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幼儿常见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婴幼儿常见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三、案例分析婴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一、婴幼儿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
(一)、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1.健康的概念: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健康”新概念:一个人只有在躯 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 的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 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 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 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 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婴幼儿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分析与对策
一、婴幼儿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
(一)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1. 健康的概念: 2. 婴幼儿的心理健康的内容: (二)婴幼儿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 1. 婴幼儿期的概念: 2. 婴幼儿期最容易发生各种身心健康问题
二、婴幼儿期的心理卫生问题
(一)什么是心理卫生 (二)婴幼儿期主要的心理卫生问题
二、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 题的方式和方法
(一)重视知行统一,把幼儿的心理健康 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中 (二)加强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力度, 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三)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加强教师的心 理维护,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注重家园教 育的一致性
讨论、思考:
1、请仔细分析宝宝说谎的心理原因,说说采取哪些相应的 教育措施? 2、想要让孩子不撒谎,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分析: 只要仔细分析宝宝说谎的心理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教育措 施即可。 1.父母无须多加关注的正常说谎现象 (1)想象力与现实混淆时,无意说谎。 (2)天真幼稚,无意说谎。 2.需要父母加以关注的说谎现象 (1)逃避惩罚时,有意说谎。 (2)模仿行为,有意说谎。 (3)想实现某种愿望时,有意说谎。

(二)婴幼儿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
1. 婴幼儿期的概念:婴幼儿期是指从出生至六、七岁这一时 期。 2. 婴幼儿期最容易发生各种身心健康问题。婴幼儿期是人 一生中身心各方面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婴幼儿期心理 发展的转折点最集中、最多的时期。因此,这一时期最 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偷生的孩子) 出生至1岁,婴儿很软弱,必须适应新的环境。 婴儿成长到1岁左右,开始经历人生的第二个转折。 3岁左右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三个重大转折期。 婴幼儿期是人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婴幼儿 的心理发展将会对日后的发展奠定最初的基础,这一时 期出现的心理问题如不及时的给以矫治,不仅会影响婴 幼儿对当时环境的适应,甚至会影响其未来对社会的适 应。
婴幼儿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分析与对策
调查
一来自哪里(城市或农村)?管理者
或教师?
二请思考选答案? 你所在的幼儿园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关注程 度 1重视 2稍有关注 3不关注
幼儿园实施幼儿
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过 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知行脱节现象 (二)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 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桥梁和依托 (三)忽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 (四)家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不同步 性
家长和教师怎么办:
告诉孩子咬人不是好的行为,教会他用别的方法发泄情绪
教给孩子正确、合理的解决问题和发泄坏情绪的办法,代替咬人 父母自己要反省是否出现了攻击性行为。并避免让孩子接触到暴力影像
(二)分组讨论案例问题 的形成及对策
案例一:“我真的是在说谎吗” ——宝宝谎言真真假假
一天,颜颜妈妈去幼儿园接颜颜回家,颜颜班上的小朋友告 诉颜颜的妈妈:颜颜说自己家里有好多只小乌龟,下了许多蛋; 周末妈妈带自己去动物园了;爸爸在法国开了一家服装店,店里 的衣服特别贵。颜颜妈妈很奇怪孩子为什么要跟小朋友说这些子 虚乌有的事情。 还有一次,从幼儿园回来的颜颜有点咳嗽,妈妈担心颜颜发 烧就追问她是不是冷,颜颜摇头。妈妈又问她是不是因为吃了很 多糖果而导致嗓子不舒服,颜颜瞪大眼睛对妈妈大声地说:“绝 对没有。”第二天妈妈送颜颜去幼儿园时,老师告诉颜颜妈妈, 颜颜的同班小朋友丽娜从家里带了很多巧克力,老师发现糖纸时 两个小姑娘已经各自吃了10多块了。妈妈听了非常生气,当着老 师的面斥责颜颜:“为什么说谎?”颜颜委屈地望着妈妈说:“我 怕妈妈打我。” 讨论、思考: 1、请仔细分析宝宝说谎的心理原因,说说采取哪些相应的 教育措施? 2、想要让孩子不撒谎,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一)分析婴幼儿吮手指、孤僻、咬人等 问题的产生和对策 举例龙龙吃手。
1.解密孩子成长过渡期的依恋行为
宝贝为什么总吃手
孩子为什么这样?
喂奶方式不当。孩子六个月前,如果母亲喂奶方式不正确,或速度太
快,未能满足孩子吸吮的欲望。肚子虽饱,但心理还未满足便吸吮手指代替。
孩子感到寂寞。看孩子的人只顾自己忙着做事,忽略了孩子与外界交流
6. 大小便习惯
训练小孩良好的解便习惯是心理卫生的一个重要课题。例:穿 尿不湿上幼儿园的女孩。午睡时自己穿尿不湿的中班女孩子。 在教室大便的男孩
7. 语言功能
如果幼: 未发现的耳聋男孩。纠正教师和家长的娃娃腔
8. 言语障碍
言语发育延迟是指小儿不能在预期发育年龄达到应有的言语 发育阶段 。言语发育延迟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器质性因素 包括耳聋、脑瘫、精神发育迟缓或婴儿孤独症等和心理社会因 素,例如隔绝、孤独引起的。
2. 婴幼儿的心理健康有其特定的内容,一般认为,包括如下内容: 具备正常的智力。这是指心理健康的婴幼儿应具备正常的注意力、记忆力、观 察力、想象力、思维力。 要有良好的性格特征。心理健康的幼儿性格应开朗,活泼,热情,愿与同龄幼 儿交往、不孤僻,较少敌对行为等。 情绪健康。有着较为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心理健康的幼儿应内心轻松愉快、 较少烦躁等不良情绪。 没有心理疾病。主要是指没有啃咬指甲、焦虑、口吃、遗尿、攻击性行为等, 这些现象都或多或少说明幼儿的心理存在着某些问题。上述四方面是婴幼儿心 理健康所应包含的内容,也是健康幼儿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婴幼儿期的心理卫生问题
(一)什么是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也称精神卫生,它是关于保护与增强人的 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与方法。心理卫生不仅能预防心 理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培养人的性格,陶冶人的情操, 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 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心理卫生的内容也不 尽相同。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一定的生理特点与心 理特点,并且出现与之相联系的心理问题。根据不同年 龄阶段的身心特点,有效地预防一些心理冲突的发生, 及时地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是个体心理卫生的主要目标。
3.巧妙阻止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谁惹我,我就要咬他
孩子为什么这样:
语言贫乏所致。孩子由于年龄太小,随着他们活动能力的增强,活动范围的 扩大,交往的需要快速增加。但由于言语贫乏,又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所 以他们常常用咬人等非常动作来表达他的情绪,或者引起别人的注意,以此 实现交往和表达意愿的目的。 为了发泄心中不满。孩子往往表现出强烈的“以自我中心”的思想。当他的 心里感到不满时,就会通过咬人来发泄。 为了引起大人注意。为了改变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有时会偏激地采取咬人等攻击性行为引起大人的注意。
4.进食习惯
小孩进食时,环境宜安静、舒适,避免情绪的纷 扰, 让孩子集中注意力进食,不要边吃边玩。此 外,应教小孩细嚼慢咽,不撒饭,饭前便后洗手, 以及使用餐具的能力。
5. 睡眠
从小应培养小孩自动入睡习惯。对不能自动入睡的,可以配合 轻轻拍拍、摇摇,哼点催眠曲之类动作,但不宜含奶头或咬衣 服、手指入睡。
2.独生子女的孤僻症 不合群的小男孩 蒙氏班不说话的女孩
孩子的孤僻心理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1.父母对孩子社交活动的过分保护和限制
在孩的子成长阶段,有的父母为了不让他招惹是非,就采取非常小心的态度 来教导与照顾孩子。
2.周围环境的影响
除了父母的教导之外,周围生活环境过于单一、封闭,以致性格最终变得孤 僻、不合群。
3.父母情感的缺失
情感缺失即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父母一定不能只是一味地满足孩 子物质上的需求,而忽视对孩子感情的关注,这将导致孩子形成情感上的冷 漠,逐渐走向孤僻。孩子缺少父母的爱,在日后自然会对社会和他人抱以冷 漠态度,这一现象也严重影响了孩子健康心理、健全性格的形成。

策:
1.要鼓励孩子多串门 2.正面引导对于兴趣过分着迷的孩子 3.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4.教孩子融入集体 5.邀请小朋友来家做客 6.消除各种不利因素
11.玩具的选择与心理卫生
玩具是发展孩子感知、语言、情感、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等心理功 能的教具。
12.独立性的培养
父母包办一切的想法和行为通常会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过分依赖的 “小皇帝”长大以后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很弱,缺乏自信和自尊,他 们心智的发展也将受到一定的损害。 例:盼盼小朋友的成长。
三、案例分析婴幼儿常见的 心理问题及对策
(二)婴幼儿期主要的心理卫生问题
1. 喂养、断奶对婴儿的心理影响
保证充分营养是促进婴儿心理发育的必要措施。 例: 贝贝班吃母乳的瘦女孩
2.婴幼儿拒食与偏食
纠正拒食、偏食,重点在训练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 的定量饮食习惯。
3.婴幼儿肥胖
避免肥胖,并不意味着要过分限制孩子的饮食,追 求苗条身材。要做到体重与身高和生长发育年龄相 一致,才符合健康标准。
9. 情感
婴幼儿的情感具有易感性、易变性、冲动性和脆弱性。由于神经系统 在婴幼儿发育尚不完善,其情感往往具有不稳定、易诱发也易向外表 达和不能控制的特点,即所谓情感的易感性、易变性、冲动性和脆弱 性。他们容易跟着别人哭或笑,且哭笑转换快,情感表达充分,毫无 掩饰。
10.保姆的选择
应该选择那种年纪较轻,精力充沛,有一定文化素养,性格开朗、活 泼、热情奔放的保姆。这样的保姆只要稍加指点,便可成为孩子言语 发展的启蒙教师。他们整天与孩子在一起,相互“交流”,可有效地 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但如果父母和孩子同保姆之间存在口音差异, 则可能妨碍孩子的言语发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