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金融史

西方金融史

西方金融史复习资料
题型:选择(10*1´)判断(12*1´)名词解释(6*3´)简答(6*6´)论述(2*12´)
一、选择
1.美国历史上第一家银行是( B )。

A、北美银行
B、第一银行
C、纽约银行
D、波士顿银行
2.美国首个中央银行的授权,有效期为( B )年。

A、15
B、20
C、25
D、30
3.世界上最早的银行产生于( C )。

A、英国
B、瑞典
C、意大利
D、法国
4. 以下哪一项不是货币制度稳定的主要条件是:(C )
A稳定的政治环境B良好的经济环境
C安定的社会环境D有效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5.下列中是谁最早发明了操纵股市的技术(C )
美国人B.英国人C. 荷兰人D.德国人
6.现金交易方程式可以表示为(A )
A、MV=PT
B、P=KR/M
C、Md=kPY
D、M1+M2=L1(Y)+L2(r)
7.同业拆借市场—存款保险制度
8.市场反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崩溃,受损害最大的人是谁?(C)
A市场的投资者B市场的筹资者 C 市场的经纪人D国家和政府
9.美元与黄金内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是(C)的特点。

A国际金本位B牙买加体系
C布雷顿森林体系D国际金块本位
10.欧元正式成为欧元区国家唯一法定货币的时间是(D)。

A1998年1月1日B1999年1月1日
C2002年1月1日D2002年7月1日
二、判断
1.美联储是美国的第一家银行。

F
2.金本位制带来的好处就是,在金本位制下经济几乎不可能发生通货通胀。

T
3.华尔街的两次革命是指马科维茨的证券组合理论的问世和布莱克—肖尔斯的期权定价
公式的问世。

T
4.股份有限公司比起其它公司,其最大优点在于公司的股权是高度分散的。

T
5.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的贸易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贸易中心从伦敦、阿姆斯特丹
等大西洋沿岸城市转移到地中海沿岸,威尼斯、热那亚等地成为新的海上贸易中心。

F
6.《1873硬币法案》标志着美国复本位制度的结束。

T
7.第二银行标志政府与货币控制权变化。

F
8.地理大发现、价格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关系推动作用。

T
9.汇票是英国人首先发明的。

F
10.摩根既是美联储最大的股东之一,同时又控制着纽约证券交易所。

F
11.国民银行法防止银行挤兑,存款保险机构。

F
12.英国人最先来到曼哈顿并命名为纽约。

F
三、名词解释
1.野猫银行——“野猫银行”这个词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美国密歇根州的银行。

这些银行
发行的纸币只能在交通极为不便的营业点进行兑现,给纸币持有人兑现纸币造成极大的困难,从而给居心不良的银行家们带来了不当得利的优势。

2.旋转门效应——财政部发行新纸币,用以取代旧的大陆币,同时规定只有新纸币能购买
政府债券,这样旧纸币迅速退出了市场,新纸币也很快回到了财政部。

3.梧桐树协议——24个在街头买卖股票的经纪人聚集在华尔街68号前的一棵梧桐树下,
开始讨论起有价证券交易的条件和规则。

讨论的结果就是举世闻名的《梧桐树协议》。

4. 包税制——指国家将政府的征税活动承包给最高的投标者,后者只需要事前付给国家
某个定额的租金就可以保留其他的税收收入。

5. 庞氏骗局——它是指以高资金回报率为许诺,骗取投资者投资,用后来投资者的投资者
的投资偿付前期投资者的欺骗行为。

6. 通过货膨胀税——当政府发行货币为支出筹资时,它增加了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的增加
引起通货膨胀,使发行货币筹集收入就像增收了一种通货膨胀税。

持有货币的人是通货膨胀税的实际支付者。

四、简答
1.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
①多样的金融创新是危机爆发的主要成因
②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危机爆发的重要成因
③松懈的金融监管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因素
④金融全球化是危机传导的重要背景
2.历史上曾出现的货币制度
①银单本位制②金银复本位制
③金单本位制④纸币制度。

3.货币的职能
①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②作为购买和支付的手段;
③作为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

4.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的影响
①美国次贷危机在国际金融市场之间、金融市场与全球实体经济之间的传导效应大大增强。

②次贷危机已通过国际贸易渠道传导到对外依存度较高国家的实体经济。

③市场信贷紧缩、信心下降导致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纷纷撤资,使国际投资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滞缓。

5.简述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阶段
①金融监管的逐步形成时期;
②金融监管的严格管制时期;
③金融监管注重效率的时期;
④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时期。

6.1790年1月美国独立战争后汉密尔顿如何债务重组的?
①1790年1月,汉密尔顿向国会递交一份债务重组计划,要求按面值100%兑现在1788
年宪法通过之前发行的所有公债,包括联邦与地方政府发的各种战争债、独立战争军队签的各类借条,所有债务由联邦政府全额承担。

②为了实现承诺,联邦政府发行三只新债券,头两只债券年息6%(一只于1791年1
月开始付息,另一只到1801 年才付息),第三只债券只付年息3%。

换言之,由这三只可以自由交易的债券取代原来五花八门的战争债,大大简化新国家的债务局面。

③汉密尔顿的债务重组举措,好像只是一种简单的债务证券化运作,但是,他的天才
创新在于,这三只债券埋下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就是“华尔街”的种子,因为这些债券从1790年10月上市交易后,加上次年由汉密尔顿推出的“美国银行”股票,立即将市场的关注聚焦在这四只证券上,强化价格发现机制,提升流动性,集中展现市场活力。

五、论述题
1.美联储体系建立的原因和意义【这都题记的不全面,大家再自己发挥一下吧】
原因:①银行的频繁倒闭引发经济危机,执政当局认识到金融监管的重要性②国民银行体系无力应对上述危机③政府、银行业认识到建立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对于稳定金融稳定经济的重要性(认知的改变)
意义①美联储作为最后贷款人,有弹性的集中货币体系,全国性的结算保障体系,1913联邦储备法担负起……责任②美国集中管理体系的确立
2.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⑴制度自身的缺陷。

(特里芬难题)
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要求美元币值稳定,而美元币值稳定,不仅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黄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

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愿接受美元。

另一方面,全世界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又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大量逆差,否则全世界就会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际流通渠道出现国际支付手段短缺。

但随着美国逆差的增大,美元的黄金保证又会不断减少,美元又将不断贬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元短缺到美元泛滥,是这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力量均衡被打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利用在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实力和其他国家被战争削弱的机会,大举向西欧、日本和世界各地输出商品,使美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巨额顺差,其他国家的黄金储备大量流入美国。

各国普遍感到“美元荒”。

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增长,出口贸易的扩大,其国际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美元和黄金储备增加。

美国由于对外扩张和侵略战争,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美国资金大量外流,形成“美元过剩”(Dollar Gult)。

这使美元汇率承受巨大的冲击和压力,不断出现下浮的波动。

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表明,以黄金为基础的单一储备货币体系是不稳定的:单一储备货币国需要在维持国内均衡和为世界提供流动性之间权衡,其选择的结果会带来经济的波动;以黄金这一单一商品作为全球货币体系的基础,虽然有短期稳定的优点,但在黄金产量增长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情况下,终究将因金价本身无法稳定而使货币体系走向混乱与崩溃。

1、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2、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就像驴子面前吊着个萝卜就会往前走。

正因为有那个目标,你才有劲儿往前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