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菜菌核病发生与防治方法

油菜菌核病发生与防治方法

油菜菌核病发生与防治方法
油菜菌核病,俗称白杆、空杆、烂杆、霉蔸等,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油菜各生育期各部位均能为害,以茎部受害最重,严重影响菜籽的产量和质量。

一、危害症状
苗期病斑多在地面根茎相接处发生,形成红褐色斑点,后扩大转为枯白色,组织湿腐,上面长出白色絮状菌丝。

病班绕茎后,造成茎腐,幼苗死亡,病组织外部形成许多黑色菌核。

成株期叶片发病,初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病斑中心部灰褐色或黄褐色,边缘暗青色,略有轮纹,病斑边缘褪绿,外缘具黄晕,干燥时病斑破裂穿孔,在潮湿情况下则迅速扩展,全叶腐烂,上面长出白色菌丝。

茎部发病先出现梭形浅褐色水渍状病斑,略为凹陷,中部白色,边缘有褐色轮纹。

在潮湿条件下病斑发展非常迅速,上面长出白色菌丝,至病害晚期,茎表皮破损,维管束外露呈丝状,髓部中空,易倒伏,茎内形成许多似黑色鼠粪状菌核。

严重时全株枯死,轻病株部分枯死或提早枯熟,种子不饱满。

花瓣感病后呈苍黄色,后转为白色。

角果感病后产生不规则形白斑,角果内、外部可形成小而圆的小菌核。

种子感病后,表面粗糙,灰白色,无光泽或变成不规则的秕粒。

二、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培育和选用耐病性较强的品种。

一是实行水旱轮作。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