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德与法治《公民基本义务》优秀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公民基本义务》优秀教学设计

《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了解基本义务的基础上,增进对宪法的认识,在生活中,能自觉履行义务。

能力目标:体会履行基本义务的重要意义,正确对待公民义务,增强履行义务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义务并了解其具体内容和要求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四课《公民义务》中的第一框题《公民基本义务》。

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

3.1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本框题主要内容是介绍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重点讲述了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这四项基本义务的内涵及要求。

通过学习,能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理解履行义务的重要意义,自觉履行义务。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公民履行义务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从家庭、社会中得到的较多,而付出的较少,受到这样成长环境影响,学生的权利意识很强,但是对自己所应履行的义务却缺乏相应的认识,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不强。

尤其是对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更是知之甚少,或是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

所以让学生知道有哪些基本义务,理解履行义务的重要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四、教学过程
导入:漫画权利与义务
提问: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什么是公民的义务?为什么他们只想要权利,不想要义务?
环节一:说文解字话义务
1、繁体字解读,何为义务
义务就是个体对他人或社会做自己应当做的事。

2、补充知识“义务知多少”
义务包括道德义务、法定义务两者密切联系。

重点解读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通过补充义务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公民基本义务是什么有一定的初步了解。

过度:公民有哪些基本义务?为什么要履行这些义务呢?
基本义务知多少?
阅读宪法第二章,填写表格。

环节二:要?不要?——基本义务:依法纳税
1、情境创设:周末你和几个同学到一家餐厅聚餐。

服务员说:“如果不需要开发票的话,我们可以给您打个折,并送您一瓶饮料”。

这时:同学甲:“太好啦,我们别开了,也没用,打折多实惠啊”
同学乙:“我觉得这样不太好吧。


请说说你的选择和理由。

补充知识:发票的作用:是纳税的重要凭证
2、辩论教材50页探究与分享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补充材料:我国税收的主要用途。

归纳:1、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从基本义务中选取和学生生活联系较为近的依法纳税作为切入点,通过讲解,帮助而学生理解履行义务的重要意义。

环节三:小组自学: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三项基本义务
1、小组抽签自学其中一项义务
2、补充完成表格。

3、小组分享所学内容,教师引导、完善。

拓展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我们该如何履行义务?
五、板书设计
第一框公民基本义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