性淀粉在果酱类产品中的应用1.4.1 适合产品:烘焙果酱,涂抹果酱等。

1.4.2 选用淀粉类别:化学变性淀粉中的交联酯化淀粉和交联羟丙基淀粉。

1.4.3 作用性能(1)增强黏度,抗剪切性;(2)良好的热稳定性,耐高温焙烤;(3)保水性能优良;(4)透明度、光亮度高;(5)赋予制品细腻的体态。

1.4.4 作用机理(1)此类变性淀粉属于双重变性淀粉,淀粉经过交联变性后淀粉糊丝变短、体态变细腻。

乙酰基和羟丙基基团的作用使淀粉亲水力增大,糊体透明。

(2)普通淀粉在高温条件下,受热分子热振动[15]的破坏,淀粉链会部分断裂,从而使制品出现脱水、变稀等不良情况。

交联类变性淀粉经过变性后,淀粉键之间通过化学键相互连结,淀粉的分子量增大,增强了淀粉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制品的热稳定性。

1.5 变性淀粉在乳制品中的应用1.5.1 适用产品:搅拌型或凝固型酸奶,发酵型或调配型乳酸饮料。

1.5.2 选用淀粉类别:交联酯化淀粉、交联淀粉和交联羟丙基淀粉。

1.5.3 作用性能(1)增强产品实体感、厚实感,防止乳清析出和凝块塌陷;(2)耐机械搅拌及高压均质,耐酸;(3)提供爽滑口感,掩盖产品中尖酸或其他辅料带来的不悦味道,改善风味释放,使产品风味更饱满、圆润;(4)使用变性淀粉替代明胶,可以满足素食主义者、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所严格规定的食品标签要求;(5)有助于保持组织形态,降低其在运输、冷藏贮藏中的缩水收缩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