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情绪与情感2
有韵律的啜泣
恐惧
眼发愣、脸色苍白、脸出汗、发抖、 毛发竖立
羞愧-羞辱 眼朝下、头低垂
轻蔑-厌恶 冷笑、嘴唇朝上
愤怒
皱眉、眼睛变狭窄、要紧牙关、面
部发红
姿态表情
姿态表情可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两种。
欢乐——手舞足蹈
悔恨——捶胸顿足
惧怕——手足无措 的人影
哑剧和舞蹈以及黑暗中
羞怯——扭扭捏捏
语调表情
二、分类
(二)情感分类 人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
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活动感。
三、情绪学说
(一)詹姆士---兰格的情绪感知说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于1884年和 1885年不约而同地发表了见解相同的学说,被人称为 詹姆士—兰格学说。
他们认为,在客观环境刺激之后,首先发生身体外周 的变化,然后才引起自身的体验(情绪)。
踢猫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踢猫效应”:老板 骂了员工小王;小王很生气,回家跟妻子吵 了一架;妻子觉得窝火,正好儿子回家 晚了, “啪”给了儿子一耳光;儿子捂着脸,看见 自家的猫就给它狠狠一脚;那猫冲到外面街 上,正遇上街上的一辆车,司机为了避让猫, 却把旁边的一个小孩给压 死了。可见,坏情 绪是可以传染的,情绪影响个体的行为。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 度和持续性,可将情绪状态分为心 境、激情和应激。
二、分类
※ (一)情绪分类
1、心境(mood):具有渲染性、微弱而持久的 情绪状态,通常称为心情。
这种情绪状态不是关于某一事件的特定体验,它 具有广延、弥散的特点。
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二、分类
※ (一)情绪分类
正如艾利斯所说:“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 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变成了我们 的思想和情绪。”
(二)情绪情感区别与联系
一、概述
区别:1、情绪这个概念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用于动物, 而情感只用于人类,特别在描述人的高级社会性情感时
常用此概念,动物一般不用。
2、情绪带有情境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当某 种情境消失时,情绪立即随之而减弱或消失。 而情感则具有深刻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特点。
这一理论又是建立在艾利斯 对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艾 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 纳为以下几点:
(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 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 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 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 行动有成效;
(2)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 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 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 思维所造成。
此学说由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等人提出。 认为情绪的产生不单纯的决定与外界刺激和机体内部
的生理变化,而是外界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知 过程三者之间整合作用的结果,并强调了认知因素的 重要作用。
※四、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一)、健康的情绪的标志
1、诱因明确 2、反应适度 3、稳定而又灵活 4、情绪的自制性
情绪与情感 (emotion and feeling)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分类 三、情绪学说
四、情绪对健康的 影响
重点: 三 理解: 一、二 了解: 三
一、概述
※(一)定义 情绪是人对待认知内容的特殊态 度,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 为、情绪唤醒和情绪刺激的认知 等复杂的成分。
你是怎样感知他人 情绪的?
2、激情(intense emotion):短时间的、猛烈而爆 发的情绪状态。
通常由过度压抑或对立意向的冲突所引起。激情既可 以是正性的又可以是负性的。
二、分类
※ (一)情绪分类
3、应激(stress):有危险或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 的情绪状态。
突发的重大事故,面对死亡、亲人意外伤亡及躯体严重损 伤都有可能造成机体高度的情绪反应,并伴随生理功能的 剧烈改变。
三、情绪学说
(二)坎农—巴德的丘脑学说
认为丘脑是情绪的中心。当丘脑接收到能够引起情绪反 应的刺激信号后,同时向大脑皮层和植物性中枢转发信 号,经过一系列神经过程产生情绪体验、行为变化和生 理反应。
此学说强调了丘脑在情绪中的作用,但忽视了外因变化 的意义及大脑皮层对情绪的作用。
三、情绪学说
(三)沙赫特的认知学说
情绪的三要素
主观体验--个人内心的感受 生理唤醒--内部的生理反应过程 外部表现--外部反应,情绪表达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基本情绪:喜怒哀乐 2.情绪状态:心境、应激和激情 3.情感分类: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基本情绪
1.快乐:追求并达到所盼望的目的。
愤怒
妨碍目的达到产生的情绪 不满-揾怒-怒-愤怒-暴怒
情绪的作用
影响工作效率(正性和负性) 影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情感) 影响身心健康
怒“气”
曾有个简单的实验,研究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美国生理学家艾尔玛·辛吉斯将一支支玻璃管 插在摄氏零度、冰与水混合的容器里,以收 集人们不同情绪时呼出来的“气水”。结果 发现,心平气和时呼出来的气,凝成的水清 澈透明、无色、无杂质。如果生气,则会出 现一种紫色的沉淀物。研究者将这“生气水” 注射到小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小白鼠竟然 死了。
※四、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二)、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情绪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成分,直接关系到心身的健康, 同时所有心理活动又都在一定的情绪基础上进行,因而 情绪成为心身关系的纽带。
如果负性情绪产生过于频繁或强度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 等,则会导致身体疾病或心理疾病。
※四、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三)、情绪调节
导致不合理情绪的原因有:绝 对化、以偏概全、糟糕至极的 观念,消除这些不良影响,可 以采用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herapy,RET)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 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 种,因其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 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A是指诱发性事 件(Activating events);
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 Believe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Consequence)。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 A引起的,即A起了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 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 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 更直接的原因。
除面部表情、姿态表情以外,语音、语调表情也是表 达情绪的重要形式。
你干嘛 歌唱家、演说家和诗朗诵
情绪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 坎农-巴德学说 情绪的认知理论
情商量表解析
81~100:EQ水平较高,情绪稳定,乐观自信,客观冷静,人际 交往、处理问题及社会适应能力较强,是一种积极健康 的心理状态. 41~80:EQ水平居中,尚需保持和发扬优势面,克服不足,不 断提高. 40以下:EQ水平偏低,情绪常波动起伏,人际交往、处 理问题及社会适应能力欠缺.但也毋需恐惧,应当找出薄 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修养和锻炼,以不断提高自 己的情商水平与综合素质.
3、情绪较为强烈,冲动性大,具有明显的外部 表现。情感一般较微弱,较少有冲动性,外部 表现也不明显。
联系:1、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不同变化,一般 都受到已经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的制约。
2、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一、概述
(三)情绪情感与需要
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重要基础。情绪、情感是由需 要是否获得满足产生的体验。得到满足会引起满意快乐 等体验,反之则会不满、厌恶、惊恐等。
1、调整好行为目标,建立理想与现实尽可能一致的生 活目标或行为,减少否定情绪的发生。
2、改变认知评价方式 3、改变或转换环境 4、心理防卫或应对 5、咨询和求助
本章复习题
1、情绪的定义是什么? 2、情绪的分类有哪些? 3、情绪的学说有哪些? 4、情绪和健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一、外部表现:表情
1.面部表情:口 眼 面 戏剧当中的“生旦净末丑”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含情脉脉,暗送秋波; 眉目传情; 抿嘴;撅嘴;面红耳赤; 怒发冲冠 咬牙切齿
情绪
面部表情模式
兴奋
眉眼朝下、眼睛追踪着看、倾听
愉快
笑、嘴唇朝外朝上扩展、眼笑
惊奇
眉眼朝上、眨眼
痛苦
哭、眼眉拱起、嘴朝下、有眼泪
悲哀
失去心爱的对象或追求的愿望破灭时产生的。
恐惧
恐惧:企图摆脱危险情景产生的。
情绪状态
心境: 人的一切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较为微弱持久的情绪。 人逢喜事精神爽;
触景生情;
应激
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激情
迅猛爆发的激动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二、分类
※(一)情绪分类
(3)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 向于存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 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 理思维与信念;
(4)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 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 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 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 困扰。
(5)情绪困扰的持续,实际上就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