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思想
前言: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看完了《老子》以及《老子注释及评价〉这2本书。
我觉得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
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
如果这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我觉得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
然而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
因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
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
而我想谈谈的就是对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的一些认识吧!
关键词: 无为无为而治道家历史背景自身管理
(1)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历史背景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非常严重了,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面姓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
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
"(五十三章〉这几句话,道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
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穿着名贵的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如山,而农民却是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
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
无怪乎他要气愤的骂一句:"这简直是强盗头子"。
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
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
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
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五十七章〉"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
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
(2)对“无为而治“的理解
无为而治作为一个老子的思想体系,千百年被许多人进行理解和一个杰说,可以说千百人读就有千百人的不同想法,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
而我读了以后,我觉得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一种观点是: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
"
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效果。
这和第三章所说的:"为无为,而无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
"为无为, 而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道的。
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前进。
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一一乱为、妄为。
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 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私欲。
因而,老子又叫人不要妄为、不要贪、不要争夺、不要占有、不违背规律。
(3)“无为而治”的思想与我自身管理的结合
作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作为一个学生会的部长,我觉得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还是比较切合我自身的实际的。
因为我觉得我自己作为一个在学生会作了那么长久的学生工作,基本上对学生会的一个内部的工作情况以及各个操作流程都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而且发展到现在我们的部门的话,“无为而治“的思想真的可以很好的可以跟我对我们部门的实际管理做一个很好的结合。
我们部门发展到现阶段,成员众多,而且各个方面正慢慢成长起来,包括了我现在的副部长,以及老的一届干事等。
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部长的话,很多的事情我应该从“无为而治“出发去做,任他们自由发挥,自己做主,自己在成长中锻炼自己,而我也不应该过多的干涉他们的工作,更应该让他们去把握。
但我觉得还应该做到的一点就是我“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管,而是应该扎住重点,对他们的指引也只是一个观念上的一个指引,一个技术上的指导,重点地还是让他们在锻炼中得到成长,得到应有的锻炼。
而我想,我的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也应该能够得到对我们部门的成员的积极性的提高也是有一个质的飞升,而我的做法相信也是一种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表现。
而我觉得这种管理方式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就说治理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就像煮小鱼一样。
只能将调昧、火候放得适中,文火烹煮、不急不躁:这样煮出来的东西,色鲜味美:如火候不对,调味不对,心烦躁,下锅后急于翻动,东一下、西一下("有为),最后煮出的东西色、香、味什么都设有了,肉也碎了。
我管理我的部门,辅导员管理我们这班学生,学校管理全校师生,以及统治者治理国家,企业领导者治理企业,道理跟烹煮小鱼一样,不要常常翻弄。
因为,国家几亿人,一个企业几十人至上万人,如果制度朝令夕改,老百姓就无法适应,大家的行为无所适从,不知该做什么才好:人心即乱,社会就大乱。
如果制度稳定,职工就心情稳定.就会专心于工作.做出成果。
而且这个也是“无为而治“的精髓所在了。
在管理这方面,我个人觉得“无为而治”的确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管理方式,坚决拥护“无为而治”,好样的!
参考书目:《老子》《老子注释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