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五一街天元社区妇联公益性岗位先进事迹材
料
天元社区公益性岗位工作主要事迹如下:
一、加强社区公益性管理,实现岗位规范化.近年来,天元社区经过反复深入的调查研究,增设了社区再就业、扶贫助困、矫正帮教、吧监督、保洁、保绿、治安联防等社区服务性、公益性工作岗位,在上岗人员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毕业后未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民生志愿者),配合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了由社区书记负总责,各居委会主任、驻区企事业单位主管领导主抓的公益性岗位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工作制度.规定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在上岗期间必须按社区制定的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服从安排,自觉接受社区居民群众的监督.
社区现已将上岗的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上墙公布,便于居民了解、监督,促进公益性岗位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营造了政府、各部门与百姓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针对目前社区公益性岗位上的党员在公益性岗位人员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的实际情况,天元社区发挥这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社区党员服务站作为加强公益性岗位工作的有效载体和资源平台,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激发广大党员做好公益性岗位工作的政治热情,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快公益性岗位建设的步伐.在公益性岗位建设过程中,天元社区始终坚持先组建,后完善,以点带面,先易后难的工作方针,上下联动,相互促进,并将此项工作纳入社区整体规划中,统一研究、统一规划、统一部署.
1、依托社区再就业服务中心将公益性岗位工作延伸到驻区私营企业中去,努力扩大公益性岗位工作的覆盖面.1998年,天元社区设立了下岗再就业服务中心和扶贫帮困救助中心,由社区工作人员、劳保协管员、私营企业主、热心公益人士、老党员等从事公益性岗位,与驻社区非公企业(凯槟美丽城、万佳商务会馆等)等招聘外来务工人员的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关.
系,发动私营企业主任职再就业公益性岗位,使社区再就业工作实现了零的突破.
为帮助下岗失业职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天元社区依托社区资源(私营企业),多方寻求劳务信息,为下岗失业人员搭建就业平台,平均每年至少安排3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使驻街企业成为了全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基地.社区再就业、扶贫助困公益性岗位人员——天元社区党支部书记徐翠萍,热心社区公益事业、为百姓服务已被传为佳话.
天元社区居民生活困难的较多,随着下岗失业人员每年都在增加,每次入户她都详尽了解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然后跑上跑下为他们拓宽门路,寻找就业机会.她主动与私营企业主建立了融洽的个人关系,时刻关注相关单位招工情况,留心社区谋职居民的个人需求,为二者牵线搭桥.
几年来,社区中很多困难户家庭,在她的帮助和支持下重新走上了再就业和致富之路.其中有搞营运的、有开商店的、有开服装店的、有出水果摊的、有搞养殖业的,有做家政服务的……天元社区贫困家庭刘义峰和毕淑香夫妻俩在1997年同时下岗,家里有4口人,下岗后他们整天愁眉不展.
徐翠萍了解到她家的情况,除了开导她树立生活的信心外还私下里琢磨为她们寻求致富的出路.最后,徐翠萍经过反复的考察和研究建议他们搞养殖业,还帮助他们购进了优质种猪,解决饲料问题,并将自己养猪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她们.
当年,刘义峰家就养猪出栏20多头、鸡30多只、狗8只,获利7000多元.她以实际行动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天平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了最突出的位置上.
2、以扶贫帮困救助中心为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扶贫帮困作用,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公益性岗位人员-—凯槟美丽城酒店总经理刘洪娟等人亲自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倾听诉求,想实招,办实事.
先后开展了关爱女孩、关注贫困母亲、金秋助学、结对共建等献爱心活动,倡导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尚.几年来,她已对60余户特困家庭和弱势群体进行了帮扶,捐赠米面50余袋、油50余桶,为贫困大学捐款两万余元,使特困人群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社区党、妇联组织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3、拓宽公益性岗位选人用人渠道,积极促进社区矫正工作走向深入.为加强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力量,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天元社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