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人》01导论判断题1.中国的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均匀,比如北方有干旱,南方雨水充足无干旱。
╳2. 海啸之后,灾区出现疫情,这不属于灾害链。
╳3.为了应对灾害全球化的趋势,联合国在上世纪连续的几次大会上,通过相关的决议,确立了一个国际减灾十年的活动。
√4.自然灾害不仅有其自然属性,也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社会属性。
√5.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可以依靠一己之力应对自己境内的自然灾害。
×6.太阳上的黑子活动,磁暴等灾害涉及天文因素,不属于自然灾害的范畴。
×单项选择题1.全球每年发生可记录的地震约()次A. 500万B. 50万C. 5千次D. 5 万正确答案:A2.下列哪些地区不属于我国风灾频繁地区。
A. 浙江沿海B. 塔里木盆地C. 四川盆地D. 河西走廊正确答案:C3.地震常常伴随着暴雨,历史上发生的“大雨截震”,这二者是()。
A. 因果型灾害链B. 同源型灾害链C. 互斥型灾害链D. 重现型灾害链E. 偶排型灾害链正确答案:C4.可以通过得知(),进行太平洋海啸的预报。
A. 内陆地区发生山体滑坡B.太平洋地区沿海地区和太平洋之中发生了地震C. 沿海地区出现台风D.太平洋地区沿海地区发生暴雨正确答案:B5.旱灾引起了山林火灾,是()。
A.重现型灾害链B.因果型灾害链C.同源型灾害链D.偶排型灾害链E.互斥型灾害链正确答案:B6. 1987年,()地质学家首次提出灾害链的理论概念。
A. 英国B. 美国C. 中国D. 德国正确答案:C7.南美洲西海岸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有可能导致全球气象紊乱,这描述的是自然灾害的()A. 不可避免性B. 区域联系性C. 不确定性D. 频繁性答案关键: B8.我国的蝗灾受灾范围与程度堪称世界之最,那么,下列哪些地方不是蝗灾灾区。
A. 河北、河南B. 江苏、安徽C. 湖南、广东D. 湖北、新疆答案关键: C9.旱灾引起了山林火灾,是()。
A. 同源型灾害链B. 互斥型灾害链C. 重现型灾害链D. 偶排型灾害链E. 因果型灾害链答案关键: E10.汶川地震和其余震,是()。
A. 同源型灾害链B. 重现型灾害链C. 因果型灾害链D. 互斥型灾害链E. 偶排型灾害链答案B11. 由于某种因素的触动作用而瞬间进入灾变状态,这是自然灾害启动机制的A. 自然因素B. 社会因素C. 诱发因素D. 人为因素答案关键: C12.下列哪些地区不属于我国的风灾频繁地区。
A. 浙江沿海B. 塔里木盆地C. 四川盆地D. 河西走廊答案关键: C13.下列什么情况不是自然灾害A. 酸雨B. 土地沙漠化C. 人口膨胀D. 地震答案关键: C多项选择题1.自然灾害链类型有()。
A. 因果型灾害链B. 同源型灾害链C. 重现型灾害链D. 偶排型灾害链E. 互斥型灾害链答案关键: A, B, C, D, E2.某一区域发生自然灾害的充要条件包括A. 上述条件和状态都不断变化B. 具备发生能量转换的条件C. 有一个能量积累的过程D. 人类活动逐渐加剧答案关键: A, B, C3.某一区域发生自然灾害的充要条件包括A. 上述条件和状态都不断变化B. 具备发生能量转换的条件C. 有一个能量积累的过程D. 人类活动逐渐加剧答案关键: A, B, C4.【多选题】下列哪些选项是自然灾害的承载机制研究的内容A.减轻自然灾害的实际效益评估B.自然灾害的规模和损害程度的评估C.原生自然灾害和次生自然灾害的关系D.自然灾害的诱发因素的成灾机制E.自然灾害的性质和特点F.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答案关键: A, B, C, D, E, F7 【多选】下列哪些灾害是气象灾害A.台风B.洪涝C.泥石流D.火山答案关键: A, B8 【多选题】我国暴雨主要发生于()。
A.东部地区B.黄河中游雨量较大的地区C.长江上游雨量较大的地区D.西南部地区答案关键: A, C, D9 【多选】某一区域发生自然灾害的充要条件包括A.具备发生能量转换的条件B.有一个能量积累的过程C.上述条件和状态都不断变化D.人类活动逐渐加剧答案关键: A, B, C10 【多选题】我国火山主要分布在()。
A.云南腾冲地区B.新疆西藏交界地区C.东北五大连池、长白山地区D.海南岛周边地区答案关键: A, B, C, D12【多选】下列哪些灾害是气象灾害A.台风B.洪涝C.泥石流D.火山答案关键: A, B《自然灾害与人》02地球系统判断题1.地球的内核和外核的差异运动造成了地球的电磁系统。
√2.地球上主要分为七大板块,板块的边界也是地震的分布带。
√3.地球系统过程需要确定事件的空间位置,时间位置则是不需要了解的。
╳4.中国青藏铁路辅助供电系统是依靠羊八井的地热能发电来运行的。
╳5.中国三分之一的土地却承载着90%以上的人口,人口密度和资源分配都非常不均匀。
√6.大气层对生命有重要意义,不仅保持着地表的温度不被发散掉,而且保护了地表的生物不受到大量紫外线的散射危害。
√7.岩石圈的循环是板块构造系统和大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8.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人类能够饮用的淡水也非常多,占到水总量的20%以上。
╳9.在一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都是聚集在一起的,即冈瓦纳大陆。
×10.洋中脊代表的是转换断层。
×11.所有的气象行为都在同温层里发生,所以同温层也称之为气象区。
×12.地球上主要分为七大板块,板块的边界也是地震的分布带。
√13.地球的内核和外核的差异运动造成了地球的电磁系统。
√14.地球的表面有70%都被水所覆盖。
√单项选择题1.大气层由地面向上依次为()。
A. 电离层--中间层--同温层--臭氧层--对流层B. 对流层--中间层--臭氧层--同温层--电离层C. 同温层--对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电离层D. 对流层--同温层--臭氧层--中间层--电离层答案关键: D2.下列那些叙述是错误的。
A. 地核密度比地表小B. 地核压力比地表大C. 从地心到地表,不同的深度有不同的物质、温度、压力、密度。
D. 地核温度比地表高答案关键: A3全球平均太阳辐射吸收量最大的地方是()。
A. 赤道B. 两极C. 南半球D. 北半球答案关键: A4.目前,全球最大的屋顶太阳能面板系统位于()。
A. 中国西藏B. 美国西部C. 德国南部D. 印度中部答案关键: C5 全球平均太阳辐射吸收量最大的地方是()。
A. 南半球B. 赤道C. 两极D. 北半球答案关键: B6 全世界利用地热能最好的国家是()。
A. 冰岛B. 芬兰C. 中国D. 日本答案关键: A多项选择题1.地球的板块构造系统由()组成。
A. 岩石圈B. 软流圈C. 地核D. 深部地幔答案关键: A, B, D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圈大概是地上、地下各延伸10公里的范围B. 动物是负责分解有机物,释放热能,属于分解者C. 奥地利的地质学家休斯第一次提出了生物圈的概念D. 植物是负责固定太阳能,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答案关键: A, B, C, D3.大气的成分有()。
A. 水蒸气B. 78%的氮C. 21%的氧D. 氩、二氧化碳等其它少量气体答案关键: A, B, C, D1 【多选】板块有三种板块边界,它们的表现形态是()。
A.洋中脊B.转换断层C.火山链D.深海沟答案关键: A, B, D2 【多选题】地球的地表热能主要来自于()A.自转运动B.人类活动C.内部放射性热能D.太阳答案关键: C, D《自然灾害与人》03地震判断题1.横波与纵波到达同一地震台的时间差,与震中离地震台的距离成正比,由此可求出震中距。
√2.地球内部是由地核和地幔两种介质所组成的,地震波在这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3.1999年土耳其中部和西部发生地震,造成地表破裂,破裂是以上下错动为主。
╳4.汶川大地震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惨烈的一次地震。
╳5.阿波罗神像、亚历山大灯塔这两个古代著名的建筑均毁于地震。
√6. 地震波有体波和面波两种,体波又分为横波(S波)和纵波(P波),其中能造成较大损害的是纵波(P波)。
╳7.差分干涉雷达主要是为了探测地壳的形变。
√8.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过程中缓慢释放能量所造成的振动。
╳9.南京不会发生大的地震是因为南京地下土地比较松软,不能积累大的能量。
√10.1960年智利发生的地震震级是人类科学观测史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震级。
√11.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是我国成功预防的一次地震。
√单项选择题1.地球表面的地壳与下面的地幔之间存在一个地震波传播的不连续面,这个面称为A. 莱曼面B. 康拉德面C. 莫霍面D. 古登堡面答案关键: C2.震级用( )来表示。
A. SB. PC. ND. M答案关键: D3.20世纪的前80年全世界因地震死亡的人数多达260万人,占同时期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的()以上,在所有的自然灾害里面地震是为天灾之首。
A. 40%B. 95%C. 58%D. 20%答案关键: C4.唐山地震发生在()A. 燕山地震带B. 郯城—庐江地震带C. 海河(河北)平原地震带D. 黄河下游地震带答案关键: B6地球上,每年发生的人们能感觉到的地震次数约有A. 10万次B. 100万次C. 50万次D. 200万次答案关键: A7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震烈度逐渐( )。
A. 不能确定B. 不变C. 升高D. 降低答案关键: D多项选择题1.【多选】龙门山断裂带引发的地震有()A. 汶川地震B. 雅安地震C. 921台湾地震D. 玉树地震答案关键: A, B2.【多选】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横波(S波)的传播方向与地壳振动方向是一致的B. 地震发生后,横波(S波)最先到达震中C. 地震仪是记录地震波的仪器D. 确定地球内部结构的工作真正开始于对各类地震波的研究答案关键: C, D3.【多选】海地地处哪几个板块交界处A. 北美板块B. 纳斯卡板块C. 加勒比板块D. 南美板块答案关键: A, C4. 【多选】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有()A. 滑坡B. 堰塞湖C. 洪水D. 泥石流E. 瘟疫答案关键: A, B, D5. 【多选】地震的分类有哪些A. 陷落地震B. 火山地震C. 诱发地震D. 构造地震答案关键: A, B, C, D6.【多选】圣安德鲁斯断层是由()板块交错挤压形成的A.加勒比板块B.北美洲美洲板块C.太平洋板块D.南美洲板块答案关键: B, C7.请将右侧的描述与左侧的科学家相匹配(文字与文字)A. 提出世界上任何一点均能测到地震波B. 查明各种地震波遵循的规律C. 设置精确的摆锤探测到东京大地震D. 制造候风地动仪1. 米尔纳2. 帕施维茨3. 奥尔德海姆4. 张衡答案关键: 1:A, 2:C, 3:B, 4:D8.对应于一次地震,地震烈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