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黄疸 PPT课件

新生儿黄疸 PPT课件


频率 苍白 水肿 黄疸 肝脾大 第1胎受累 贫血 直接coombs’
Rh 不常见 显著 较常见 重度 显著 很少 显著 阳性
ABO 常见 轻 常见 轻—中度 较轻 约半数 轻 改良法阳性
母乳性黄疸
breast milk jaundice
母乳性黄疸分型
早发型
迟发型
黄疸出现时间 黄疸高峰时间 黄疸消退时间
生后3~4天 生后6~8天
生后5~7天 生后2~3周
2~3周
6~12周
病因
尚未明确,可能与胆红素的 肠肝循环增加有关。
诊断
目前尚无实验室检测手段赖 以确诊,可先排除其他引起黄疸 的原因。
预后
以往认为良好,但有报道 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
围产因素
➢病理分娩 ➢围产期缺氧 ➢催产素 ➢妊高症 ➢高危儿
持续或间歇光疗
光疗指征:
任何原因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达指标 ➢有核黄疸高危因素放宽指征 ➢换血前后
光疗注意事项及副作用
➢眼、生殖器的保护 ➢温度、湿度、水分 ➢可出现发热、腹泻、皮疹,可逆
换血疗法--指征
➢确诊溶血病,出生时脐血Hb<120/L, 伴水肿、肝脾大、心衰
➢血清胆红素重度升高 ➢有早期核黄疸症状者,不论胆红素高低 ➢早产儿前一胎病情严重者,放宽指征
临床特点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 达高峰,血胆红素<12.9mg/dl),7~ 10天消退。
➢早产儿:3~5天出现,黄疸较重,血胆 红素<15mg/dl),消退也慢,可延长至 2~4周。
病理性黄疸
➢ 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胆红素>6mg/dl ➢ 足月儿胆红素>12.9mg/dl,早产儿>15mg/dl. ➢ 血清结合胆红素>2mg/dl ➢ 胆红素每天上升>5mg/dl ➢ 黄疸持续时间长,>2~4周,或进行性加重,
临床分期
➢警告期 ➢痉挛期 ➢恢复期 ➢后遗症期
后遗症:四联症
➢手足徐动症 ➢眼球运动障碍 ➢听觉障碍 ➢牙釉质发育不全
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常见的病因
新生儿溶血病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发生机理
母婴血型不合→胎儿RBC经胎盘 入母体→母血型抗体再入胎儿循环→ RBC破坏。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一般感染中毒症状
➢不吃、不哭、不动; ➢面色欠佳,精神萎靡,嗜睡 ➢体温异常(发热多见于足月儿,早产、
药物疗法
(一)酶诱导剂 ➢苯巴比妥 ➢尼可刹米
(二)减少游离胆红素
白蛋白:1g/kg, 或血浆,25ml/次,可 给1~2次。
(三)抑制溶血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阻断Fc受体来抑制 溶血,1g/kg,6~8小时内持续静滴。
母乳性黄疸处理
早发型:
频繁喂乳,监测胆红素,达指征光疗
迟发型:
胆红素>15mg/dl停母乳; >20mg/dl光疗
临床表现
黄疸2~3天出现,5~6天高峰, 中等程度。
诊断
注意询问病史
感染因素
依病因不同黄疸出现时间不 同,宫内感染黄疸出现早,生后 感染略晚,伴随感染的各种表现。
高胆的治疗
目的:防止发生核黄疸
治疗方法
➢光疗 ➢换血 ➢药物
光疗 phototherapy
➢原理:光分异构作用 ➢方法:单、双面蓝光灯,
新生儿黄疸
本课目的
➢ 鉴别生理性、病理性黄疸 ➢ 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常见病因及特点 ➢ 治疗目的,有哪些方法
新生儿黄疸
生理性 病理性
生理性黄疸
physiological jaundice
指单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 谢特点所致的无临床症状的黄疸。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胆红素生成增加 ➢肝细胞摄取胆红素能力低下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结合力不足 ➢肝细胞对胆红素排泄障碍 ➢肠肝循环的特殊性
或退而复现。
分类(一)
按发病机理分为: ➢ 胆红素产生增多 ➢ 代谢障碍(摄取、结合) ➢ 排泄障碍
分类(二)
按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增高程度分为: ➢ 高结合胆红素血症 ➢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高胆)
新生儿黄疸
生理性
病理性
高结合 胆红素
血症
高未结合 胆红素
血症
高胆诊断标准
➢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0.6μmol/L (12.9mg/dl)
产后பைடு நூலகம்染:
➢途径:脐、口腔、乳腺、皮肤、 粘膜、呼吸道、消化道。
➢医源性:雾化、吸痰、暖箱、呼 吸器、各种导管、插管。
发病机制
➢皮肤粘膜屏障 ➢血脑屏障 ➢淋巴结、补体、中性粒细胞功能 ➢sIgA↓,呼吸道、消化道易感染
临床表现
• 早发型:< 7d,常为围产因素引起。 以大肠杆菌多见。
• 晚发型:> 7d,多为生后感染因素, 以金葡菌及绿脓杆菌多见。
Rh、RBC系统最常见。
Rh血型不合组合
➢ 母Rh (-)、子Rh (+) ➢ 母Rh(+),由抗E、抗C引起 ➢ 第一胎少发
ABO血型不合
➢母O型、子A、B型 ➢A-B、B-A组合 ➢可发生于第一胎
临床表现
➢胎儿水肿 ➢黄疸 ➢贫血,可致晚期贫血 ➢肝脾大 ➢核黄疸
Rh与ABO溶血病的比较
➢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6.5μmol/L (15mg/dl)
鉴别病因
依据: ➢病史 ➢黄疸出现时间、伴随表现 ➢体检 ➢辅助检查
黄疸出现时间、伴随表现
➢24h内:Rh、ABO溶血病,宫内感染 ➢2~3d:生理性;重而持续不退病理性 ➢4~5d出现或加深:感染、胎粪排泄延迟 ➢消退延迟或持续加深:母乳性、感染性 ➢尿黄、便白:胆道梗阻、肝炎
体检
➢结合胆红素↑,呈暗绿色或阴黄 ➢未结合胆红素↑,呈桔黄色或
金黄色 ➢有无贫血、肝脾大、水肿
胆红素脑病
bilirubin-encephalopathy
(核黄疸 kernicterus)
概述
➢未结合胆红素重度升高时,游离 胆红素浸润脑组织引起损害。
➢易侵犯基底核。
高危因素
➢胆红素浓度 ➢血脑屏障成熟度 ➢缺氧、酸中毒 ➢低血糖、低体温、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
neonatal septicemia
定义
细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 产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性感染。出 生体重越轻,发病率越高,存在 地区差异。
病原菌
➢病原菌变迁,因地区和年代而异。 ➢以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为大肠
杆菌等G-杆菌。近几年条件致病 菌感染日渐增多。
感染途径
➢产前感染:羊水穿刺、宫内输血等 ➢产时感染:胎膜早破、消毒不严、 ➢产后感染:最常见,尤其金葡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