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及其应用PPT课件
红色:草、树和庄稼植被覆盖地区 蓝黑或深蓝:水 灰白、浅蓝:城市、村庄等建筑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假彩色:底片为非可见光波段相片,由人工根据需要添 加颜色合成,与天然实物色彩不同。
相同颜色的油漆在遥感相片中的差异
国产
水泥
韩国
合资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的应用
防灾·灾害的监视
NOAA气象卫星每天能接收两次覆盖全球的图像。
动态监测、实时传输
这种特点有利于及时发现病虫害、洪水及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为 抗灾、减灾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四)遥感技术的特点 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 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一)遥感技术系统与遥感类型 (1)遥感技术系统组成
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 传感器 信息传输装置 图像处理设备 相关技术
图像处理应用
传感器 传输与接收
遥感平台:是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如卫星、飞机、气球、地面 三角架等。 传感器:也称遥感器、探测器,是远距离感测地物辐射或反射电磁 波的仪器,如照相机、扫描设备、雷达等。
滑雪练习场
○新开发地区周围环境调查 ○地质分析 ○休闲设施的评估分析
利用标高数据来设计滑雪练习场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遥感与资源普查
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水资源等是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重 要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备注
矿产资源
遥感技术是随着工作平台、传感器和探测器的发展而发展的。
以下文字材料反映了现代遥感技术的哪些特点? 一张比例尺为1:35000的23cm×23cm的航空图片,可反映 出60多平方千米的地理景观实况; 一幅陆地卫星TM(专题制图仪)图像,其覆盖面积可达 34255平方千米。
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
陆地卫星Ⅴ、Ⅵ的运行周期为16天,即每16天可以对全球陆 地表面成像一遍;
数字卫星图像
▲
▲
▲ ▼
战斗模拟
所在地周围景观的立体 表示
海外信息
○能随时提供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 事件以及热门话题的照片
地图制作
○地图的制作(平面/立体地图等) ○地图的定期更新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平面地图
标高地图
农林水产业·资源的管理
75%
80%
90%
'作況指数
○作物生长状况分析 ○作物受害原因的早期发现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系统的工作过程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2)遥感类型
按运载工具分: 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 按辐射源分: 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 按电磁波的波谱范围: 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
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
按应用领域:
遥感卫 星
(二)遥感技术的原理: 分析地物对电磁波的反射情况
树木 水体 草丛 裸露的地表 路面 建筑物
一、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进行地物判读的原因?
几种地物的反射波普曲线
不同地物在同一波段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 波段反射率也不同,由此导致其波谱特征不同。
一、遥感技术 (三)遥感技术发展
第一架照相机拍摄的第一张风景照片就可以称为遥感,是利用近地面平 台成像遥感,利用气球作为遥感平台是对近地面遥感的进一步发展;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三)遥感影像的判读 遥感影像分为黑白影像和彩色影像两种
(1)黑白影像 遥感黑白影像图
林地与草地
两层别墅区
草地和林地颜色较深, 建筑物为灰白色。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实物图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三)遥感影像的判读 (2)彩色影像
真彩色
假彩色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真彩色:相片的色彩与天 然实物的色彩十分接近。
20世纪初第一架飞机诞生、1915年世界上第一台航空摄影专用相机产 生,标志着航空遥感技术产生,但航空遥感最早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领 域,直到1920年以后航空遥感才开始在民用领域得到应用;
一、遥感技术 (三)遥感技术发展
1957年,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升空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时代, 随后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行器发回第一张地球影像图,标志着太空遥感 (航天遥感)时代到来。
○经济发展预测 ○水分补给状况监视 ○农业分布/作物管理
○海洋环境的调查
建筑业,设施等的管理
○机场,港弯设施等的建设规划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调查,来
确定的安全系数 ○调查由地形数据而设计的
新设备的状况 ○无线中转站的设置场所的调查 ○道路,电线杆,上下水道, 煤气管道,天线等的维修管理
公共事业,房地产开发
○建筑物,道路等破损情况的把握
○火灾发生状况的把握
○紧急车辆经过道路的安排
R43
○地形变化的调查
三ノ宮
諮墻窟伏仇曝
环境、国土的管理
○土地利用状况的把握 ○城市建设规划 ○地下资源的勘察 ○环境破坏状况的把握 ○国有/私有土地的管理 ○河川管理
芦屋
娱乐
○汽车自动导航系统的立体表示 ○为各种模拟游戏提供真实背景图像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二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感技术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掌握遥感的概念、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遥感技术的发展和遥感的类型。 2.举例说明遥感在资源普查和环境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一、遥感技术
(一)遥感的概念
遥感(Remote Sensing,RS) ——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 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 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 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 海洋遥感、地质遥感、 农业遥感、林业遥感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2)遥感类型
遥感平台高度
航
天 >80 千 米
平
航台 高 空 ( 1 0 - 2 0 千 米 ) 中 空 (5-10 千 米 )
空 低 空 (<5 千 米 ) 平
台
航天遥感 覆盖范围大不受 领空限制,可进行 定期、重复观测
航空遥感 机动性强,可选择 传感器、飞行高 度、飞行区域等
地 地面目标
面
物
平
近地遥感 中高分辨率,操作 较为方便
台
各种遥感平台示意图
航空器——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包括气球、气艇、飞机、滑翔机、 直升机等。
航天器——用于航天飞行的飞行器。包括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 航天飞机、行星探测器等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