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康复学的进展
大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的 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新型康复方法 的建立。将神经生理学方法、大 脑的功能重组方法和临床的康复 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可能进 一步提高脑卒中康复的理论和实 践的水平。应该应用最先进的技 术和方法努力提高脑卒中康复的 研究水平。
脑的可塑性和大脑的功能重组
•著名的Glees实验 •强迫性训练的基础 •脑可塑性的实验生物学研究
国家科委“十一五”攻关课题 定为“脑卒中康复的规范化治疗” 也正是希望解决这个问题。在目前 了解到的脑卒中“规范化”康复方 法中,除了建立在神经生理学理论 基础上的方法外,建立在脑的可塑 性与大脑功能重组理论基础上和建 立在临床基础上的综合性神经康复 方法也已经逐渐成型。脑卒中的康 复理论和方法可能正在新的突破之 中。
在康复医师指导下, 康复医疗小组的综合 性治疗是获得较好功 能后果的基本保障
三、国内神经康复的 最新进展
作为独立临床二级学
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 的学术内涵应以“急性期、 疑难、重症、复杂和少见 疾病的康复医疗、研究和 教学为中心,兼顾其他。”
神经康复作为康复 医学专业中最重要的 “亚专业”,已经成为 神经科学和康复医学中 发展最快、成绩最为突 出的领域之一。
由于难于进行临床性的随机、对照性盲法 的研究,再加上后果评价方法的不一致性, 各种康复医疗方法的有效性很难准确判定, 致使许多康复医疗措施只是“经验医学性” 的,而非“循证医学性”的。因此,由专 家们依靠“循证医学”的证据,结合专家 们的经验,制定一种“指南”性的规范化 治疗方案,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方法。目 的是控制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缩短 住院时间,提高医疗效果。
脑的可塑性研究已经从实验神 经生物学手段发展到神经电生理、 功能神经影象学、分子神经生物学 等更为高级、更为现代的研究手段 上来了。而神经组织-细胞工程学、
再生医学等又极大地推动着神经康 复学向更为辉煌的前景迅速的发展。 这些都成为当前神经科学的热点之 一,且都与神经康复学密切相关。
认知功能是大脑更为复杂和高级的
一个左半球卒中患者的MRI表现
鱼际肌 咽部
咽部刺激正常人的皮质fMRI改变
一左侧基底节区梗死患者在 咽部刺激前后的fMRI改变
18FDP标记的PET 脑代谢显像
脑损伤后错误激活区的形成
不同情况下的脑PET显像
不同部位脑卒中患者在不同阶段的fMRI表现
fMRI-DTI显示不同的纤维束
DTI显示不同维度的纤维束走行情况
7、康复后果的实践依赖性、时 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 强化的康复处理
8、注意身体各部分和多种器官 和脏器功能障碍的共存
9、达到身体-活动-参与三个 水平的全面康复
10、康复处理的长期性和管 理的三级网络
(国家十五攻关课题 )
二、神经康复的 基本方法
•神经生理学方法
例如偏瘫康复中的Bobath方法、 Brunnstrom方法、PNF技术、 Rood技术、MRP方法等
神经康复学的发展, 扭转了神经系统损伤后 “不可恢复”“无所作为” 的宿命论观点,为神经系 统损伤后功能的恢复开创 了“循证医学”的新局面。
一、神经康复的基本原则
1、确定恰当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及早开始的康复处理 (国家九五攻关课题)
3、预防性康复
4、主动性康复
5、按不同的阶段进行
6、按一定的程序进行
问题。只是由于过去研究的方法有限, 又不能用基础医学和动物的实验医学方 法来很好地研究人类的语言、认知、情 感、心理、精神等功能,所以长期以来 对于这些问题很难进行深入的研究。但 是,神经生物学(特别是分子神经生物 学)、神经生理学、神经药理学、功能 神经影象学、微电子学、计算机学和临 床神经康复学等的迅速发展,使得现在 对于“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已是 “迫在眉睫”了。
“脑的十年”以来,有 关脑的可塑性研究从实验
生物学迅速发展到应用神 经电-磁生理学、功能神 经影象学、分子神经生物
学、神经微电子学、神经
药理学等高、精、尖的新 技术手段上来了。
脑的可塑性和大脑功能重组
例如:功能影像学的出现 极大的推动了脑的可塑性和大 脑功能重组的研究,尽管还有 质疑的意见,但这已经成为现 代推动神经科学发展的主要手 段之一。
具有我国特色的问题
•社区康复体系和三级
康复医疗网ຫໍສະໝຸດ •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疗技术
在发展神经康复学方面能 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吗?
需要大胆地试 图进行“跳跃性” 的发展。
现在,一般的康复医疗机 构中,脑卒中偏瘫患者约80% 左右能恢复步行(包括部分辅 助下的步行在内)、50%左右 偏瘫上肢可以恢复实用的使用 功能,已经基本上没有问题。
但是,就脑卒中所造成的 广泛的功能障碍来说,这显然 是不够的。这不仅是因为脑卒 中的问题不单是偏瘫和失语问 题,而且即使是偏瘫问题,从 理论到实践也应该有较大的观 念更新了。
•脑的可塑性和大脑功
能重组的方法
如偏瘫康复中的强迫性训练、部分 减重步行、运动想象疗法、主动性 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经颅磁 刺激和经颅直接电刺激等方法
•临床的方法
如:运动兴奋性药物的使用; 抗痉挛药物的使用(口服、微量 药物泵等); 注射疗法(神经干阻滞、肉毒毒 素注射等); 手术(肌肉松解、肌腱延长、后根切断 等及深部脑或脊髓电刺激等)。
首先,是脑卒中的管理问题。 大量 “循证医学” 的研究已经证实: “卒中单元”或组织化管理和治疗模 式是脑卒中后最佳的治疗措施。在发 达国家,脑卒中患者很快进入“卒中 单元”已是常规,这是写在几乎所有 的“脑卒中后临床康复指南”中的内 容,是规范化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次,是脑卒中康复规范化治疗问题。
的典范
EFFECTS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MOTOR MAPS AFTER MICROINFARCT
Nudo RJ et al. Science 272(5269): 1791 - 1794 , 1996.
JenkinsWM, Merzenich MM. J Neurophysiol 63(1): 82-104,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