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1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1

简答题
1.简述三星堆文化。

答:三星堆文化遗址是广汉中兴古遗址的一部分,系指今四川广汉城西约8公里的南兴镇,三星村地区已大片古文化遗址,面积在6平方公里以上。

三星堆文化遗址于1929年发现并开始发掘,其出土文物十分丰富,三星堆文化蕴藏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三星堆文化层可分为四期,一般认为,三星堆文化层第一期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三星堆遗址的文化遗存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延续到西周初期。

三星堆遗址所在地是古蜀国鱼凫王朝至杜宇王朝的都城。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及发掘出的大量文物,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早期蜀文化开辟了极其广阔的前景。

2.简述解放以来四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1949年12月,四川地区解放。

1950年1月,中央将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划为西南区,在重庆市设立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军区,分别由邓小平同志任西南局书记、刘伯承同志任军政委员会主席、贺龙同志任军区司令员,统一领导西南区的工作。

同时,将四川地区划分为川西、川东、川北、川南4个行署和重庆市及西康省,均直属大区领导。

4个行署和西康省共辖21个专区、6个市、191个县。

1952年9月1日,中央决定撤销西南军政委员会和4个行署区,恢复四川省的建制,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并将重庆由中央直辖市改为省辖市。

同年10月,将“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更名为“区专员公署”。

1954年2月,
中共中央西南局撤销。

1955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更名为“四川省人民委员会”。

同年5月,将各“区专员公署”更名为“专员公署”。

10月,撤销西康省,将金沙江以东各县并入四川省,以西的昌都地区划归西藏自治区。

为了加强四川西部高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建设,按照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精神,先后设立了西康藏族自治区(后改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川藏族自治州(后改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彝族自治县、茂汶羌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等一批自治州、县。

为了加强三线建设,于1965年以攀枝花矿区为中心,设立了渡口市(1987年更名为攀枝花市)。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

管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所辖行政区域,共计43个区县(市),总面积8.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02万人。

川渝分治后,四川省的地级行政区降为21个(18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县及县级市、区179个,数量仍为全国第一。

所幅员面积为4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5.1%,居第5位;人口8356.5万人,占全国的6.8%,居河南、山东、广东之后,列第4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

3.李冰的治水经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李冰在古代蜀国治水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水利设施进行改造,修建了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冰又在成都平原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主要有:在宝瓶口外开掘检、郫两条人工河流。


都江堰外江渠道开凿羊摩江,在今大邑县境内开人工渠,将文井江导入岷江。

李冰还疏导了成都平原北部的洛水和绵水。

李冰还整治了南安(今乐山)和道(今宜宾)两处河道,使岷江中下游航运畅通无阻。

结合西部大开发谈谈四川兴办现代远程教育的意义。

5.试述五大宗教各自在宗教建筑方面的特色。

答:一、道教建筑是指道教用以祀神,修道,传教以及举行斋醮等祀祷祈仪式的专用建筑。

道观建筑常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组成,总体布局基本上采取中国传统院落建筑格式,即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构成以庭院为单元建筑组成各种形式建筑群。

二、佛教寺庙,又称寺院,是僧众聚居、修习、供佛和佛教徒进
行佛事活动的场所。

三、伊斯兰教,四川多数清真寺为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建筑格局,
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同时遵循伊斯兰教建筑的一些基本原则。

四、基督教,教堂是基督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又称礼拜堂
或福音堂。

五、天主教,天主教在四川各教区创办了许多修院和经言学校。

6.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司马相如是汉代大赋的奠基者和最大代表作家。

《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

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等6篇。

7.试论巴蜀艺术特色。

巴蜀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宝藏。

巴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内容丰富,地域色彩浓郁;纳构力强,稳定性高;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无论是神秘的三星堆青铜艺术,还是古朴清新的汉代画像砖;无论是多姿多彩的唐宋佛教造像,还是简洁朴素的四川居民;无论是诙谐的川戏,还是优美的四川音乐舞蹈;无论是绚丽的蜀锦,还是灿烂的绵竹年画,都是中华艺术宝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巴蜀文学艺术以其特有的地方特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8.您认为四川最突出的特色文化是什么?
巴蜀文化是指从古至今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巴蜀地区的文化,它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特色鲜明。

川菜是我国著名菜系之一,与京、苏、粤菜并列为中国四大名菜。

它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风味独特,深受我国人民群众喜爱,而且在国外也享有较高的声誉。

在中国酒文化发展史上,川酒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以五粮液、泸州老窖大曲、剑南春、全兴大曲、郎酒等五大中国名白酒为代表的名牌酒系。

它们被称为中国名酒中的五朵金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川剧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巴蜀文化的典型代表。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

世界种茶、饮茶的发源地是中国,而四川是中国最早种茶、饮茶的地区之一。

9.为什么说“天下山水在于蜀”试举例说明。

四川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历来有“天下上水在于蜀”之说,并有“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

川渝两地位居长江上游,地形以高山、盆地、平原为主。

这里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名山大川及峡谷景观丰富多彩,景色迷人。

四川古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风光秀丽。

自古以来,众多骚人雅士“乐风土之清美,玩竹木之荫”,不畏蜀道艰难,峰涌入川,“抒旅思而奇古怀”,留下了众多古迹。

四川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具有巨大的资源优势,是我国旅游资源大省。

据1985年普查,全省登记风景名胜119处,景点546个,这些景点有人文古迹、自然风光。

截止1988年,四川拥有国家级众多风景名胜区9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

截止2008年,四川省和重庆市拥有世界自然及文化遗产5处。

此外,省内还有自然保护区17处。

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四川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相关主题