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焙烤基础原料:包括谷物粉(以小麦为主)及水;辅助原料:包括糖、蛋品、乳品、油脂、改良剂、甜味剂、酵母、盐各类馅料、装饰料、营养强化剂、保健原料等。
2淀粉糊化:淀粉在冷水中吸水膨胀,遇热后(大于55度),水分子进入淀粉粒内部,使淀粉粒继续膨胀,其体积可增大几倍至几十倍,最后破裂变为黏稠的胶体溶液。
3淀粉老化:也称回生,聚集。
糊化的淀粉经冷却后,已经展开的的散乱的胶束分子会收缩靠拢,于是淀粉制品由软变硬。
4碳水化合物占面粉中的75﹪,淀粉占面粉中的67﹪,分为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其性子水解作用。
5淀粉在焙拷中作用:①淀粉与面筋形成一个完整的面团②淀粉是面筋的稀释剂③淀粉水解发酵,产生气体,使面包等发酵产品体积膨大④决定焙烤期间产生糊精的度⑤决定焙烤时的吸水量。
6小麦中的Pro分为麦胶蛋白、麦谷、麦球、麦清、酸溶五种,前两种形成面筋,后三种麦谷Pro,分子较大,具有良好的弹性,延展性交差,麦胶与其相反。
7麦谷与麦胶Pro的区别:①麦谷Pro趋向于形成分子间的二硫键,而麦胶Pro的二硫键主分子内形成②麦谷Pro分子结构比较松散,而麦胶Pro呈结构紧密的球形分子,这是麦谷Pro吸水能力远大于麦胶Pro的原因。
8面粉的烘焙品质是由Pro的数量、质量两方面决定的,一般来说,面粉所含Pro越高,则做出的面包体积越大,反之,越小。
9麦胶Pro形成的面筋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但缺乏弹性,有利于面团的整型操作,但面筋筋力不足,很软很弱,使成品体积小,弹性较差。
如果含量过多,则造成面团太软弱,面筋网络结构不牢固,持气行差,面团过度膨胀,导致产品出现顶部塌陷,变形的不良结果。
10麦谷蛋白形成的面筋则有良好的弹性,筋力强,面筋结构牢固,但延伸性差。
如果麦谷蛋白含量过多,则造成面团弹性、韧性太强,无法膨胀,导致产品体积小,或因面团韧性和持气性太强,面团内气压大而造成产品表面开裂现象。
11在面粉蛋白质数量相差很大时,以数量为主;在数量相差不大时,以质量为主,这是面团的选择原则。
12.面筋主要由水、麦谷蛋白和麦胶蛋白所组成13.根据湿面筋含量及工艺性能,将小麦粉分为4等:高筋粉(>30%)、中筋粉(26%-30%)低筋粉(<20%)14蛋白质的水溶液称为胶体溶液或溶胶,溶胶性稳定,不易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如溶胶浓度增大或温度降低,蛋白质溶胶失去流动行而成为软胶状态,这个过程叫蛋白质的胶凝作用,所形成的软胶叫凝胶,进一步失水成为固态的干凝胶,面粉中的蛋白质即属干凝胶。
15.面筋的形成机理:面筋的形成主要是面筋蛋白质吸水膨胀的结果。
当面粉和水揉成面团后,由于面筋蛋白质不溶于水,其空间结构的表层和内层都存在一定的极性基因,这种极性基因很容易把水分子先吸附在面筋蛋白质单体表层,经过一段时间,水分子便渐渐扩散渗透到分子内部,造成面筋蛋白的体积膨胀,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吸水膨胀。
16影响面筋形成的主要因素:1温度 2放置时间3面粉的质量17 面筋的工艺性能:1延伸性2可塑性3弹性4韧性5比延性18.α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中的α-1.4糖苷键,不能水解支链淀粉分子中的α-1.6糖苷键。
其是从分子内部进行水解的属内酶。
19 β-淀粉酶.是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末端开始,属外酶。
20测定面团延伸性的一起主要有拉伸仪和吹泡仪21.面团吹泡仪:P和W数值越小,面团的劲力愈强。
22面粉吸水率是检验面粉焙烤品质的重要指标,它是指强调单位质量的面粉或面团所需的最大加水量。
通常采用粉质仪测定。
面粉吸水率高,可以提高面包的出产率而且面包中水分增加,面包心比较柔软,保存时间也相应延长23面粉的糖化能力:糖化力是指面粉中淀粉转化成糖的能力。
表示方法:用10g面粉加5mg 面粉调成面团,在27℃下经过1h发酵所产生的麦芽糖的毫克数表示,糖化能力的大小取决于面粉中淀粉酶和糖化酶的活性强度。
24面粉的产气能力:面粉在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能力。
以100g面粉加650ml谁和2g 解酵母调成面团,在30℃发酵5h所长盛的co2的毫升数表示。
25面粉的产气能力取决于面粉的糖化力,糖化力越强,生成的糖越多,其产气能力越强,所得面粉质量也越好26面团中剩余糖量要求不低于2%27面包面粉选择:1面粉筋力2面粉白度3发酵耐力4吸水率28面粉成熟的机理:1新磨制面粉成分中的半胱氨酸和胱氨酸中,含有未被氧化的硫氢基(-sh),它是蛋白酶的激活剂。
当调粉时蛋白酶会分解Pro,面粉经储存一段时间后,-SH被氧化失活2Pro分子之间发生交脱作用3FAT发生变化4色素分子的氧化(成熟时间一般为7~20d)29面粉的气体代谢:FAT和色素被氧化,面粉粒的呼吸和附着在面粉上的微生物呼吸30天然油脂只是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常温下液态的称为油,固态的称为脂31植物油加工性能差,是液态FAT,在焙烤面包时不如脂使用频繁,因为它们太易于扩散,导致产品质地过于松散32起酥油通常白色无味,起酥油的fat含量一般可接近100%。
分两类:普通起酥油和乳化起酥油。
33油脂的工艺性能:1油脂的起酥性2可塑性3充分性4润滑作用(有利于膨胀,增加的面团延伸性,增大了面包体积)5抗老化作用6热学性质34油脂起酥性原理:1油脂具有疏水性2油脂的隔离作用3油脂润滑作用35转化糖浆两个特性:1保湿性特别好2具有抗结晶性36国葡糖浆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和保健特性,在面包生产中可全部代替砂糖。
但在酥类制品中限用,防止产品吸湿返潮,降低产品品质36.低聚糖的主要作用是使肠道内双歧杆菌增殖,保持良好的肠道环境。
同时,低聚糖又是一种膳纤,难消化热值。
37.在食品中常用的低热甜味剂有甜蜜素、甜蛋白、阿斯巴甜、甜叶菊或木榶醇。
有肝西酵母的繁殖或发酵。
38.糖在焙烤中的工艺性能:1、改善焙烤食品的色香、味、形2、酵母的营养物质3、面团的良剂,糖在面团调制过程中起反水化作用4、对面团吸水率及搅拌时间的影响:高糖面团在调粉时,要减少水分或延长搅拌时间5、提高贮存寿命,糖的高渗透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延货架期。
39.蛋制品在烤中作用 1、蛋白的起泡性,蛋白是一种亲水胶体,蛋白的表面张力较小,表面易扩张,具有良好的起泡性。
2、蛋黄的乳化性,蛋黄含许多磷脂,具有油亲水的双重性质,是一种理想的乳化剂。
3、蛋的凝固性:蛋白对热极为敏感,受热后变性。
4、改善焙烤制品的色香味形和营养价值。
40.乳品在焙烤中作用1、提高面团的吸水率,乳粉中含大量的酪蛋白,影响面团的吸水率。
2、提高面团的筋力和搅拌力,含大量乳蛋白,对面筋个有增强作用。
3、提高面团的发酵耐力。
4、焙烤食品的着色剂5、改善制品组织,改善了面团发酵耐力和持气性。
41.酵母的种类:鲜酵母,活性干酵母,即发活性干酵母。
使用量:即〉活〉鲜42水在焙烤中作用:1、使蛋白质吸水,胀润形成面筋网络,构成制品的骨架。
使淀粉吸水糊化,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2、溶剂作用3、调节和控制面团的黏稠4、蛋白质的温度5、水可促进酵母的生长及酵母的水解作用6、延长制品保鲜期,保持长时间的柔软性7、作为传热介质。
43.面包中面粉的处理:1、调节粉温2、过筛3、去除金属杂质44.酵母处理:无论鲜酵母还是普通干酵母在调粉前需要活化,对鲜酵母应加酵母质量5倍,28~30度水酵母最适PH5~5.8.即发酵性干酵不需进行活化。
45.面团调制的不同阶段:1、原料混合阶段2、面筋形成阶段3、面筋扩展阶段4、搅拌完成阶段5、搅拌过度阶段6、破坏阶段46.调粉投料顺序1、一次发酵法与快速发酵,水蛋糖甜味剂――乳粉即发活性干酵母――油脂――盐2、二次发酵法:水糖盐蛋甜味剂――种子面团――面粉――油脂.47、面团的整形包括分块,称量搓圆静置成型装盘或装模等工序48、面包在焙烤中的褐变是美拉德反应和糖的焦糖化引起的,以美拉德为主在出炉温低条件下即可进行,而焦糖化需高温。
香味是由各种羰基化合物形成的,其中醛基起主要作用49面包烘烤技术指标:烘焙过程,烘烤初期,烘烤第二,三阶段;面包烘烤时间;烤炉内湿度;面包的烘焙损失;50一次发酵流程:搅拌,发酵,翻面,发酵,整形,醒发,烘焙,剜细、装饰,冷却,包装51.二次发酵工艺流程:种子面团搅拌,种子面团发酵,主面团发酵,整形,醒发,烘焙,剜细、装饰,冷却,包装.二次发酵的面粉应选择筋性较高的高筋面粉,筋力弱的应放在主面团中,糖盐乳油等原料一般加在主面团中52.面包的快速发酵工艺不适合生产主食面包,适用于点心面包;提高面包温度30-32℃,常用氧化剂维生素c53面包包装的目的:保保持面包清洁;防止面包变硬;增加产品美观程度54.面包的老化包括面包皮老化和面包瓤的老化,后者的老化分别以不同速度进行,香味消失,水分移动达到平衡状态,淀粉?55.老化的原因:可溶性淀粉减少;在水中膨润性减少;无序的α-淀粉变为结晶化的β-淀粉56老化的机理:水分移动;淀粉的变化;面筋蛋白质与淀粉的交互作用57.延缓老化的措施:温度;使用添加剂;淀粉酶;戊聚糖;乳化剂;原材料的影响;采用合适的加工条件和工艺;包装58.瓤心发粘是由普通马铃薯杆菌和黑色马铃薯杆菌引起的,面包皮霉变是由霉菌引起的59.制作韧性饼干宜选用的面筋弹性中等延伸性好,面筋含量较低的小麦粉,湿面筋28%左右,酥性饼干宜选用面筋弹性小,延伸性小,面筋含量较低的小麦粉,湿面筋22%左右。
60.糖在饼干中的作用:1甜味2减少面筋的形成3提高淀粉的糊化温度,从而使饼干胚在烤炉中有更多的时间膨胀。
61.油脂在饼干作用:反面筋蛋白水化作用,常用膨化剂,碳酸氢铵,碳酸氢钠。
62 饼干的切割成型主要包括:冲印成型和辊切成型。
63饼干中控制面筋形成的方法:1选择蛋白含量和质量适中的面粉2 核实的加水量和水温控制面筋的形成 3通过延长面调制时间来破坏已形成的面筋4通过使用还原剂来破坏已形成的面筋64韧性饼干的焙烤宜采用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长时间进行.常用的隧道式焙炉可分为前,中区,后区。
前区采用较低的温度一般在150~160℃,中区采用高温,一般在200~220℃后区温度为170~180℃,焙烤时间为6~8min。
65韧性饼干是以中等小麦粉为原料,酥性饼干是以低等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发酵饼干以强筋面粉为主要原料66酥性面团的调制:采用两步法调制,1首先将除面粉外的所有原料放入专用调粉机,在缓慢的转速下搅拌几分钟形成均一的乳化体系。
然后又将面粉加入其中。
该方法利用糖和优质的反面筋水化作用来抑制面筋形成。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水量和调粉时间2 面团的调制温度(一般在22~28℃,含油脂少的面团30℃以下,含油高22~26℃。
3静置67酥性饼干成型:采用锟印成型、钢丝切割成型,挤出成型和锟压后的锟切成型68酥性饼干焙烤与冷却:温度较高,焙烤时间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