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MiningEn gi neeri ng
(门类:工学,二级类:地矿类,专业代码:
一、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 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开采与设计、矿山安全技术、生产技术管理与科 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除了学习工科基础课外,主要学习矿床开采、岩土工程、矿山安全与工程等方面 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山规划、开采设计、矿山安全技术 及管理、生产技术管理与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采矿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矿区开发、矿井开拓开采的规划与设计方法;
掌握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井通风、矿山安全以及矿井灾害预防等技术; 具有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
本能力以及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初步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写的初步能力和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新工艺、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 了解采矿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二、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岩土工程、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

主要课程:基础力学、岩体力学、计算机技术、采矿学、井巷工程、通风安全学、矿山地质 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矿井设计、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系统工程学等。

五、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采矿工程认识(含地质、采矿、测量)实习,采矿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操 作、采矿课程设计、机械零件课程设计,金工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军训以及各类课外科技、
社会实践活动等。

六、 修业年限
四年
七、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八、 课程体系的构成以及学时、学分分配比例
各学期各类课程额定学分分配表
080101)
1、 2、
3

4

本专业培养计划总课时为2580时,设必修课40门,共2346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17门,1228学时,占总学时50.7%;专业基础课14门,722学时,占总学时27.8%;专业课9门,320 学时,占总学时12.4%。

本专业共设学位课程19门,设采矿工程、矿业信息技术和矿山环境保护3个专业方向,每个
学生必须选学一个方向的所有课程,同时也可选学其它专业方向的部分课程。

设13学分选修课,
其中表五列出校定选修课至少选5学分,专业基础选修课4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4学分,约有
234学时,占课内总学时9.1%。

必修课程学时比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50.7/27.8/12.4 。

每名学生四年中必须完成181学分,其中必修课136学分,选修课13学分,实践环节32学
分。

九、教学环节的要求和安排
1、加强计算机教学
第一学期开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二学期开计算机VB语言,第五学期开计算机应用基础及计算
机模拟(选),第七学期开采矿CAD及计算机图形学(选),此外在其它课程中加强计算机应用,课
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使用计算机,可使计算机教学4年不断线。

2、实践环节
第四学期开始设2周金属工艺实习;第四学期末设2周机械零件课程设计,第五学期开始时
设3周认识实习,第六学期设4周生产实习,第七学期设4周采矿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第八学期进行4周毕业实习和13周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根据学生思想动态,每学年安排一定的社会实践内容。

3、外语教学
通过前两年基础外语教学,使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四级外语水平,从第五学期开始,每学期本专业至少有一门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外语上课或阅读外文参考书对学生进行授课,在第八学期毕业设计(论文)中加强对外文文献阅读、翻译的训练,使学生真正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4、考试考查
所有学位课均进行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记分,所有实践环节进行考查,成绩按五级分制记分,
其它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任选考查或考试方式。

十、培养计划一览表
山东科技大学培养计划一览表专业:采矿工程学制:四年制订日期:2005年7月19日
(一)学历
符号R入学教育J理论教学丫认识实习A教学实习S生产实习B毕业实习K考试
(二)时间分配(以周计)
(三)实践环节
(四)必修课进程




注:☆号者为学位课。

续表(四)
注:☆号者为学位课。

续表(四)
注:专业有不同方向的按一个方向计算必修课程合计总学时。

(五)选修课程进程
表课


型课
程类别
院定专业基础课
院定专业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