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浅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浅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10历教1班肖芳 26摘要: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源头,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而罗马则展现着欧罗巴文明的辉煌。

古希腊的建筑开欧洲建筑的先河,从兴起到成就的顶峰,发展成自己的建筑风格—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罗马在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的同时,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出一种新的建筑风格。

因此,两者既有相同点,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关键字: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柱式一、古希腊的建筑古风时期,古希腊的建筑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形式:爱奥尼亚人城邦形成了爱奥尼亚式建筑,风格秀雅;多立安人城邦形成了多立克式建筑,风格雄健有力。

到公元前6世纪,这两种建筑都有了系统的做法,称为“柱式”,柱式体系是古希腊人在建筑艺术上的创造。

①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最意味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多立亚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而且更准确的说,是一种建筑规的风格。

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的建筑。

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希腊神庙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

古希腊人的生活受控于,所以理所当然的,古希腊的建筑最大的最漂亮的都非神殿莫属。

古希腊人认为,神也是人,只是神比人更加完美,他们认为供给神居住的地方也不过是比普通人更加高级的住宅。

所以,希腊最早的神殿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

后来加入柱式,即神殿前面门廊是由四根圆柱组成,以后又发展到“前后廊式”,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廊式又演变称希腊神殿建筑的标准形式—“围柱式”,即长方形神殿四周均用柱廊环绕起来,并且正立面和侧立面的柱子的关系为N和2N+1。

建筑作为一门有原理、有规则,有计算的科学,是在希腊人手中建立的。

古希腊人又是一个追求美得民族,建筑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在他们这里得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统一。

在地中海的下,他们的神庙熠熠生辉,他们就在这样的广场、剧场、城市中谈论哲学、欣赏悲剧、实现留给人类历史的一段传奇。

古希腊的建筑从公元9世纪起,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在公元5世纪的古典文化时期达到成熟,产生了雅典卫城这一伟大的、永恒的杰作。

公元前5世纪在纪念希腊人战胜波斯侵略者而建造的雅典卫城,达到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的最高水平,是西方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

至今仍是建筑界、考古界、艺术界人士以及热爱古典文化的人们的顶礼膜拜的圣地,也是现代希腊人的骄傲。

雅典卫城,也称为雅典的阿克罗波利斯,原意为“高处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雅典卫城遗址位于今雅典城西南,建造在海拔150米的石灰岩山岗上,是祭祀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神圣地,自战胜波斯入侵后,更被视为国家的象征。

迄今保存下来的大量珍贵遗迹,集中展示了希腊古代的文明。

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编号为545—003,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为:“文明、神话、在希腊兴盛了一千多年。

阿克罗波利斯包含四个古希腊艺术最大的杰作—帕特农神庙、通廊、厄瑞克俢姆庙和雅典胜利神庙—被认为是世界传统观念的象征。

②帕特农神庙有“希腊国宝”之称,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神的主神庙,建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公认是多利亚建筑发展的顶峰。

神庙的主题建筑为两个大厅,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带6根多利亚圆柱的门廊,东边的门廊通向殿。

基座台基的棱线向上拱起成弧线形,东西端中部高起60毫米,南北两侧的棱线中线出高起110毫米。

檐口、檐壁的水平线也做了类似处理,有效地防止了中部下陷的感觉。

其他如柱身轮廓有卷杀和收分,尽端开间稍小,角柱稍粗,以避免在天空背景下会显得细小的错觉,使建筑形象稳定、平直、丰满。

但这一艺术杰作,于公元5世纪被东罗马帝国皇帝搬走后失踪,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一大憾事。

厄瑞克修姆庙位于帕特农神庙的对面。

这是一座爱奥尼亚式的神殿,建于公元前421—前405年,是培里克斯制订的重建卫城山计划中最后完成的重要建筑。

神庙因其形体复杂和精致完美而著名。

它的东立面由6根爱奥尼亚柱构成入口柱廊,西部地基低,西立面在4.8米高的墙上设置柱廊。

西部的入口柱廊虚实相映。

南立面的西端,突出一个小型柱廊,用女性雕像作为承重柱,是这座神庙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古典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胜利神庙,建于公元前449—前421年,是爱奥尼亚式建筑,很小,台基面积5.38×8.15米,前后各根柱子,大约是为了适合于它所供奉的神灵,也为了和多利亚的山门调和,柱子比较粗,是爱奥尼中少有的。

檐壁上一圈全长26米,高43cm的浮雕和基墙上沿1米高的女儿墙外侧的浮雕题材都取自反波斯侵略战争的场面。

胜利神庙是希波战争后第一个着手设计的建筑物,它的命意、它的选址、它的构图、它的装饰都是为了庆祝卫国战争胜利的主题,把这种纪念永恒的保存下去。

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另一个杰出的创造就是剧场。

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致力于自我分析,并当众把它表现出来的民族,那就是希腊人。

悲剧和喜剧是他们本性的最现实的和最伟大的表现,也是戏剧艺术的基础和最高成就。

根据所遗留下来的希腊建筑,我们可以归纳出古希腊建筑的几大特点:第一特点是:平面构成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厅堂,大殿,周围是柱子,可统称为环柱式建筑。

这样的造型结构,使得古希腊建筑更具艺术感。

因为在的照耀下,各建筑产生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与其他封闭的建筑相比,的照耀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加强了希腊建筑的雕刻艺术的特色。

第二特点是:柱式的定型。

共有四种柱式:1. 多立亚柱式,2. 爱奥尼克柱式,3. 科林斯式柱式,4. 女郎雕像柱式。

这四种柱式是在人们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后面的柱式总与前面柱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柱式的发展对古希腊建筑的结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后来的古罗马,欧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三特点是:建筑的双面披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

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

第四特点是: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

所以,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其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

第五特点是: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

希腊的建筑与希腊雕刻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可以说,希腊建筑就是用石材雕刻出来的艺术品。

从爱奥尼克柱式柱头上的旋涡,科林斯式柱式柱头上的由忍冬草叶片组成的花篮,到女郎雕像柱式上神态自如的少女,各神庙山墙檐口上的浮雕,都是精美的雕刻艺术。

由此可见,雕刻是古希腊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雕刻创造了完美的古希腊建筑艺术,也正是因为雕刻,是希腊建筑显得更加神秘,高贵,完美和谐。

③古希腊的建筑,尤其是希腊古典时期的建筑,对后来的古罗马建筑与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的复古主义建筑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古罗马的建筑古罗马的建筑艺术继承和发展了希腊建筑艺术。

但是,与古希腊艺术通过崇拜神来肯定自我不同,古罗马艺术更倾向于崇拜现实的、世俗的人。

古罗马建筑承袭了希腊建筑的柱式体系,尤其是科林斯式对罗马的影响很大,但罗马建筑在整体规划、建筑技术结构的复杂、用途的广泛、类型的多样化等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希腊,形成了罗马风格的建筑。

④古罗马建筑在公元1—3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的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高潮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部空间。

而拱券结构待以推广,是因为使用了强度高、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的火山混凝土。

此外,罗马人还把古希腊柱式发展为5种:即多立亚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塔司干柱式和组合柱式,并创造了拱券柱式。

大竞技场就是这些技术的完美结合,它的设计是如此先进,到现在为止,我们仍然能在所有现代化体育场中看到它的身影,它将艺术性和科学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之无愧地成为“永恒之都”的不朽标志。

⑤古罗马的建筑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等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有廷式住宅廷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城防建筑、圣地、娱乐场所、公共设施和纪念物。

娱乐场所的杰出代表是科洛西姆演技场,它将古罗马建筑艺术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科洛西姆竞技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雄伟高耸、规模宏大。

它不仅可以同时让3000对角斗士登场献技,而且观众席共有30多排,可容纳五万多名观众。

二是坚固牢靠。

二层以下尤巨型石柱和石墙构成,厚达4米以上,三层往上,全用水泥浇筑柱铸,表面贴上石板,拱顶部分用水泥和砖,使整个建筑更加稳固牢靠。

三是设计合理,观众出入方便。

剧场共有80个拱门,可使数万观众在很短时间迅速退场。

科洛西姆演技场是古罗马人将希腊建筑艺术和罗马自身的建筑风格相结合的极具特色的建筑,这座建筑体现出古罗马人运用希腊柱式体系的成熟,以及综合运用建筑技艺的水平。

⑥古罗马人在掌握运用希腊三大柱式风格的同时,又把古罗马建筑的艺术推向新的高度,万神殿便是古罗马建筑的典。

与一般神殿只供奉一位或两三位神禘的情况不同,万神殿是供奉众神的神庙。

万神殿在设计思想上有很大的创新,以往的罗马神庙建筑主要是围柱式建筑的变体,通常用假围柱式与单翼围柱式,而万神殿的设计则要求宽敞的部空间应在一个纪念性神庙建筑的结构中发挥主要作用,万神殿的外型是一个大穹庐顶结构的圆形建筑物,外观上追求简明单纯,以求壮丽动人。

在大穹庐下的神殿部有着广阔的空间,它和整个建筑的造型和规模十分协调,在穹庐中央开有一个很大的圆形开口,不仅便于采光,而且使殿的人随时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

万神殿的结构严谨,比例得当、色调明朗,圆形建筑物上面有鼓状屋顶,分三层设计修建,以解决建设物的重心问题。

整个建筑充分发挥了水泥、砖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使高大宏伟的建筑物坚固、牢靠。

通过遗留下来的古罗马建筑,我们也可以总结出它的特点:第一、拱券技术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是它对欧洲建筑最大的贡献。

罗马建筑典型的布局方法、空间组合、艺术形式和风格以及某些建筑的功能和规模等等,都同拱券结构有血肉的联系。

正是出色的拱券技术才使罗马无比宏伟壮丽的建筑有了实现的可能,使罗马建筑那种空前大胆的创造精神有了物质的根据。

罗马人大量继承了希腊的建筑遗产,但这些遗产都经过拱券技术的改造,改变了建筑的形制、形式及风格,保证罗马人不会成为简单的模仿者。

第二、火山灰、混凝土的使用,它大大促进古罗马拱券结构发展的是良好的天然混凝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