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ppt
系统组成
• 由遥感器、遥感平台、信息传输设备、接收装置以 及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
• 遥感器装在遥感平台上,它是遥感系统的重要设备 ,它可以是照相机、多光谱扫描仪、微波辐射计或 合成孔径雷达等。 • 信息传输设备是飞行器和地面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 图像处理设备对地面接收到的遥感图像信息进行处 理,以获取反映地物性质和状态的信息。图像处理 设备可分为模拟图像处理设备和数字图像处理设备 两类,现代常用的是后一类。
中国遥感事业
• • • • 1950年组建专业飞行队伍,开展航摄和应用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5年11月26日,返回式卫星,得到卫星像片 80年代空前活跃,六五计划遥感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 关项目 •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第一颗 “风云1号”气象卫星 • 1999年10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资源卫星1
遥感技术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应物92班 赵大明 09093049
目录
定义 基本原理 系统组成 类型 发展简史 应用 优越性 中国遥感事业 发展趋势
定义
• 中文名称: 遥感技术 • 英文名称: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 定义 1:从地面到高空各种对地球、天体观测的遥感 综合性技术的总称。由遥感平台、遥感仪器、信息处 理、接收与分析应用等部分组成。 • 定义 2:在一定距离以外不直接接触物体而通过该物 体所发射和反射的电磁波来感知和探测其性质、状态 和数量的技术。
类型
• (1)按平台划分: • 地面遥感:传感器设置在地面平台上,如车载、船 载、手提、固定或活动高架平台等。 • 航空遥感:传感器设置于航空器上,主要是飞机、 汽球等。 • 航天遥感:传感器设置于环地球的航天器上,如人 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火箭等。 • 航宇遥感:传感器设置于星际飞船上,指对地月系 统外的目标的探测。
类型
• (4)按应用领域划分: • 从大的研究领域可分为:外层空间遥感、大气层 遥感、陆地遥感、海洋遥感等。 • 从具体应用领域可分为:资源遥感、环境遥感、 交通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渔业遥感、地 质遥感、水文遥感、城市遥感、工程遥感及灾害 遥感、军事遥感等,还可以划分为更细的研究对 象进行各种专题应用。
类型
• • • • • • (2)按传感器的探测波划分: 紫外遥感:波段在0.05~0.38mm之间。 可见光遥感:波段在0.38~0.76mm之间。 红外遥感:波段在0.76~1000mm 之间。 微波遥感:波段在 lmm~10m之间。 多波段遥感:波段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范围 内,再分成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 高光谱遥感:波段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范围 内,再分成若干连续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应用
• 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地理 、海洋、水文、气象、测绘、环境保护和军事侦 察等许多领域。 • 在民用方面,遥感技术广泛用于地球资源普查、 植被分类、土地利用规划、农作物病虫害和作物 产量调查、环境污染监测、海洋研制、地震监测 等方面。
中国遥感地图
遥感卫星
遥感卫星
遥感图像
军事侦察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
优越性
• 探测范围广:由于遥感平台的高视角,不同平台上 的传感器的单向扫描宽度多大几公里到几千公里;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还能探测到人眼无法观测到的东 西(人眼可视物属于可见光范畴,传感器使用电磁 波范围更宽)。 • 获取信息快:传感器获取的巨量信息人工调查无法 比拟。 • 动态监测:卫星绕地周期性旋转,可周期性地动态 监测地物的变化。 • 信息客观、准确:传感器获取的信息,直接来自目 标,不会出现人工调查的主观因素干扰的情况; • 几乎不受环境约束:除天气原因外,传感器探测目 标的能力基本不受其他因素的约束。
中国遥感事业
•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的遥感卫星包括: • 风云系列气象卫星:FY-1,2,3,累计发射7颗,分辨率 从1km-5km • 中巴资源卫星: CERBES-02,02B, 空间分辨率分别为 19.5m,2.36m • 海洋卫星: HY-1B, 空间分辨率可见光 250m, 热红外 1.1km • 北京一号卫星: 空间分辨率光学全色4m,多光谱32m • 遥感系列卫星:空间分辨率雷达1.5m-5m,光学1-3m • 环境一号卫星(2+1):空间分辨率光学30m,雷达15m
基本原理
• 任何物体都具有光谱特性,具体地说,它们都具有 不同的吸收、反射、辐射光谱的性能。在同一光谱 区各种物体反映的情况不同,同一物体对不同光谱 的反映也有明显差别。即使是同一物体,在不同的 时间和地点,由于太阳光照射角度不同,它们反射 和吸收的光谱也各不相同。遥感技术就是根据这些 原理,对物体作出判断。 • 遥感技术通常是使用绿光、红光和红外光三种光谱 波段进行探测。绿光段一般用来探测地下水、岩石 和土壤的特性;红光段探测植物生长、变化及水污 染等;红外段探测土地、矿产及资源。此外,还有 微波段,用来探测气象云层及海底鱼群的游弋。
类型
• (3)按工作方式划分: • 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主动遥感由探测器主动发射 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收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被动 遥感的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接收目 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源的反射能量。 • 成像遥感与非成像遥感:前者传感器接收的目标电 磁辐射信号可转换成数字或模拟图像;后者传感器 接收的目标电磁辐射信号不能形成图像。
发展简史
• 现代遥感 •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射了TIROS、ATS、ESSA等 气象卫星和载人宇宙飞船 • 1972 年:发射了地球资源技术卫星 ERTS-1 ,装有 MSS感器,分辨率79米 • 1982 年: Landsat-4 发射,装有 TM 传感器,分辨率 提高到30米 • 1986 年:法国发射 SPOT-1 ,装有 PAN 和 XS 遥感器 ,分辨率提10米 • 1999年:美国发射 IK• • 初期发展(1839-1857) 1858年用系留气球拍摄了法国巴黎的鸟瞰像片 1903年飞机的发明 1909年第一张航空像片 一战期间( 1914-1918 ):形成独立的航空摄影测 量学的学科体系 • 二战期间( 1931-1945 ):彩色摄影、红外摄影、 雷达技术、多光谱摄影、扫描技术以及运载工具和 判读成图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