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商务礼仪精品课篇一:湖北精品课程湖北省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号召,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XX-20XX年以来湖北全省高校共建设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950余门。
据不完全统计,湖北省这950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中有超过400门课程由天空教室精品课程软件提供技术支持,注重课程建设、展示和日常教学相结合,强调实际共享效果。
另外,湖北省教育厅为了整体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全省高等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自20XX年起,依托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对20XX-20XX年995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进行了分类收集、整理。
其中,各类文件数量45896个,其中视频3028个,共810g资源,供全省高校广大师生免费在线浏览。
在精品课程资源集中共享取得一定效果以后,20XX年以来,湖北省各高校开始在中国数字大学城这一开放式云教学平台上开设专区,搭建校内课程共享服务平台,在使精品课程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开放共享的同时,将网络教学纳入到精品课程的日常建设中,同时通过独特功能设计保护了课程团队的知识产权,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好评。
篇二:5旅游交际礼仪精品课程之主要客源国礼俗精品课程之:主要客源国礼俗课题:主要客源国礼俗课型:新知课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及酒店从业人员了解世界各国的传统节日与习俗。
知识教学目标: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及酒店从业人员掌握如何尊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区域人民的传统与习俗的礼仪。
技能教学目标: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及酒店从业人员能够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在社交中更好地把握多种交际礼仪技能。
思想教学目标:在学习亚洲、美洲、欧洲地区等地区的主要客源国礼仪的基础上,掌握这些国家的礼仪与禁忌。
教学重点:掌握亚洲、北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地区其他客源国的风俗人情。
教学难点:亚洲、北美洲、大洋洲、欧洲地区客源国的文化习俗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步骤:第一部分:导入新课本课堂主要讲述亚洲、北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客源国及地区礼仪,通过本章学习让我们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要了解我国主要客源国历史文化背景,熟悉各自的节庆习俗、饮食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掌握主要客源国的礼貌礼节及禁忌。
第二部分:授课方法、板书内容、讲授新课内容授课方法:本堂采取理论讲授及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如板书、图片、等多种教学手段。
讲授以简明为原则,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用来组织学生学习、分析和讨论大量的案例,拓宽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及酒店从业人员的思维能力,指导和启发学生在了解我国主要客源国历史文化背景、节庆习俗、饮食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之外,要掌握主要客源国的礼貌礼节及禁忌。
此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课内练习,以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礼节知识及礼节要领技巧。
课下布置适量课外作业,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讲评。
本课堂板书内容:1、亚洲是世界上较早的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
2、三大宗教:3、北美洲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良好,经济发展迅速4、欧洲文化古迹多、工业相当发达,国民生活水平高,5、非洲人勤劳、智慧,也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讲授新课内容:第五模块主要客源国礼俗风俗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长期沿袭下来的各种习惯的总和。
是群众自发重复的行为。
例如通行的劳动方式和手段,在同一社会范围内反复出现的社会政治活动方式、婚姻家庭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人们相互关系的方式以及宗教礼仪等,都构成一种风俗。
习惯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需要,是维护风俗并将其传给下一代的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约50多亿,分属于2000多个大小民族。
由于各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历史沿革、社会制度的不同,因而有着各自独特的礼节风俗习惯和生活特点。
了解世界各民族的风俗和习惯及礼节,不仅能帮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且更能寓哲理于情趣之中,使我们能透过风俗习惯的表象,深化对不同民族心理素质的认识,深化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我们开展对外联络,扩大经济贸易,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前提。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使加入旅游行列的民众越来越多,因此,世界旅游组织下设6个地区委员会,即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委员会、中东地区委员会、南亚地区委员会、非洲地区委员会、美洲地区委员会、欧洲地区委员会。
我国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主要接待国之一。
第一节东亚太旅游区礼仪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简称东亚太地区,主要包括东北亚(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等)东南亚(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和大洋州(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国家和地区。
亚洲是世界上较早的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
而东亚太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丰富的、各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社会旅游资源。
中国古代文明在此地区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历史上曾经形成汉文化圈。
大洋洲是世界上第七大洲,是由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许多多岛屿组成的。
16世纪前,这里人烟稀少,有土著人居住。
后来随着英国和其他欧洲移民的迁居,大洋洲诸岛就成了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殖民地。
现在,这一地区大多数国家已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其中最先独立的是拥有世界珍稀动物袋鼠、驼鸟、鸭嘴兽和黑天鹅的澳大利亚。
一、日本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由群岛组成的国家。
面积377800平方公里,人口12731万,几乎全是大和民族,居民主要信奉神道教和佛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首都东京。
国花为樱花。
《君王的朝代日语为国语》。
货币名称为日元。
日本是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能力和国民生产总值均居世界前列。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联邦,友好交往有2000多年的历史。
日本至今还保留着浓厚的我国唐代礼仪和风俗。
1972年9月29日同中国建交,1978年8月,中日两国政府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使两国的和平友好互助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节庆习俗日本的主要节日有元旦,其庆祝方式相当于中国的春节。
除夕前人人要洗澡。
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吃过年面,半夜听钟声“守岁”,各寺庙钟声齐鸣,响108下,据说可以消除108个魔鬼。
元旦早晨吃年糕汤,下午全家出动去亲友家拜年。
成人节(1月15日),按日本法律规定,年满20周岁为成年。
儿童节有男孩子和女孩子之分,女孩子节(3月3日)又称“雏祭”,凡有女孩子的家庭要陈设穿着民族服装的玩具女娃娃。
男孩子节(5月5日)旧称“端午节”,过去与我国端午节相似,门上挂菖蒲叶用来驱鬼。
家家户户吃糕团或粽子。
有所不同的是,节日里凡有儿子的家庭,家门外要挂上各色大小不一的鲤鱼旗,大的鲤鱼旗代表大男孩,小的鲤鱼旗代表小男孩,家里有几个男孩就挂几面鲤鱼旗。
樱花节(3月15日至4月15日),在此期间日本各地樱花盛开,男女老幼纷纷参加游园赏花活动,并饮酒跳舞,迎接春天的到来。
敬老节(9月15日),这一天人们都到退休的老人家中表示慰问,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一种尊重老人的风尚。
文化节(11月3日),政府对知识分子的慰问和授勋活动一般在这天举行,以示对知识分子在发展国家文化方面的贡献。
(二)礼貌礼节日本人总的特点是勤劳、守信、遵时、生活节奏快、工作效率高、民族自尊心强。
日本是一个以注重礼仪闻名的国家。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非常讲究礼貌,注重礼节,还形成了某种礼仪规范。
如:凡对客人、长者和上级都要用敬语讲话,初次见面时要鞠躬,问候礼是30度,告别礼45度。
鞠躬要脱帽,眼睛向下,表示诚恳亲切。
初次见面,只是鞠躬,交换名片,一般不握手,如果是老朋友或比较熟悉的人就主动握手,甚至拥抱。
如遇女宾,女方主动伸手才可握手,但不要用力或久握。
日本人一般不愿在走廊中拉着客人长谈,喜欢在休息室或房间谈。
吸烟时应先征得主人的同意,以示尊重。
日本人比较注重仪表,在正式场合一般穿礼服。
和服是日本传统的民族服装,在隆重的社交场合或节庆时她们会穿和服出席,在天气炎热时,主人未请客人宽衣时,不要随便脱衣。
如需要宽衣,应先征得主人的同意。
一般场合不允许穿背心或赤脚,否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
(三)饮食习惯日本人的饮食习惯与我国人民有许多相似之处。
他们早餐喜欢吃稀饭,午餐和晚餐吃米饭,副食主要是蔬菜和鱼类。
日本人爱吃鱼,如蒸鱼、生烤鱼、炸鱼片、鱼片汤等,但都要把骨刺去掉。
他们还有吃生鱼片的习惯,吃时一定要配辣根,以便解腥杀菌。
日本人爱吃面酱、酱菜、紫菜、酸梅等。
他们在吃冷菜时,喜欢在装好盘子后再在冷菜上撒一些芝麻菜末、生姜丝、白酱等。
这主要是用来点缀和调味,同时也作为这盘菜没有动过的标志。
日本人喜欢吃清淡的菜,忌油腻,爱吃味鲜带甜的菜。
还爱吃牛肉、鸡蛋、清水大蟹、海带、精猪肉、豆腐等,但不喜欢吃羊肉、肥肉和猪内脏。
日本人喜欢喝酒,一般喝日本清酒、我国绍兴的绍兴酒(喝时要温热)、英国的威士忌、法国的白兰地等。
喜欢吃我国广东菜、北京菜和上海菜等。
日本人吃水果偏食瓜类,如西瓜、哈密瓜、白兰瓜等。
(四)禁忌日本人忌荷花图案,认为是妖花,忌绿色,认为是不祥之兆,忌“9”、“4”等数字,因“9”在日语中发音和“苦”相同,赠送礼品时,切勿赠数字为“9”的礼物,否则会产生误会,以为你把他看作强盗。
“4”的发音和“死”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