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81901采矿工程专业-博士(1+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

081901采矿工程专业-博士(1+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博士(1+2)培养方案中南大学二〇一一年四月目录1、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博士(1+2)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32、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博士(1+2)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53、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博士(1+2)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10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工程博士(1+2)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专业领域:采矿工程学制:3年(1+2)学位:工程博士一、培养目标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面向国内外采矿工程技术、设计、施工和管理,培养具有深厚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行业前瞻预判能力,深刻理解绿色和可持续内涵,丰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扎实采矿工程专业基础,系统深入地掌握采矿工程理论和技术,经过采矿工程师专业实践训练,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知识更新与知识创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具备创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设计和专有技术的能力,能负责完成重大工程项目的采矿工程专业领军人才。

二、培养模式(一)校企联合,按“1+2”分阶段联合培养依托企业建立培养基地,形成学校-企业人才培养联合体。

培养过程包括在校内培养、企业挂职培养两部分,博士生在学校、企业挂职培养的时间(包括学位论文时间)累计分别为1年、2年。

第一阶段在学校上课时间为入学当年9月至第二年1月,第二阶段在企业时间为第二年2月—第四年1月,最后1学期在学校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和答辩。

(二)实行“双导师”制,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建立工程教育“双导师”制。

在培养过程中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指导。

博士生在企业期间要与学校和企业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报告有关专业工作情况及遇到的生产和技术问题。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工程教育人才标准接轨。

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一)学分要求实行学分制。

研究生答辩前须修满公共学位课4学分、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学位课6学分(超过学分可代替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2学分、公共选修课3学分、实践和培养环节15学分(共计30学分以上)。

(二)课程设置研究生课程类别分为学位课(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等。

学位课中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技术课的内容应覆盖一级学科。

除公共学位课外,在学位课中可按二级学科专业设置必选课。

学校允许研究生跨学科选修课程,各学科专业可酌情确定限选课和任选课的学分数。

各专业应根据课程要求、师资力量及培养基地等实际情况,安排4学分以上的课程在企业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四、企业培养方案见“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工程博士(1+2)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五、学年考核与筛选在每年的6月份,研究生对一学年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企业挂职培养情况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总结,由学校和企业组织进行评定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奖学金和助学金等级的依据。

每学期根据《中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对研究生进行筛选学籍考核,并作出同意继续攻读学位、或其他学籍异动处理。

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工程博士(1+2)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专业领域:采矿工程学制:3年(1+2)学位:工程博士一、培养目标本着“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采矿工程专业基础,具有很强的工程素质(采矿工程设计、采矿生产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优秀的创新素质、创业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宽广国际视野的采矿工程专业高素质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从事采矿工程基础新理论的研究,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及企业市场经营等工作。

按照本标准培养的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完成3年的学业、达到与本培养标准配套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后,可获博士学位;并可申请并获得采矿工程师技术资格。

本专业培养的博士工程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具有优秀的思想政治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

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和安全意识;具有良好的行业前瞻预判能力,深刻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对绿色、可持续、全面发展的要求。

全面系统掌握金属矿床开采中的技术、装备与基础理论,具备从事金属矿山资源开发和设计的一般性和专门的采矿工程技术知识,熟悉采矿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应用理论和实践方法分析解决采矿工程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坚实的采矿工程基本理论及采矿工程技术,熟悉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生产方法以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系统深入地掌握扎实的工程理论、工程技术和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有从事大型矿山开发、设计、科学研究所需的相关理论、技术、工艺、管理以及人文科学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

具有战略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工程技术集成能力,协调复杂矿山资源开发和设计的能力;具有知识更新、知识创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一定的领导能力;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二、培养模式(一)校企联合,按“1+2”分阶段联合培养依托企业建立培养基地,形成学校-企业人才培养联合体。

培养过程包括在校内培养、企业挂职培养两部分,博士生在学校、企业挂职培养的时间(包括学位论文时间)累计分别为1年、2年。

第一阶段在学校上课时间为入学当年9月至第二年1月,第二阶段在企业时间为第二年2月—第四年1月,最后1学期在学校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和答辩。

(二)实行“双导师”制,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建立工程教育“双导师”制。

在培养过程中由学校教师和矿山企业专家共同指导。

博士生在企业期间要与学校和企业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报告有关专业工作情况及遇到的生产和技术问题。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工程教育人才标准接轨。

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一)学分要求实行学分制。

研究生答辩前须修满公共学位课4学分、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学位课6学分(超过学分可代替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2学分、公共选修课3学分、实践和培养环节15学分(共计30学分以上)。

(二)课程设置允许研究生跨学科选修课程,安排4学分以上的课程在企业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课程设置如下表所示。

四、企业培养方案见“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博士(1+2)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五、学年考核与筛选在每年的6月份,研究生对一学年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企业挂职培养情况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总结,由学校和企业组织进行评定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奖学金和助学金等级的依据。

每学期根据《中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对研究生进行筛选学籍考核,并作出同意继续攻读学位、或其他学籍异动处理。

六、资格考试课程学习达到要求后,博士生必须参加资格考试,通过后才能取得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的资格。

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采用笔试(可开卷)、口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部分的内容应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包括下述内容:(1)政治思想品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及工作态度方面;(2)个人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课程学习成绩;(3)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4)对所在学科和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前沿课题、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了解情况;(5)所具备的科研素质、创新创业精神和发展潜力。

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安排在第二年11月份。

第二次资格考试仍未通过的博士生应予退学。

七、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企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关键课题,学位论文应具有较高的难度和创新性,反映学位申请者综合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研究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作公开的选题报告,确定研究课题。

博士生查阅的文献资料应分别在1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资料应在50篇以上。

选题报告一般应安排在第三年3月份在企业完成。

研究生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上填写《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选题报告评审通过后,交学校所在单位研究生管理办、企业存档,由学校研究生助理记载成绩。

八、学位论文进展与考核在每年的5月初,对所有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由二级单位布置,分科研所(系、教研室、科室)组成检查小组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进行检查考核,切实解决研究生论文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对综合能力较差、论文工作进展缓慢、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研究生提出警告,或按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九、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工程博士学位获得者须在EI收录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论文方可申请授予博士学位。

十、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应在专门技术上或科学上做出创造性的应用成果或学术成果,应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体现了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现代工程技术解决较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技术开发工作和高层次管理工作的能力。

要正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要按学校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观点必须正确,条理清晰,论据可靠,论证充分,推理严谨,逻辑性强,文字通顺。

十一、毕业标准和答辩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和环节要求,方可申请毕业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企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工程博士(1+2)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课程名称:专业实践学时:96周地点:铜陵有色集团公司、江西铜业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云南铜业公司、湖南有色集团公司、金川集团公司等与学校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的大型骨干企业一、培养目的以企业挂职培养方式促使工程博士生完成工程实习、工程项目研究及学位论文工作,是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工程博士)培养计划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本培养计划的特色实践课程。

企业挂职培养(含工程实习)的主要目的:⑴通过在不同部门和岗位进行工程实习,使工程博士生全面了解矿山的生产状况和关键技术,了解矿山的企业管理。

⑵系统了解并掌握所在矿山的生产流程、关键技术、工艺装备及其产品质量控制体系;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所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现状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