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命题人:(测试时间:120分钟评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瞥.(piē)见提.(dī)防形骸.(hái) 渐.(jiān)车帷裳B.吐哺.(bǔ) 颤.(chàn)动肖.(xiào)像望风披靡.(mí)C.迤.(yǐ)逦纤.(xiān)细管弦.(xuán) 载.(zài)笑载言D.低劣.(lüè) 荫.(yìn)庇估量.(liáng) 义愤填膺.(yī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泥淖猗郁急不睱择蓊蓊郁郁B.杂糅袅娜横槊赋诗咄咄逼人C.缔造肄业夙兴夜寐乘彼垝塬D.涸辙枕籍心急如焚游目骋怀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B.④③⑤①②⑥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②①⑤③⑥4.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林黛玉进贾府后,受到贾母的。
朝夕相处中,她与宝玉产生了共同的思想和志趣,她从未像宝钗那样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
她向往爱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只能成为一种的希望。
A.宠爱规劝渺茫B.溺爱规劝迷茫C.溺爱奉劝迷茫D.宠爱奉劝渺茫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得知火箭队以三连胜的战绩挺进季后赛,一向沉稳的父亲拍案而起....,兴奋得大叫起来。
B.“假货风波”平息后,四海公司向消费者郑重承诺:诚信为本,返璞归真....,杜绝假货。
C.农村学校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和书费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京郊大地每个村落。
D.在参观“鸟巢”、“水立方”等在建奥运场馆时,各国记者惊叹不已,溢美之词....脱口而出。
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而今安在哉A.客有吹洞箫者 B.此非曹孟德之诗乎C.月出于东山之上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借以探求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个目标大得很。
B.阅读的过程,应是不断探究、不断思考、不断生疑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才有收获,有发现,甚至有创造。
C.如果陈水扁执意按其所谓“台独”时间表,蓄意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坐视不管。
D.此前,布什政府一直将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列为其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它对保卫美国不受敌对国家导弹的打击至关重要。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它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诗风。
《诗经》分为“风”“雅”“颂”,《氓》属于“卫风”。
B.重章叠句的特点是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
《采薇》就用到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C.《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共373句,多用比兴手法,正如东汉王逸所说“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D.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后来把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叫乐府诗,也简称乐府。
代表作有《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和《涉江采芙蓉》等。
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__①__是一种误解。
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__②__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
屏弃功利性__③__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__④__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__⑤__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
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__⑥__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二 .现代文阅读(10分)说荷赵文英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
往日蓄得一池清冽冽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茁壮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
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献灵有流香。
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
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
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着的荷。
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
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
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
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唯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在风雨冰雪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
而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
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
他们远离物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
那些闪烁着高尚灵魂光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亭亭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
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
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美文》2002年第10期,有删改) 10.文章第六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联系上下文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怎样理解文章第九段中的“生命真谛”?(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19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逝.者如斯 逝:往 B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应 C .方.其破荆州 方:当 D .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 苏子愀然.何为其然.也B.⎩⎪⎨⎪⎧ 寄蜉蝣于.天地托遗响于.悲风 C.⎩⎪⎨⎪⎧ 顺流而东也.固一世之雄也. D.⎩⎪⎨⎪⎧ 渺沧海之.一粟与山间之.明月14.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第1自然段“方其”以下八句,先从曹操兵力的强大和势力的扩张写出了声势和气派,然后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八字勾画曹操“一世之雄”的形象。
从文意看,这八句都是为“而今安在哉”一句蓄势。
B .第1自然段紧承上段的泛舟赏景之“乐”展开,突显一个“悲”字。
悲的原因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
C .第2自然段中作者以“变”与“不变”两者相提并论,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实际上作者要阐明的主要是“不变”这层意思,并以此表现豁达乐观的态度。
D.第2自然段,作者结合景物特征,巧妙地批判了“客”的观点。
但仔细看来,作者所阐述的“不变”只是宇宙万物无穷无尽,并未涵盖人生,以此来驳“客”的观点,稍显牵强。
15.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