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丽泽中学张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
找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
生的空间想象力,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来加深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可分性,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善于想
象、敢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原子的结构及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以及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学情分析】本课题是学习化学的理论基础。
对学生而言,研究一种看不见的粒子的构成会有很大困难。
因为学生缺乏粒子的观点,在第三单元学习水的组成时,借助水电解的微观解释图片或动画,从感性上可能会认为原子是一种实心球体。
本课题要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概念、知识和方法,以及观察物质的独特视角,即通过宏观物质研究其元素组成和微观结构,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为认同“物质是可分的”
辩证观点奠定一定的基础。
学生主要的困难是缺乏微观想象力,对原子的理解是实心球体,对原子构成粒子的种类、带电量和电性主要靠记忆,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教学过程】
过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科学家不但打开了原子的
大门,而且发现小小的原子内部结构十分复杂。
科学实验
证明在原子中心还有一个原子核。
原子的结构究竟怎样
呢?
学习兴趣
【播放动画】动画部分内容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球体,一些粒子围绕球体在高速旋转运动。
通过观看动画,加深对原子结构的了解。
【讲述】原子很小,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体积相比,相
当于乒乓球跟地球的体积之比。
原子核比原子的体积又小
得多,若把原子比成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
于一只蚂蚁。
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
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原子核的体积约占原子体积的几万亿
分之一)
想象
【板书】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原子(电中性)
核外电子(-)
【讲解】原子核的质量几乎是整个原子的质量,原子核虽
小,但还可以再分。
现代原子能的利用、原子弹的爆炸,
就是利用了原子核裂变所放出的巨大能量。
那么原子核又
是怎样构成的呢?•实验证明: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
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其中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
如:
碳原子
【讲解】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每个
电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板书】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
正电荷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讲解】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
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
【投影】表4-2 几种原子的构成【提问】1、是否所有原子中都含有中子?
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
序号之间有何关系?
3、中子数与质子数一定相等吗?
4、为何原子不显电性?讨论问题,提高分析能力
【板书】原子组成中的规律:
板书设计: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组成中的规律:
5、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核电荷数”
6、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序数
7、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原子中不一定都含有中子(氢原子中无中子)
二、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即:
x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2
1
一种碳原子的质量原子的实际质量
一个x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课堂评价练习】
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粒子
B.原子是一切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有两种不同的氧原子,一种核内有8个质子、8个中子,另一种核内有8个质子、 9个中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 )
A .核外电子数
B .核电荷数
C .原子的质量
D .原子带电量 3.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和镁的原子质量之比为 ( ) A. 1:1 B. 1:6 C. 2:1 D. 1:2
4.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中含有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 ) A .水银 B .硫磺 C .铁粉 D .镁条 5.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
-15
s )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
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 )
A.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 B.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 C.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 D.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
6.已知一种碳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质量是1.993×10-26kg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88×10-
26kg ,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为 。
7.英国科学家、被称为“原子之父”的道尔顿(J·Dolton)于19世纪初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道尔顿在其著作中指出: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极其微小、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这些粒子间通过引力互相结合,我们不能创造原子,也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现的变化,无非是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分开的原子结合起来。
”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对他这段话作出正确的评价。
8.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