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古代两河流域古代两河流域的主要文明及时期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公元前3500——公元前2015)古巴比伦时期(公元前1894——公元前1595)亚述时期(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612)新巴比伦时期(公元前626——公元前539)古代埃及古代埃及绘画和雕刻艺术的主要程式特征是什么。
雕塑:1,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2,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3,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则非常简略;4,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的修饰,表情庄严,感情表现很少;5,雕像着色,眼睛描黑,有的眼睛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逼真效果。
绘画:1,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2,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画面;3,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4,填充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5,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多为褐色,女子多为浅褐色和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为黑色。
古代埃及建筑遗存有哪些。
金字塔:eg:吉萨金字塔群。
最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塔高146.6m,四边各长233m石窟墓穴:大量位于底比斯山谷中,外部为依山而建的梯形享殿神殿: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阿布-辛姆贝勒神庙方尖碑:法老谢努赛尔特一世的方尖碑最为著名享殿:哈特谢普苏特女王享殿古代爱琴海美术爱琴文明的发现两位功臣: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和英国学者伊文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考古发掘出迈锡尼文明遗址,米诺斯王宫遗址和大量的文物,说明:克里特文化是爱琴文化的源头,迈锡尼文化是克里特文化的继承,而季克拉基斯群岛是希腊文化最早的发源地爱琴文明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地中海东北部,包括巴尔干半岛南端,爱琴海上的众群岛,小亚细亚西部时间: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1100年爱琴文明的主要文化类型和典型遗址克里特文化:分三段时期:米诺斯早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2100);米诺斯中期(公元前2100——公元前1580);米诺斯晚期(公元前1580——公元前1100),克里特岛;主要遗址:米诺斯宫,内部结构复杂,设施完善,有优美的壁画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600——公元前1100)巴尔干半岛南端;主要遗址:迈锡尼卫城及其著名的“狮子之门”。
古代希腊美术古代希腊美术风格时期的划分1,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2,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3,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4,希腊化时期(公元前14世纪末——公元1世纪)几何风格时期(荷马时期)陶器纹样特征,典型器物特征:造型简朴,大小不一代表:迪皮龙瓶古代希腊瓶画的三种风格,典型器物1,东方风格,双耳细颈陶瓶2,黑绘风格,阿克琉斯和埃阿斯玩骰子3,红绘风格,基里克斯陶杯古代希腊建筑的柱式和特点,主要遗址多力克:无柱基,柱身粗壮,由下往上逐渐缩小,柱头由方形柱冠和圆盘组成,无装饰,柱身上有垂直平行的浅凹槽,象征男性的刚强;帕埃斯图姆神庙爱奥尼:精巧,纤细,柔美,柱身细长,上下变化不大,柱身凹槽更密,柱头带涡卷,檐壁有浮雕饰带,象征女性柔美;戴安娜神庙柯林斯,源于爱奥尼,柱头更为华丽,像一个花篮;雅典奖杯亭各个时期雕塑的主要特点,人体比例的标准,主要雕塑家和代表作品荷马时期:几何形,没有细节刻画古风时期:出现大量圆雕和建筑装饰雕刻,受到古埃及影响,雕像仍多处于正面的呆板,僵硬阶段;带有千遍一律的“古风的微笑”;人物通常着色;后开始出现健美的青年男人体;作品:《荷犊人》古典时期:完全摆脱古风时期的拘束和装饰性,写实而理想的的人体;理想化的脸:椭圆形,直鼻梁,平展的额头,端正的弧形眉,扁桃形的眼睛,嘴唇微微鼓起,下唇比上唇丰满,嘴角微微下垂,发髻刻成有组织的波纹,人物表情宁静而严肃。
皮弗格拉斯:鲁多维奇宝座的浮雕;米隆:《掷铁饼人》菲迪亚斯:雅典卫城和卫城中的大量雕塑,如《命运三女神》波留克列特斯,《持矛人》普拉克西特列斯:《赫尔墨斯与小酒神》,《小酒神》,《尼多斯的阿佛洛狄忒》史珂珀斯:《尼奥贝群像》留西波斯,《赫拉克列斯》雅典卫城雅典卫城重建于古典初期,是希腊人为纪念他们在希波战争中的胜利而建的。
新的卫城耸立在高150m的山崖上。
卫城各部分建筑顺应山崖的不规则地形分布在山顶,包括山门,帕特农神庙,尼开神庙,伊克瑞翁神庙等建筑。
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献给雅典娜女神。
神庙建立在一个长约70米,宽约30米的三级台基上。
屋顶是人字形坡顶,东西两端有山墙。
柱子采用多力克柱式,列柱比例为17:8,柱高10.5米,东西三角楣有高浮雕装饰,檐壁采用浮雕饰带。
它结构匀称,比例合理,有丰富的韵律和节奏感。
建筑结构和装饰因素,纪念性和装饰性,内容和形式取得了高度的统一。
伊克瑞翁神庙:活泼轻巧;爱奥尼柱式;南侧有一组女像柱,姿态轻盈,形象端庄,完全没有负重的紧张感。
希腊化时期的雕塑和建筑雕塑:本土地区:保持着希腊古典传统,技巧上更成熟,在题材上也有很大的开拓。
《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米洛斯的阿弗洛迪忒》。
埃及地区:倾向于世俗化的描写,表现日常生活场景的题材十分流行。
《小孩与鹅》。
小亚细亚地区的柏加摩斯:希腊化时期艺术中心之一,史珂帕斯的悲怆风格得到继承,发展。
主要代表作品:柏加摩斯的宙斯祭坛建筑:公共建筑类型增多:剧场,市场,浴场,灯塔,风塔等。
广泛使用叠柱式,壁柱,柯林斯柱式得到发展。
古代罗马美术古代罗马建筑技术的革新:材料和结构特点材料:运用三合土作为建筑材料;结构:广泛采用伊特鲁里亚人的拱券,并使之得到发展古代罗马主要的建筑遗迹神庙:卡兹尼神庙;万神庙:直径43.5m的大圆顶,大殿墙厚6m。
屋顶中间有一个直径9m的圆洞作为采光口。
神秘深邃竞技场:科洛西姆竞技场,古罗马最大竞技场。
四层拱门,一,二,三层分别为多力克,爱奥尼,柯林斯三种柱式装饰的拱券门,四层是饰有半圆柱的围墙。
凯旋门:提度凯旋门;君士坦丁凯旋门;记功柱:图拉真记功柱;浴场:卡拉卡拉大浴场;市场:图拉真市场;古罗马的主要凯旋门提度凯旋门:一跨式凯旋门,门两边为爱奥尼柱式和柯林斯柱式的复合样式。
君士坦丁凯旋门:晚期三跨式凯旋门。
古罗马人像雕刻的主要作品罗马人本就有为家族先祖做雕像以便纪念的传统,征服希腊后,罗马艺术家开始概括,生动地表现对象,开始学会美化人物,并懂得在突出个性基础上进行美化。
《奥古斯都像》:人物造型有力,气宇轩昂;罗马帝国后期:社会矛盾上升,艺术中的理想光环消失,雕像进入写实主义时期。
《尼禄像》:独裁暴君的形象;《卡拉卡拉像》:咄咄逼人的形象;《马尔克•奥利略像》:个性化肖像的杰作。
古罗马壁画的四种风格和特点被分为庞贝第一,二,三,四风格。
第一风格:镶嵌风格;即在墙上用灰泥塑好建筑细部,做出凹槽分割墙面,涂上颜色,造成彩色石板镶嵌的幻觉效果;第二风格:建筑风格;即在墙面上用色彩画出建筑细部,用透视法造成室内空间比实际上宽敞的多的幻觉效果,并在墙中央安排场面较大的情节性绘画;第三风格:埃及风格:强调平面感,描绘精致,在墙面用色彩绘制小巧玲珑的静物和小福神话场面,具有典雅的装饰感。
第四风格:庞贝的巴洛克风格;在墙上描绘一层层非常逼真的景物,又繁琐又富丽,具有空间感和动感,色彩很华丽。
早期基督教美术和拜占庭美术地下墓穴和基督教美术的关系基督教公元1世纪开始在罗马帝国秘密流传,因为处于非法地位,宗教仪式在公共地下墓穴中开展,在墓穴的天顶和墙壁上画满了各种圣经题材的壁画。
墓穴成了早期基督教艺术的宝库巴西利卡基督教合法后,开始借用罗马现有的建筑形式到地面上进行集会和仪式。
罗马有一种常见的公共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中廊较宽,两边有列柱分割过廊,平时供市民集会使用,称为“巴西利卡”。
基督教徒直接把它搬过来,在一端加上祭坛,并饰以宗教题材绘画,这种形式为以后的西方基督教的样式定了基调。
拜占庭建筑的主要遗迹圣索菲亚教堂;克拉赛圣阿波利纳雷教堂;新圣阿波利纳雷教堂;圣维塔莱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构思和技术方面受罗马万神庙的影响很大,主要部分是一个巨大的半圆穹顶,东西两头连着两个半圆穹顶,每个半圆穹顶左右两端又接上更小的半圆穹,南北两侧则是圆拱形墙体,下面由两层列柱和厚实的墙体支撑,列柱后面又有侧廊。
形成高大宽阔,气势磅礴而又节奏分明的内部空间。
混合了东方和西方,过去和未来的结构,是一个气魄恢弘的混合建筑。
拜占庭镶嵌画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中占用特殊的地位,这种以小彩色玻璃和石子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画,成为教堂内部装饰的主要形式。
这时期最著名的镶嵌画在意大利拉文纳的圣维塔莱教堂。
教堂主祭坛上方是《荣耀基督》,一边是《查士丁尼皇帝和侍从》,一边是《皇后提奥多拉和侍从》。
古代俄罗斯建筑和绘画的代表作品建筑:基辅圣索菲亚大教堂;莫斯科巴西摩尔大教堂。
中世纪美术6-8世纪爱尔兰手抄本的艺术特点装饰的复杂性,母题的多样性;对人物的处理方法是扁平的,装饰性的加洛林文艺复兴、建筑和绘画公元八世纪,法兰克国王查理曼统一西欧大部分地区,建立起加洛林王朝。
将辉煌的文化传统注入这些半野蛮民族血液中的愿望使这位皇帝亲自领道了这次文艺复兴。
他召集一大批文人学者收集整理古籍,让艺术家仿照古典样式进行创作,以宫廷为中心形成了复兴古典文化的潮流,史称加洛林文艺复兴。
建筑:以拉文纳的圣维塔莱教堂为蓝本,平面布局和结构基本保持圣维塔莱的特点,内部处理不如圣维塔莱活泼,更偏重统一性和整体性,显得庄重严肃。
如查理曼帕拉丁教堂;洛尔施城楼;圣加尔修道院。
抄本绘画:在风格上力图恢复古代的写实手法,在构图,造型,人物的精神状态上都达到极高的水平。
奥托王朝的建筑特点多为教堂。
教堂的平面几乎完全采取罗马的巴西利卡式,而在建筑形象上则追求多样化与动感的表现。
罗马式建筑的形式特点和结构特点、主要遗存形式特点:丁字形巴西利卡式发展成拉丁十字形,俯视图变成十字形;外墙厚重,开窗狭小,十字交叉部升起高塔象征希望;后来塔楼逐渐固定在西门正面两侧,成为罗马式建筑的标志之一。
结构特点:用石头屋顶代替过去的木顶;为撑起石屋顶,广泛运用拱券,创造出用复杂的骨架体系建筑拱顶的办法。
主要遗存:法国南部图卢兹省,圣赛尔南大教堂;英国,杜勒姆教堂哥特式建筑的形式特点和结构特点、主要遗址形式特点:内部空间通畅,轻巧;大量使用彩色玻璃窗,且彩色玻璃窗面积可达整面墙;光线明亮早期哥特式:相对粗犷;盛期哥特式:相对纤细,窗户更大,柱子更高,立面非常漂亮;晚期哥特式:趋向装饰性,更细碎。
结构特点:轻盈,纤细;尖拱和柱子的使用使建筑更高,墙面更少;玻璃窗外修扶墙,拱顶向外的冲力被分担了,使内部轻巧空旷主要遗址:早期:拉昂大教堂;圣德尼教堂。
盛期:布雷伊尔大教堂;亚眠大教堂。
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意大利文艺复兴开端时期的主要艺术家和代表作皮萨诺父子:老皮萨诺:在布道坛的浮雕上表现了《基督降生》,《博士来拜》,《基督受难》等圣经故事;小皮萨诺:圣母子奇马布埃:祭坛画《圣母子》杜乔:《光荣圣母》乔托:《逃亡埃及》,《哀悼基督》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主要地方画派,艺术家和代表作佛罗伦萨画派:巴奥洛•乌切洛:《圣罗马诺之战》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