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珍爱生命-拥抱青春

珍爱生命-拥抱青春


二、青春凋谢:反抗绝望的自觉和勇气
杨元元自杀案:杨元元,女,上海海 事大学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1979 年11月出生于湖北宜昌市 ,6岁丧父, 和母亲、弟弟相依为命,2002年7月 毕业于武汉大学商学院经济学专业, 2002年8月-2004年8月在武汉现代英语 培训中心担任英语讲师 ,2004年9月2005年9月在武汉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担 任客户代表,2009年11月26日早上杨 元元在宿舍的卫生间用两条系在一起 的毛巾将身体悬挂在卫生间水龙头上, 半蹲着结束了自己的30岁。四本《中 国文学史》、《三字经》、还有一些 专业相关的书籍,以及已经被打包的 衣服是她留在大学里的遗物。
探索生命
讨论:生命意义的追问?
很多人会说:“生命的意义永远模模糊糊, 好像近在咫尺,却实际远在天边,让我们 捉摸不透。” 对意义的追寻,是人的生存方式,人之所 以成为人,就是因为人会去追寻存在的意 义与目标。关于生命的意义,不同的人有 不同的回答。
他们的回答:…… • 法国著名小说 家 狄更斯说: “当我们误用 生命的时候, 生命并无价 值。”
• 杨元元自杀让很多人沉重的质疑这一名言——知识改变命 运。在此,我们不对杨元元是否缺乏生命韧劲和责任担当 做任何评价,道德范畴的反思不是悲剧的本质启迪之所在。 在“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面前,杨元元彻底绝望了,她 的绝望时由两部分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这个社会的现实 铁一般的嘲笑了相信这句话的人:十几年应试教育学习的 知识在面对社会时成了脑袋中的脂肪;梦寐以求的大学成 了产品生产线;指引探索灵魂的师长只教会我们如何赚钱; 压抑的大学不在是知识和思想的海洋,而是扼杀天性、禁 区遍布、堕落郁闷的牢房;努力拼搏换来的结果不如“爸 爸是李刚”;两世轮回才能买得起今世的车和房„„另一方 面,最可怕的是杨元元对知识也彻底的绝望,孩子和洗澡 水被一同倒掉,帮我们认识现实、把握命运、改造自我、 改良社会的唯一工具和武器也被绝望彻底扼杀,那么一切 又怎么可能还有希望呢?
珍爱生命,拥抱青春
——电厂 15
青春是场生命的盛宴,每个人都经历过这场关于 生命的盛宴。在这场盛宴里,我们都哭过,我们 也都笑过。我们也都无奈徘徊过,我们也激情澎 湃过。人生就这样,在所有的不知不觉中,经历 着一场关于生命的,关于青春的盛宴。
因为青春,我们不需要把我们所有关于生命的本 质隐藏起来。因为青春,我们可以用尽我们的生 命来彰显我们的活力。因为青春,我们可以肆无 忌惮的消耗着我们的体能。

结束 他们是如何创造生命的奇迹的? • 感悟: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 • 都不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 • •

比尔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眼睛受了伤,视力不断下降,几个月后将完全失 明。妻子为了给他能见到光明的日子里留下点什么,决定把家具和墙壁 粉刷一遍。 油漆匠工很认真。他虽然是断了半只胳膊的残疾人,但他很快乐, 一边干活一边吹着口哨。一个星期后他完成了粉刷工作,期间也知道了 比尔的情况。 比尔对油漆匠说:“你天天那么开心,也让我感到高兴。”算工钱 时,油漆匠少算了100美元。 比尔不解:“你少算了工钱。” 油漆匠说:“我已经多拿了,一个即将失明的人还这么平静,你让 我知道了什么叫勇气。” 比尔却坚持要再给油漆匠100美元,他说:“我知道了残疾人也可 以自食其力,活得很快乐。” 为什么油漆匠自己少算工钱?为什么比尔要多付工钱?
• 法国的哲学家 阿尔贝加缪说: “作为一个存 在的人,人类 用生命的价值 和意义来说服 自己;人的存 在不是荒诞 的。”
• 毕淑敏说“人 生是没有任何 意义的,但你 要为之确立一 个意义。”
• 马克思说:“整 个人生就是一种 生命在从‘物化’ 到更高程度上的 ‘人化’这一过 程中不断扬弃和 超越,并最终在 这一过程中去的 作为生命意义的 ‘本质力量’的 确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