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活出生命的精彩》公开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
2.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
3.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二、能力目标
1.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2.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三、知识目标
1.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
2.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学毕业后,熊宁对公益事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并逐渐发展成为自己的理想。
从2007年起,她坚持每周到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做义工,她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节假日到福利院为孩子们发糖果、讲故事、辅导功课、做饭洗澡。
熊宁还经常和丈夫一起接孩子回家,带他们出去玩。
她总是说:“我要让这些孩子享受到家的温暖!”熊宁的爱让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熊宁妈妈”。
在她的感召下,周围的许多朋友也纷纷加入到关爱孤残儿童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一次去青海的旅游,让熊宁和藏族同胞结下了深深的情缘。
从青海回来以后,她深深地牵挂着那里的孩子,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
此后,她先后4次前往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为当地贫困儿童捐款捐物、筹资助学,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2008年春节后,熊宁得知玉树地区遭遇罕见雪灾的消息,立即发动身边朋友捐款捐物,还到多家企业开展募捐,跋涉颠簸两天来到玉树地区,给村民发放衣物、冻疮药等急需物品。
3月10日,熊宁和同伴搭便车前往西宁商谈助教事宜,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去世,年仅29岁。
熊宁先后被追授为陕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青海省优秀青年志愿者、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入选中国好人榜。
2008年感动中国候选人。
被誉为西安最美的女孩。
2015年当选为德耀中华·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熊宁,西安最美的女孩,你是最美的天使,我们祝福你,安息吧。
二、贫乏与充盈
1.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阅读教科书第115页“探究与分享”并回答相应问题。
提示:(1)他们都凭借自己的努力,为社会、为他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感受到了人生时光的充实与生活的意义。
(2)(示例)我到16岁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优秀的学业成绩,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发挥我的特长,在写作方面取得成绩。
总结: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
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2.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1)实例展示
她是一名普通的舞蹈老师,曾有一份热爱的工作和一个美满的家庭。
一场大地震,夺去了她深爱的女儿和跳舞的双腿,她经受了一般人不能承受的挫折,重新站上人生精彩的舞台,她就是廖智。
在地震中失去双腿却依然坚强起舞的“最美舞者”廖智老师讲述了自己对梦想的坚持。
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和双腿,痛苦不已,却为了重新起舞、顽强生活的梦想,忍耐身心疼痛、十天学会穿假肢站立行走,一个月后重新开始跳舞。
“一旦发现你不再恐惧害怕,困难也不是那么难以战胜。
”
“虽然伴随着疼痛,但我想跳出更美的舞蹈,我会带着梦想和生活的希望,努力勇敢地生活下去。
愿你们也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坚持不放弃地朝前走,笑着朝前走。
我行,你们也一定行”
廖智在演讲中带着泪水的美丽微笑,感染和鼓舞了在场的所有人。
(2)问题思考:
①如果廖智活下来了,却在悲痛中无法自拔,她将会变得怎样?
②廖智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3)教师总结: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
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三、冷漠与关切
1.生命拒绝冷漠
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
生命拒绝冷漠。
阅读教科书第116~117页“探究与分享”并回答相应问题。
提示:上面的两个场景分别体现的是对生命的漠视和关爱。
针对倒地无人扶现象,我们需要反思社会上一些人道德缺失的问题,反思转型期社会价值的问题。
“做温暖的中国人”的探讨,让人们懂得需要在公众参与下,创造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每个人的道德良知,奉献爱心,拒绝冷漠,构建互倌、友善、和谐的社会。
2.关切他人
(1)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2)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阅读教科书第117页“探究与分享”并回答相应问题。
提示:(示例)我想为生病耽误课的同学补课;我想为灾区小朋友捐款;我想定期到社区孤寡老人那里帮他们干家务;等等。
四、平凡与伟大
1.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有时候,我们不甘心湮没在人群中,希望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加绚烂。
阅读教科书第118页“探究与分享”并回答相应问题。
答案:(1)保尔•柯察金的故事:①在一次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
但他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战胜了死亡。
出院后,他已不宜于重返前线,便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
在这里他同样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姿态,紧张地投入各项艰苦的-作。
他做团的下作、肃反工作,并直接参加艰苦的体力劳动。
在兴建窄轨铁路中,保尔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忱和忘我的劳动精神。
②保尔和他的战友们在恶劣的环境里筑路,患上了严重的伤寒。
病愈后他又回到工作岗位。
他参加了工业建设和边防战线的斗争。
由于保尔在战争中受过多次重伤和暗伤,后来又生过几次重病,加之他忘我的工作和劳动,平时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体质越来越坏了,几乎完全
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
严重的疾病打倒了他。
但保尔在肉体和精神都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的情况下,重新找到了“归队”的力量。
(2)因为保尔•柯察金懂得生命是短暂的,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为家乡和社会做出贡献,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2.怎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1)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2)做好本职工作,完成自己的职责的人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
这样的生命有没有意义呢?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阅读教科书第119页“探究与分享”并回答相应问题。
铁路巡守员和大客车司机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什么人们认为他们是“最美”的?
提示:因为他们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面对环境和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自己的职责,为他人幸福、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坚韧和努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生命的意义。
3.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阅读教科书第120页“拓展空间”并回答相应问题。
提示:(1)注意提前确定采访的老人,约定采访的时间,并做好记录。
(2)以前我总认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需要去做轰轰烈烈的大事。
现在我感到,生命的意义是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的。
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只要付出了为他人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是有价值的。
五、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