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生儿黄疸护理PPT课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黄疸护理PPT课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ppt课件
体温改变的危险:体温过高
潜在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 知识缺乏(家长)
15
三、预期目标
怎 样 黄护 疸理 患 儿 ?
16
四、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生理性黄疸早开奶,母乳喂养。病理性 黄疸积极治疗。尽早开奶诱导正常菌群, 通畅大便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同时避免 低血糖发生,有助于黄疸程度减轻。 保持安静,耐心喂养,控制输液速度, 禁止快速度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 障暂时开放,导致胆红素脑病。
病 理 性
4、黄疸的表现
1、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ABO血型不 合,其次是RH血型不合。表现为24小时 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易并发胆红素 脑病。 2、新生儿胆道闭锁:大便颜色浅黄色 →灰白色 3、母乳性黄疸 :一般母乳喂养后4-5 天出现。 4、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9
胆红素脑病
概念:当胆红素大于342umol/L者可因脂溶 性胆红素过多而透过血脑屏障使脑细胞受 损、变性、坏死,称胆红素脑病。
11
角弓反张
12
5、心理社会状况
家长对本病的病因、病情及可能出现的预后 认识不足,可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或者担心 素,血清结合胆红素浓度测定
血常规 母婴血型测定 血清特异性血型抗体检查 肝功能检查
14
二、护理诊断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25
五、护理评价
26
谢谢!
27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1
看一看! 想一想!
2
案例分析
新生儿,男,出生后3天,皮肤、巩 膜出现黄染,精神、食欲尚好,大便黄 色糊状,查血清胆红素浓度128umol/L, 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黄疸。问题导向:作 为护士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其进行 护理评估?该患儿存在哪些护理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护理?
5
(3) 肝功能不成熟 肝内Y、Z蛋白(载体蛋白)含量低 肝内尿酐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量低和活性 差 肝细胞将结合胆红素排泄到肠道的能力差 (4) 肠肝循环特点 肠内缺乏正常菌群 肠内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 (5)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
6
新生儿肝炎—乙型肝炎病毒、巨细
感染因素 2、
19
20
21
22
换血疗法
治疗新生儿高胆最迅速且有效的方法,
是目前唯一的抢救手段。
目的:
①换出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 轻溶血; ②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 止核黄疸; ③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 竭。
23
24
5健康教育
向家长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预后,消除家长担
心,积极配合治疗。 宣传妊娠期保健知识,知道孕妇预防和治疗感 染性疾病,避免新生儿肝炎、败血症等发生。 对于新生儿溶血病史孕妇,做好产前咨询及孕 妇预防性治疗。 母乳性黄疸科从隔次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 喂养,黄疸严重暂停母乳喂养,消退后回复喂 养。
17
2、对症处理
3、病情观察
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面色、精神状态、注
意肝脾肿大。 观察皮肤黏膜、巩膜色泽等情况,注意黄 疸进展情况。注意神经系统表现。
18
4、治疗护理
蓝光疗法 协助换血疗法 适用于严重新生儿溶血 病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 遵医嘱用药 协助医生做好预防缺氧、感染、 脱水、低血糖、酸中毒的 护理
胞病毒
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毒素(破坏
红细胞及损害肝功能)
新生儿溶血病
原 因
新生儿胆道闭锁
非感染 因素
母乳性黄疸 其他: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6-PD)缺陷病、药物性黄疸等
7
3、分类
分类
生 理 性
临床表现
①一般情况良好; ②足月儿:生后2~3d出现,4~5d达高峰,5~7d 消退; 早产儿:生后3~5d出现,5~7d达高峰,7~9d消 退,最长延迟至3~4w。 ③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5mg/d1); ④胆红素界限:足月儿<13mg/dl,早产儿<15mg/dl ①出现早:生后24h内出现 ②程度重进展快 ③持续时间久:足月儿>2w,早产儿>4w ④黄疸退而复现 8
10
临床表现
1、警告期:反应差、嗜睡、肌张力减弱,持 续约12-24h。 2、痉挛期:凝视、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 尖叫、惊厥等。持续约12-48h 。 3、恢复期:反应好转,肌张力逐渐恢复,持 续约两周。 4、后遗症期:常发生在出生后2个月或更晚 出现,表现为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等, 此外还有脑瘫、智力落后等。
3
定义
Neonatal jaundice) 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胆红 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皮肤、巩膜等 黄染现象。 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
新生儿黄疸(
4
一、护理评估
1、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
胆红素生成过多 红细胞破坏过多:氧分压增高、寿命短 肝脏、骨髓红细胞前体多
(2) 血浆白蛋白联接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早产儿白蛋白含量少(胎龄越小,白蛋 白含量越低,联结胆红素含量越少。) 酸中毒减少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